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白露”,这是反映自然温度变化的节令。
这一时节“阴气渐重,露凝白也”,即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晨露便愈来愈浓,凝结成一层白色水滴,故称白露。
俗话说得好,“白露秋分夜冷”,白露就是凉凉的象征。此时昼夜温差大,天气干燥,所以养生要注意保暖和润燥。
白露养生捂三处
1捂肚脐
脐部皮下无脂肪,紧邻丰富的神经末梢及神经丛,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易受寒邪侵袭。一旦肚脐受凉,就会出现腹痛腹泻的情况。如果长时间感冒,泌尿系统疾病也很容易找上门来。
秋天是胃肠疾病多发的季节,儿童秋季腹泻、中老年人肠炎、中老年消化不良等,这些胃肠道疾病在秋天多发,都会引起肚脐受凉。
2捂住脚
天气冷、热是白露的分界岭,夏季可穿凉鞋,冷水洗脚。不过,白露过后不宜再穿凉鞋和冷水冲脚。脚跟离心脏最远,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而肾气始于足下,脚受凉就是在伤肾。
中医学理论认为,脚是人之根,人体的十二经脉有6条始于足部,它们运行气血、通表里、通脏腑、通达全身。此外,民间还有“寒来暑往”、“人老脚先老”的说法。足部受凉也就是全身受凉。
3捂后背
入秋后,自然界阳气渐盛,阴气渐长,只有聚集阳气,才不怕寒邪侵袭。人的脊椎后背的位置有一条经脉叫做督脉,叫做督脉的海,统管身体的阳气。若背部受凉,必然会损伤督脉,耗损阳气。
所以,养阳要先暖背,平素怕冷的人可以多晒太阳,利用阳光的温热来补充体内阳气不足。晚上睡觉时要把凉席撤掉,谨防寒邪入体。
白露养生吃三样
吃龙眼
有关白露的民间传说很多,有“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俗话说:“白露吃龙眼,一颗顶只鸡””
龙眼肉温润润肺,入心脾两经,功善补心脾,而且香甜可口,不滋腻,不肥腻,实为补脾之佳品,是秋季白露的好食品。所以,如果你气血不足,不妨在白露的时候吃些龙眼。
吃鸭肉
俗话说得好,秋高气爽,冬病夏治。白露季节,当然要贴秋膘。医学界认为秋天吃鸭肉最好,特别是老鸭。
对体质较弱的人,鸭肉可补。秋季燥邪严重,吃凉性鸭肉是最佳的选择。对秋季容易上火的人来说,吃鸭肉还可以祛火除燥。
吃藕
秋高气爽,鲜藕上市,生、熟均可食用。生的食物可以清热润肺凉血,吃的时候可以健脾开胃,止泻固精。
如为生吃,常用于榨汁。秋高气爽,天气干燥,许多人会感到咽干、皮肤干燥或便秘,可将鲜藕汁、鲜梨汁、甘蔗汁等混合,缓解干燥便秘。莲藕炖排骨等食材可以煮熟吃。
做好四件事
1、及时添加衣物
中医学上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就是白露时节,穿衣服就不能光着身子露体了。白天气温仍然接近30度,但早晚的温差会在10度以上。早晨起来,及时补充衣物。夜间睡眠时,要加被子,不可贪凉,谨防感冒着凉。
2、动静结合,注意运动
露水的季节,气候适宜,最适宜运动。对夏天来说,秋季的运动量可适当增加,量力而行,坚持下去。青年人可以跑步、打球、登山,老人可以散步、太极拳、慢跑。要以适当的出汗而不累为主,这样可以帮助人体气血调畅。运动后可深呼吸,闭目养神,调节心气,保持身心健康。
3、温水泡脚能补肾
当白露开始,凉意渐浓,有的人就会出现手脚冰凉、怕冷、乏力等症状,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所以要经常给肾脏“打气”。
夜间坚持用温水泡脚15至30分钟,水到渠成,泡至身体微微发热为最佳。泡脚的同时要将耳、腰揉热,使肾开窍于耳,搓耳能有效补肾。
4宁神定志
露水时节,秋气重,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易使人情绪波动。因此秋季养生要注意调节精神,保持神志平静,以减缓秋燥对人体的影响。
同时,中医认为,笑能宣发肺气,调节人体机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还可以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气,呼出浊气,加速血脉运行,使心肺的气血调和。所以,萧索之秋,宁神定志保持微笑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