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哨声体育工作室
记者手记
2014年冬天,第一次见到颜丙涛。这个14岁的少年胖嘟嘟的,脸颊还长着青春痘。彼时,他正在北京的斯诺克学院备战世界业余锦标赛,聊天时总会无意识地瞅瞅陪在自己身边的父亲。
第二次见面,颜丙涛已经夺得世界业余锦标赛冠军,拿到两年的职业资格。谈起比赛时的球形,他滔滔不绝,一旦转换话题,依然不善言辞。
去年夏天,经历了3个职业赛季的颜丙涛回到北京,我们再次在世界斯诺克学院碰面。蜕去了青涩,自信与从容写在脸上,这样健谈的颜丙涛甚至让人有点陌生。但一说到减肥话题,他又瞬间切换到熟悉的羞涩状态。
短短6年时间,颜丙涛从一个平凡的少年攀登到世界排名前十六的位置,20岁的他,成为第一个获得斯诺克排名赛冠军的“00后”。此番世锦赛正赛晋级次轮,又为他的职业生涯开启了新的起点。
山东淄博,三面环山,大小山头有4000多个。颜丙涛生于此地,爬山似乎成了天生的本能。
一个出生在工薪家庭的少年,选择走斯诺克之路,这样的过程无异于翻越一座座高山。小众项目的壁垒、东西方文化的鸿沟、脱离于体制的单飞,随时都可能制造“缺氧”的危机。
但攀登者颜丙涛甘之如饴。他不断在途中苦练内功,踏平荆棘,补充随身装备。毕竟,山巅的无限风光,这辈子总要努力去看看吧。
“70后”张东涛也是这条登山路上的同行人。作为前职业球员,他的最好成绩是全国亚军。从第一次见到颜丙涛,张东涛的直觉就告诉他:“这孩子,我带定了!”
这对年龄相差26岁的师徒,从此“捆绑”在一起。当世锦赛第六次负于老对手特鲁姆普,颜丙涛对张东涛说:“这座山,我才爬到一半呢。”
2020年斯诺克世锦赛,颜丙涛对阵特鲁姆普。
“还真没有注意过别人的眼光”
颜丙涛的斯诺克梦,最初萌生于街边台球厅滚来滚去的球。
“我还记得那个球桌不平,四角还有树叶,白球走得路线很诡异。1块钱打一盘。”那年,颜丙涛只有7岁,这个场景深深刻在他的记忆里。
偶然打了几次台球,身边人都夸颜丙涛有天赋。8岁半的他去参加山东省的成人黑八比赛,获得第五名。”成为职业球员”的种子,从此播撒在少年的心底。
没比球台高多少的颜丙涛,已在山东省成人比赛崭露头角。
当时,国内正掀起一股青少年学台球的热潮。2005年,18岁的丁俊晖在中国公开赛夺冠,他和父亲“孤注一掷”的故事影响了无数后来人,一些孩子开始尝试以台球作为事业,希望能“复制”丁俊晖的路子。
颜丙涛爱上了台球,显露的天赋令人惊喜。于是,父亲颜冬辞去制药厂的稳定工作,毅然带着9岁的儿子前往北京学球。“只有斯诺克和九球有职业比赛,我就决定让小涛学斯诺克。”母亲牟翠英则成为父子俩的经济后盾,“不能耽误了孩子”。
颜丙涛的父母为他的梦想付出了一切。
“为了省钱,我和爸爸租住在北京郊区,房间里只有桌子和床,每个月的租金是280元。”年幼的颜丙涛并没觉得那段日子有多苦,他欣喜于自己的每一点进步。这个被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感动得泪流满面的男孩,在学球的过程中被逼出了所有坚强。
在传统教育观念里,玩台球并不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兴趣。颜丙涛上小学时,学校还有不允许进台球厅的通知。“我小时候真没注意过别人的眼光,爸爸一直陪着我,让我专注在打球这件事上。”面对身边人的不理解,是父母为颜丙涛撑起第一道屏障。
“我打不进,机会不就给对手了吗”
全自费学台球,前期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撑,等打出成绩了,才能有一些回报。横亘在颜丙涛斯诺克之路的第一座大山,就是钱。父亲全天候陪伴着他,只靠母亲一人的工作收入,显然捉襟见肘。
2011年4月,颜丙涛在西安举办的全国青少年斯诺克系列赛夺得少年组冠军。
“学了一段时间没钱了就回家。”2011 年,经济压力让这对父子无奈回到了淄博。所幸当地球房老板宫洪智伸出了援手,为颜丙涛留下一张球台,免费让他练球。
山重水复疑无路,随着宫洪智将张东涛请到淄博当教练,颜丙涛的生命里迎来“柳暗花明”的一刻。
2011年底,张东涛在球房第一次见到颜丙涛。“我看他打了两杆,就很吃惊。”休息间隙,两人正式介绍认识。“张老师,您好,听说您能带我。”颜丙涛的开场白直接而充满期待。
“我可还没答应呢!”张东涛的反应是先“拷问”这个胖乎乎的小孩,“刚才很难的长台你都打进了,下面的黑球也不难打,怎么就做防守了?”
