记者贾岩峰报道
距拉米雷斯上轮中超怒向裁判已过去几天了,对于起因,依旧没人能说清楚。包括他的队友,也不敢或者不想说。不过,细看最近他的几场比赛,会发现,巴西人神情落寞,这也是裁判事件发生后,为何外界认为他想走的原因所在。那么,在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数据不会骗人,也许,只有通过这个,才能找到问题所在。
引进:非战术需要
年初苏宁引援时,确定的思路就是中轴线,同时保证“两翼齐飞”。这样就能保证中路不吃亏的情况下,发挥舜天时代边路的威力。
中轴线一般就是中卫 中场 前锋。但按照时任主帅彼德雷斯库的想法,他希望要两个非亚外中卫,然后要一个后腰,加上一个前腰和前锋或者两个前锋。
他所倡导的打法就是后面放上最好的防守球员作为大闸,中路由后腰来调度,然后边路有人下底,中路有包抄。而他最想要的后腰人选,就是效力英超水晶宫的澳大利亚队队长耶迪纳克,而他想要的前腰人选是后来去了一方但在二转中解约的老乡布德斯库。这两人都不是什么巨星,自然入不了苏宁的法眼。在知道主教练想要后腰后,苏宁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找人,拉米雷斯进入视线。
彼德雷斯库看上耶迪纳克是有原因的,因为他觉得澳大利亚人有一脚长传,有很好的大局观,这样可以打活边路;用布德斯库替代萨米尔,也是觉得其能力更全面,可以打前腰、影锋和边锋,而且有定位球和远射能力,同时有45度向禁区内斜传的能力,这样就可以跟中路包抄抢点的前锋配合。
彼德雷斯库的引援其实是有套路的,从理论上来说,是能相互配合的。但他提出的这些人选不太高大上,与苏宁建队理念完全不符,所以全被否了。
现在回头看,彼德雷斯库的提出的引援标准和理念,是与他的打法一脉相承的。重视防守,寄望反击,通过边路下底,然后中路包抄———你可以说这个打法不先进,但实际上这就是舜天时代成绩最好时奥库卡的打法,而同样来自东欧的彼德雷斯库也坚持这样的理念。
这种体系内,外援不要求名气太大,也不需要个人能力有多强,而是要战术纪律好、能跑、愿意全场不惜体力的防守。但从眼下的结果来看,实际引进的球员和希望达到的效果不一致,拉米雷斯和特谢拉,能力虽强却没有彼帅期待的那些特点,苏宁纯粹从位置上考虑彼帅想法的引援,中间缺少了串联,直接导致现在的他们踢得别扭,而彼帅用得也别扭。
这样做为他们日后分手埋下了伏笔,说得直白点,拉米雷斯的到来,更多是俱乐部方面从自己对于教练战术的理解而操作的,他是个好球员,但不是彼德雷斯库的菜,至于是不是崔龙洙想要的,目前还不好说。
防守:不如暴力鸟姆比亚
事实上,在本次冲突爆发前,记者曾和苏宁队内人士沟通过拉米的情况,他们的评价是“有能力,但是传球还有待加强。”自然,谁听到这个都会有些吃惊,但数据不会骗人。
拉米能力毋庸置疑,但问题是,苏宁该怎么用,彼帅是失败了,他下课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把大牌用得和几百万甚至几十万的外援效果差不多,问题在哪?拉米是该防守还是进攻呢?还是用数据来分析吧。
需要说明的是,表格包括了目前中超两个最出色的后腰位,恒大的保利尼奥和华夏的姆比亚;前腰位置的孔卡;联赛助攻榜和传威胁球总数上抢眼的瓜林,再加上苏宁队内和拉米雷斯同样打中路的吴曦以及特谢拉,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对比,看清他的优势以及“差距”。
