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一幸存(《军史》记载:尖刀排29人无一幸存,河南老人听后痛哭:我还活着)

1993年,家住河南修武韩庄村的张国平借来一本《军史》在家阅读,当他读到抗美援朝的故事时,老父亲张绍奎搬着椅子,笑眯眯的来到身边。

“国平,你别光自己看,念出来叫我也听听。”

张绍奎是经历过抗美援朝的老兵,对战争的事情非常关心,张国平逗他:“听这个干嘛呀,都是您自己经历过的。”

老人撅了撅嘴:“臭小子,就因为我去过,所以听听写得真不真。”

张国平一字一句地把文章念出来,张绍奎听得非常入迷。

无一幸存(《军史》记载:尖刀排29人无一幸存,河南老人听后痛哭:我还活着)

张绍奎

当讲到孙占元用一颗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的情节时,张绍奎也不禁为他捏了把汗;讲到沙五郎对峙中,尖刀排29名烈士于258高地上冲入敌阵与英勇搏斗,最终全部牺牲的部分时,张绍奎直接泣不成声。

张国平帮父亲擦干眼泪,问:“您知道这支部队吗?”

张绍奎语出惊人:“书上写的就是我的部队啊,我还没死!”

什么?父亲就是尖刀排的一员?

张国平吃了一惊,他让张绍奎描述那天的画面,张绍奎便一五一十地讲起来,讲完以后,张国平发现除了“尖刀排全员阵亡”之外,父亲所说的都跟书里分毫不差。

但这就很奇怪了,按书中记载,尖刀排29名烈士已经死在高地的战斗中了,张绍奎作为其中的一员,为什么现在还好好地活着呢?难道书编错了,他是一名“活烈士”?

张国平虽满腹疑问,但因为这件事无从查证,所以渐渐淡忘了,直到某天,一个神秘人物的出现揭晓了张绍奎身份的谜团......

无一幸存(《军史》记载:尖刀排29人无一幸存,河南老人听后痛哭:我还活着)

《军史》例

战友失散

张绍奎是1946年在太行山革命根据地当的兵,他在部队的时候有个好战友,名叫庞德来,两人交流之后才发现彼此是老乡,村子之间只有十多公里远。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他们被派往朝鲜抗击美国,并被分在一个连里,庞德来担任尖刀排长,而张绍奎是他手下的机枪班长。

在临津江时,尖刀排奉命夺取281高地,我方仅有29名战士,而敌人却有80人,由于敌众我寡,一番激战之后我方损失惨重,最终只剩下张绍奎一人还有作战能力,但他没有放弃,而是采用游击战术,边走边打,继续与敌人战斗。

忽然,张绍奎感到肩部一阵剧痛,手一摸,满是鲜血。

他的锁骨被打穿了4个洞,连着上牙床的几颗牙齿也被撞掉了,张绍奎忍着剧痛继续和敌人周旋,直到对方弃尸而逃。

张绍奎觉得自己命不久矣了,就想着在战场上搜索一番,说不定还能找到活着的战友,一番艰难寻找后,他发现了庞德来。

无一幸存(《军史》记载:尖刀排29人无一幸存,河南老人听后痛哭:我还活着)

抗美援朝

庞德来身受多处枪伤,正奄奄一息地躺在战壕里,张绍奎找了些布条给他包扎伤口,防止他因出血过多死去,之后张绍奎守在庞德来身边,等待救援部队的到来,在这个过程中,他在伤痛和疲惫的双重折磨下沉沉的睡去了。

再次醒来时,张绍奎已经被送到了大本营里,他刚一睁眼就直接问:“排长呢?庞德来排长怎么样了?”

旁边的医生说:“他伤得太重,被送到朝鲜人民军医院抢救了。”

“那他治得怎么样?”

医生摇摇头:“这就不知道了。”

之后,张绍奎被转移到国内,在沈阳医院住院,由于牙床受伤了,他的牙齿大片大片的脱落,只能靠吃流食维生;骨骼损伤导致右胳膊抬不起来,连给医务人员挥挥手都做不到。

三个月后,张绍奎觉得自己的身体好些了,想重新上战场,恰好军区传来指令,鼓励伤员归队,张绍奎便把名字报了上去,再次跨过鸭绿江抵达前线。

无一幸存(《军史》记载:尖刀排29人无一幸存,河南老人听后痛哭:我还活着)

战地医院

遗憾的是,在战前体检时,医生发现张绍奎身负残疾,已经不能打仗,为了他的健康着想,组织给了100元返乡费让他回国。

那时,很多伤员在失去作战能力后都会请求国家安排一份工作,国家一般都会答应,算是对他们所做贡献的回馈。

而张绍奎在多年的战斗中曾荣获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一次,算得上大功臣了,足够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但他却没有提任何要求,之时默默地回老家修武当了一个农民。