“我打不进,机会不就给对手了吗!”颜丙涛的回答出乎张东涛的意料。在他看来,同龄孩子打球都激情四射,崇尚进攻,渴望得分,而颜丙涛的少年老成一下子击中了他。
一个半月的磨合,两人逐渐建立起信任。颜丙涛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练完球,到张东涛房间里的电脑上打台球游戏。“你打球就要像机器一样精准,这需要的是长期的训练,点点滴滴的积累。”张东涛教给颜丙涛的,不只是球技,还有人生的道理。
“你姓颜,那我就要对你严格。”张东涛对细节的在意,潜移默化塑造着颜丙涛。每一次训练前后的擦球和擦球台都是必要步骤。“从小教会他养成好的习惯,让他知道要对自己的所有事情负责。”
三个月后,颜丙涛第一次在训练中打出了单杆过百。“小涛不断给我带来惊喜,他的斗志、对胜利的渴望、以及从小养成的严谨让我坚信他可以打出来。”张东涛信心十足。
“给妈妈挣点营养费”
经过半年多的相处,这对师徒有了第一个收获。12岁的颜丙涛拿到了山东省的冠军。
“虽然年龄小,但小涛完全可以在比赛中将训练水平发挥出来。我开始担心他陷入舒适感和满足感。”张东涛对颜丙涛提出新的建议,“去吃百家饭吧!”
“我离开淄博的时候告诉小涛,也许你没有那种灵光乍现的能力,但你有着超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一旦你攀登到一定的高度,你就不会掉下来。放心去闯吧!”
张教练的话给颜丙涛和颜冬都建立了信心,父子俩学球的脚步迈入广东和天津。
颜丙涛在学球的道路上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
然而,就在颜丙涛一点点进步的时候,命运的尘埃又如同一座大山压了下来。2013年,母亲牟翠英被诊断出直肠癌,让一直苦苦支撑的家庭雪上加霜。
“当时小涛还在天津学球,我一下子就迷茫了。”颜冬回忆起为妻子筹措手术费时的情景,特意感谢了所有朋友的帮助,“淄博宇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老板李强每个月都资助小涛,为我们学球缓解了不少压力。”
母亲做手术之后,颜丙涛参加的比赛也越来越多,“给妈妈挣点营养费”成为新的目标。
2014年6月,在丁俊晖的家乡宜兴举办了一站亚洲球员巡回赛,颜丙涛通过外卡入围赛事,作为年龄最小的选手,他连赢3轮,尤其是以4∶0战胜了世界名将宾汉姆 ,闯入十六强,一战成名。
领到8000元的奖金,一出体育馆,他就把钱交到了父亲手中。这个14岁的少年,已经开始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
“我要去英国打职业”
随着颜丙涛在国内比赛崭露头角,2014年他被选入国家集训队,来到北京的斯诺克学院参加集训,张东涛此时也正是学院的教练。
张东涛(左二)在斯诺克学院与先后进入职业的颜丙涛(右一)、袁思俊(右二)、赵心童合影。
“一到学院,就特别喜欢那里的氛围。”颜丙涛想扎根下来,幸运的是,学院为他免掉了学费。多年漂泊,终于有了落脚的地方。
学院的训练强度更大,颜丙涛像一块海绵一样拼命吸收。“一下午4个半小时,和其他学员打对抗赛,我要求他不断提高单杆过百的能力,从三杆、四杆,到七杆、八杆,达不到要求就晚上加练。”张东涛不断给颜丙涛“开小灶”。
严格的要求和全力的付出,很快结出丰硕的成果。
2014年11月29日,在印度举行的世界业余锦标赛决赛中,颜丙涛在决胜盘险胜对手,以14周岁286天的年龄,成为了最年轻的世界业余锦标赛冠军,也获得两个赛季的职业资格。
那是颜丙涛第一次出国比赛,颜冬坦言那20多天每天都睡不好觉。“小涛职业生涯的第一道槛,很幸运他跨过来了。”
“其实比赛前状态特别差,到了印度吃不惯,睡不好,球台和球都不习惯,都需要克服。”颜丙涛谈起这段经历,依然觉得不可思议,他把半决赛和决赛的球形和得分都记得一清二楚,他承认这是心态的一次蜕变。