苏宁当时引进拉米雷斯的目的是想让他担任攻防组织核心,就是攻守全部都指望他,但具体怎么个组织法,攻守比例上如何分配,周围队员该如何配合他,就是主教练的职责了。彼德雷斯库给拉米雷斯找过三个位置,第一场,亚冠打平阳时是纯防守型后腰;第二场打超级杯是右前卫;最终把他放在了中前卫上,注意是中前卫,不是前腰也不是后腰,就是攻守他都得兼顾。
首先看看防守数据,首先跟保利尼奥这个侧重防守的后腰对比,可以发现,保利尼奥无论是传球总数、还是射门次数、传威胁球次数、犯规次数、最重要是抢断次数和解围次数,全面领先拉米雷斯。保利尼奥抢断有39次,而拉米雷斯只有17次,差距不是一点半点;解围次数保利尼奥14次,拉米雷斯只有9次;场均传球数保利尼奥有59.8次,而拉米雷斯是46.6次;这点跟两队打法有关,毕竟彼德雷斯库时代更注重防守反击,因此全队都不太控球,倒是能理解。
那么拉米雷斯比保利尼奥高的是什么?他的过人比保利尼奥多3次,被犯规次数比保利尼奥多16次,这种情况的出现有两种可能:
第一体现出他在进攻中扮演的角色要比保利尼奥更多,因为一般大家都不太会对防守队员更多犯规,但相反,谁要是过人更多,向前更多,那么遭受的犯规可能也就越多;
第二点,苏宁中场能替他分担拿球压力的人不多,别人拿球对方都不用犯规就能阻截或者根本也不去做可以拦截,但是拉米雷斯被认为威胁最大,所以就必须对他犯规。所以在中场,拉米不会像保利尼奥那样更专注于防守。
再对比一下姆比亚,姆比亚在中场被犯规次数是47次,高于拉米雷斯的33次;姆比亚的解围次数是31次,是拉米雷斯的3倍加4次;姆比亚的射门次数为12次,远远低于拉米雷斯的35次,这说明姆比亚更侧重于防守,姆比亚平均传球成功率比拉米更高,也和他不太参与进攻,更多跟队友进行原地短传配合有关。
从防守属性上看,姆比亚也是一个比拉米雷斯特点更加鲜明的防守型后腰,保利尼奥偏重于抢断,而姆比亚则偏重于解围。不管怎样,这两人在作为后腰的关键数据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相对于他们而言,拉米雷斯在后腰上的属性实在没有显现出来。
现代足球,只承担防守单一任务的后腰越来越少,几乎都要承担攻守转换,如果跟防守队员拼一下进攻数据会怎样呢?保利尼奥向前直传球占自己总传球数的9.4%,斜传占42.9%;姆比亚向前直传占自己总传球数的12%,斜传是44.7%;而拉米雷斯这两项数据是9.2%和38.9%;跟防守队员比传球,看似扮演更多进攻角色的拉米雷斯也没有胜出。
进攻:不如孔卡瓜林
无论是彼德雷斯库,还是崔龙洙,他们都坚持在中场设置三个中前卫,其中固定的是吴曦和拉米雷斯,第三人不固定。虽然都是中前卫,但两个教练对他们的要求不一样,彼德雷斯库更希望拉米雷斯在进攻上发力,让他在前场组织和进球,吴曦进行拦截抢断和策应。
崔龙洙来后,对阵辽宁和鲁能的两场比赛,他更希望由吴曦承担前场的组织工作,拉米雷斯位置后移,让他更多的和刘建业去防守,这样,双后腰一定要更多去帮左路分担防守兵力上的不足。
现在队内也不知道是不是这种改变触怒了拉米雷斯,还是他一直就踢得不开心。但拉米雷斯能干前腰的活吗?为何崔龙洙宁可让吴曦去组织呢?还是数据说话。
一个好的前腰,传球质量非常重要,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突破过人能力和其他相应能力。中超范围内,前腰的标杆就是孔卡,让我们看看拉米雷斯和他的对比。