带着冠军奖杯回国,张东涛给了颜丙涛一个大大的拥抱,两人都激动地落泪了,“小涛也算是圆了我的一个梦想。”
颜丙涛(左)夺冠回国后与父亲颜冬合影。
“以前打球急躁,发生低级失误就会承受不了,各种情绪涌上来,表情都控制不住,肯定就会影响接下来的发挥。”颜丙涛说,自己一直在培养“扑克脸”,“不能让对手看出来我慌了呀。”
“超越年龄的成熟”——这几乎是所有看过颜丙涛打球的人对他的评价,而这份成熟是无数次出杆和思考换来的。
由于未满16周岁,世台联将他的职业资格进行顺延,颜丙涛继续在斯诺克学院打磨技术,并为去英国做准备。
2015年,颜丙涛(左)与周跃龙组成的中国B队获得斯诺克世界杯冠军。
经济上的准备和心理的准备缺一不可。通过学院找到了赞助,但这一次他决定独自踏上这段登山之路。
“小涛长大了,要让他自己去闯。”颜冬忍不住担心,担心颜丙涛的自理和自控能力,更担心初到英国的他能否在职业赛场上赢得尊重。
张东涛则对颜丙涛很有信心,“他的打法很适合职业赛场,想得越周全,越能赢下艰难的比赛。我相信他的心理素质,即使出了错也能承受。”
“办法总比困难多,晖哥当时闯荡英国时多难啊,我至少还有翻译软件可以用呢!”16岁的颜丙涛并没有想太多。山那一头的风景,值得他义无反顾。
“不尝试,永远不知道你可以”
当真的身处职业赛场,颜丙涛这个菜鸟还是有点“慌”。在英国一年的费用超过30万人民币,能不能挣到足够的奖金、能不能保级,都让他“压力山大”。
颜丙涛与诸多中国旅英选手同住在丁俊晖前经纪人创办的斯诺克学院。学院距离世锦赛举办地克鲁斯堡剧院只有几百米的距离。在斯诺克圣地的氛围下,颜丙涛的生活规律且自律。自己做饭、洗衣服、学英语、还有减肥这一永远的主题,再加上一天7小时的训练,“不尝试,永远都不知道你可以。”
第一个职业赛季,颜丙涛就13次打进排名赛正赛(包括世锦赛),其中5站比赛打进十六强,还在德国大师赛晋级八强,以16岁354天打破了奥沙利文保持的排名赛最年轻八强的纪录。
更惊喜的是,他在威尔士公开赛第三轮战胜了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塞尔比,当天正好是他17岁的生日,颜丙涛用这样一场胜利为自己送上了最棒的生日礼物。
他从来没有把自己看做一个孩子,因为他知道对手也不会,唯一能获得对手和球迷尊重的方式就是胜利。
一山更比一山高。颜丙涛在第二个职业赛季迎来更大爆发,他在大庆国锦赛上一路战胜了奥沙利文、希金斯等世界名将,闯入四强。“战胜奥沙利文是我那一个赛季最难忘的胜利,赛前我都买好回程机票了。”颜丙涛笑着说。
赛后奥沙利文(左)对颜丙涛大加赞赏,认为他拥有一个冠军需要的各项素质。
而让张东涛更欣喜的是看到颜丙涛超强的学习能力。“那场对阵希金斯的比赛,我明显感受到小涛有几杆操作不是他自己的,击球的选择就是在模仿比赛时的希金斯。一场比赛,就看到他的升级。”
2017年底,颜丙涛闯进北爱尔兰公开赛决赛,以17岁零282天成为历史上打进大型排名赛决赛最年轻的选手,但在全场领先并且率先拿到赛点情况下,被“金左手” 威廉姆斯以9∶8逆转。虽然遗憾,但对年轻的颜丙涛来说,所有的经历都是财富。
2017年的北爱尔兰公开赛,颜丙涛与冠军只有一步之遥。
“我就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与高手的每一场对决,颜丙涛都分外珍惜,比赛时他用心看用心学,赛后他都会把比赛拆开揉碎,一点点复盘。他知道,只有走到这一座座高峰脚下,熟悉山上的每一块石头和树木,才能最终翻越。
18岁的颜丙涛,开始想要改变。
随着成绩越来越好,对颜丙涛的质疑声却越来越大。“打法不好看”“打球像40岁了”“没有上升空间”……这些声音不断传入颜丙涛的耳朵,他决定改变打法,提升出杆速度,采用更加激进的进攻,但是在实际比赛中却是“漏洞百出”,赢球越来越难。