在向前的直传球方面,拉米雷斯直传球只占据自己总传球数的9.2%,而孔卡则是16.9%,两者相差了7.7个百分点;斜传也算是向前的一种,拉米雷斯的38.9%和孔卡的48.4%,又差了接近10个百分点,那么从整个向前传球的百分比来看,拉米雷斯比孔卡落后了17.2%,显然两人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不和孔卡比,那么和同为中前卫的瓜林相比呢?瓜林向前直传为13.8%,斜传为45.7%,拉米也差了11.4个百分点。孔卡的63次过人和瓜林的39次过人,都比拉米雷斯的25次要高不少。
从进攻数值上看,拉米雷斯扮演的肯定不是孔卡的前腰角色,同时也不是瓜林这种带有比较强进攻属性的中前卫角色。至少对于球队的进攻,拉米雷斯不比这两人更突出。
虽然说孔卡和瓜林看起来进攻属性更强,但事实上,埃里克森把孔卡的位置也往后移了,没让他纯粹打前腰,瓜林在申花也是如此,他们都参与防守。孔卡的24次犯规和瓜林的35次犯规,都比拉米雷斯的20次要高;孔卡的27次抢断和瓜林的22次抢断,也比拉米雷斯的20次要高。
跟进攻队员比防守数据,拉米雷斯也没占什么优势,甚至处于下风。
队内:和吴曦没区别
在引进拉米雷斯时,就有圈内人士说,苏宁既然留下了吴曦,为何还非要引进拉米雷斯呢?两人的类型根本就是重复的。但苏宁觉得拉米雷斯的能力要高出很多个层级,至少是个加强版的吴曦,所以吴曦配合就好了。我们不否认拉米雷斯的能力,但他真能和吴曦互补吗?
从防守角度对比,我们会发现吴曦首先从传球成功率上比拉米雷斯要高,虽然这不能完全说明两个人的绝对实力差距,但至少可以说,他在传球上,和拉米雷斯是配得上的,拉米雷斯没有把他甩开。
再看传威胁球的数量,拉米雷斯传了13个,吴曦传了10个;但吴曦少打了3场联赛,所以,场均更公平,这一数据,拉米雷斯0.75,吴曦0.71,可以说相差无几;犯规次数,两人都是20次,由于出场次数更少,可以看出,吴曦的防守更积极;抢断次数,吴曦20次,拉米雷斯17次;解围,拉米9次,吴曦8次,场均还是吴曦多。
从这些数据对比来看,在防守上,吴曦跟拉米雷斯很接近,那么他们两人的分工就显得很模糊,吴曦似乎也不是全职防守的,拉米雷斯也没有体现出更强大的防守能力。
再看进攻方面的传球数据,向前直传,吴曦11%,高于拉米雷斯的9.2%;斜传,吴曦46.6%,拉米雷斯只有38.9%;横传,吴曦是20.1%,拉米雷斯是22.3%;回传,吴曦是21.9%,而拉米雷斯是29%。从这4项数据来看,吴曦向前传球的意识似乎比拉米雷斯还要强烈,而拉米雷斯传球有超过一半也就是占据自己总传球数的51.3%都用在横传和回传上。
从传球总成功率上来看,吴曦的83.4%也高于拉米雷斯的81.9%;那么再具体到长传和短传的成功率上来看,吴曦的长传67.6%的成功率高于拉米雷斯的60.6%;短传成功率84.5%也高于拉米雷斯的84%。
综合对比了两人的数据,看不出谁更强,这也正是为何苏宁队内都觉得拉米的传球应该更好点,至少应该达到一个跟他身价相符的程度原因所在。
从目前体现出的数据来看,拉米两端都不出色,对球队的贡献也不算突出,拉米雷斯或许也意识到了,所以,越踢越别扭,越踢越生气。所以,留给崔龙洙的问题就是,如何用好拉米雷斯,该全力进攻还是全力防守?韩国人得好好研究,否则,苏宁的钱,就白花了。
(编辑:苏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