为了改变打法,颜丙涛和张东涛爆发了相识之后最激烈的“冲突”。“他就要撞这个南墙,我说什么都不管用。”张东涛的焦急体现在每一次长达一小时的通话和每一条长长的微信中,但“00后”的世界依然是满满的倔强。
不过,走了一年的弯路,颜丙涛开始觉醒了,他决定找回“最适合自己的打法”。2018年的北爱尔兰公开赛,作为上届亚军的颜丙涛首轮出局。走出赛场,他流着泪把球杆扔进垃圾桶里,绝望的情绪笼罩着他。“那段时间一直在怀疑自己,不知道还能不能打出以前的状态。”
但是没走几步,他还是把球杆从垃圾桶捡了回来,仔细擦拭干净,继续投入到训练中。“上山没有回头路,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一定要坚持走下去。”
登山的道路有千万条,但最安全最便捷的往往只有一条,当你登上山顶,才发现,正确和错误的道路只有毫厘之差,考验的就是你瞬间的决定。
“赢不了比赛,过程再精彩也没有意义。”颜丙涛想明白了,“打比赛的目的就是赢。”颜丙涛不再在乎别人的看法,他把自己的打法定义为“偏向于取得比赛胜利的打法。”
坚定了打法,找回了自信,重塑了严谨,颜丙涛补足登山装备,在第四个职业赛季开始腾飞。
“职业球员可以用球杆养活自己”
2019-2020赛季,颜丙涛开启了全新的突破之旅。他在里加大师赛捧起冠军奖杯,成为第一个获得排名赛冠军的“00后”;打进英锦赛半决赛,成为英锦赛乃至斯诺克“三大赛”史上第一位“00后”四强选手;球员锦标赛连胜3位世界排名前十六的球员,职业生涯第三次闯入排名赛决赛;世界排名冲进前十六,成为世锦赛正赛的首位“00后”种子球员……
里加大师赛捧杯让颜丙涛信心大增。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肺炎,中断了颜丙涛的好状态。考虑到旅行的风险以及未来参赛的便利,颜丙涛决定留在英国。他和女朋友彻底宅了起来,苦练厨艺,撸猫度日。
颜丙涛和女友的合影,他期待着赛季重启。
数月的蛰伏,终于等来了世锦赛。
第二次来到克鲁斯堡,颜丙涛的第一感受是“慌”。首轮大比分领先被对手疯狂追赶,就已经让他紧张不已,第二轮面对职业生涯从没有战胜过的特鲁姆普,颜丙涛只想突破“心魔”,拿出最好的表现。
从第一阶段以5∶3领先;到第二阶段对手连拿6局后,自己顶住压力连下两局;再到第三阶段紧紧咬住比分,甚至在对手拿到赛点后还能打出单杆130分,颜丙涛韧劲十足。
“虽然还是输了球,但我觉得我强硬的表现给了他足够的压迫,让他没有拿出最佳水准,给了我很多机会。”颜丙涛笑言,“我肯定再也不是他眼里的软柿子了。”
曾经,张东涛建议颜丙涛主动去伦敦找特鲁姆普约球,在训练中克服心理障碍。如今,经过这一场球,颜丙涛信心大增,“不需要再做多余的准备了,下一次跟他打,我就会带着更多的‘武器’上场。”
如果说特鲁姆普这座山,颜丙涛只需要在赛场内翻越,那么“中国神童”丁俊晖则是横亘在赛场外的另一座高山。
去年英锦赛,颜丙涛(右)在半决赛负于丁俊晖。
初出茅庐,颜丙涛就被很多人看做“下一个丁俊晖”。“晖哥是我学习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标。”颜丙涛很感谢丁俊晖趟出的这条职业道路,但他也坚定地表示,“我不想做下一个某某某,超越晖哥也不是我的目标,我只想做最好的颜丙涛。”
从选择做职业球员的那一天起,颜丙涛就没想过回头,他义无反顾地成为一名攀登者,向上、向上、再向上。可以依靠的,只有手中的球杆,这就是他的登山杖,支撑着他走过荆棘。
“职业球员就是可以用球杆养活自己。”14岁的颜丙涛眼神坚定。6年过去了,他为父母在淄博买了房,也准备在英国买房彻底安定下来。“再提升一下英语水平,更好地融入职业圈。”
无限风光在险峰。20岁的颜丙涛,求知若饥,虚心若愚,无所畏惧地踏上这段未知的旅程。他相信,山顶会有更加壮阔的景色在等待自己。
本期编辑:郑轶、孙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