虽然张绍奎远离了战场,但对战友们的挂念却没有降低,他尤其放心不下地要数这个出生入死五六年,早已亲如兄弟的庞德来,他觉得庞德来肯定没死,发誓要找到他。

无一幸存(《军史》记载:尖刀排29人无一幸存,河南老人听后痛哭:我还活着)

50年后终于团聚

张绍奎记得,庞德来的家住在“冯营村”,可他徒步走到“冯营村”,发现这里并不是庞德来住的地方。

那时通讯设施差,找人比登天还难,没办法,张绍奎又扩大搜索范围,把周遭7个冯营村全都找了个遍,结果还是一无所获。

绝望的张绍奎只好作罢,回到家乡靠务农为生,这件事也被他压在了心底,不再提起,但他始终相信庞德来还活着,只是自己没有找到。

再说庞德来,他被张绍奎救了之后,先是被送朝鲜人民军医院抢救,后来又去到长沙的医院。

脱离生命危险后,庞德来同样失去了战斗能力,被组织安排留在国内,但他曾获一等功两次,二等功一次,贡献巨大,所以被分配到山东菏泽的银行保卫科工作,他在这个远离家乡的地方埋头苦干,一下就是20年。

这20年时间里,他也时时刻刻想念着张绍奎,回家探亲时,他把金陵坡的村子找了个遍,但也没有找到。

无一幸存(《军史》记载:尖刀排29人无一幸存,河南老人听后痛哭:我还活着)

上世纪保卫科(例)

1973年,庞德来被调回焦作老家,在政保科从事保卫工作,他在这个岗位上又做了11年,期间兢兢业业地干活,经常饥一顿饱一顿的,半月都不着家。

离休后,庞德来回到焦作庞冯营村养老,刚开始他听老伴的建议,在家过了一段快活日子,后来他觉得生活太平淡了,于是找到乡里的派出所,在那做起了治安员,后来他感觉还是太闲,又主动包揽了给乡里送信的工作。

庞德来这人非常热情,而且还很细心,相处时间久了,十里八村的大家都很信赖他。谁家有大事小事,总喜欢找他帮忙,村里发生纠纷时,只要他一出面,大家都按他说的办。久而久之,他负责的片区官民一心,治安很好,十年下来,居然连一起刑事案件都没发生过。

上级把庞德来的功绩看在眼里,1991年焦作市评选优秀党员和优秀老干部的时候,首先把他捧了上去,另外1992年公安局发奖章的时候,还特别给了他一枚“二级金盾”章。

奇迹有时就发生在一瞬间,就在张绍奎听儿子读完《军史》后不久,1993年腊月二十八这天,他和平常一样在院门口晒太阳,村里来了个赶马车的车夫。

车夫行至张绍奎门口时,见他面善,就吆喝道:“哥,来几瓢水给马解解渴呗!”

无一幸存(《军史》记载:尖刀排29人无一幸存,河南老人听后痛哭:我还活着)

马车

张绍奎应了一声,叫张国平去家里舀水,他和车夫聊起天来。

两人东拉西扯,说的都是附近村子里的故事,说到投机处,车夫神秘兮兮地问:“你知不知道‘庞冯营村’?”

张绍奎一听“庞冯营村”,笑着说:“你讲错名字了,应该是‘冯营村’才对。”

车夫摆摆手:“我不知道你说的‘冯营村’是哪,我说的是‘庞冯营村’,错不了!”

张绍奎心里一惊,自己记得庞德来的老家是‘冯营村’,而车夫嘴里忽然又冒出一个自己从来没听说过的‘庞冯营村’,自己找了那么久人,难道是找错地方了?

接着车夫讲起了庞冯营村的故事,他提到的一个“怪老头”引起了张绍奎的注意。

“怪老头”有三怪,第一怪:他本是战场上的领导,退伍以后到保卫科工作了几十年,操劳了半辈子了,本来该休息休息,但他在离休后却主动到乡里给人送信和调节关系。

无一幸存(《军史》记载:尖刀排29人无一幸存,河南老人听后痛哭:我还活着)

庞德来

第二怪,他性格很怪,虽然脾气火爆,气场很足,动不动就趾高气昂的,但稍微了解的人都知道,他待人很真诚,而且办事很有分寸,方方面面都顾及得到。

有次,村里接连下了好多天雨,一家人的院墙倒了,砸死了隔壁的几只鸡,两家因此闹的不可开交。

老头去了以后,先讲了些亲近的话叫双方冷静下来,然后对被砸的一家说:“那些鸡叫砸死了,但不是还有肉吗?你就当把肉卖出去了,按斤两得些钱怎么样?”这家说可以。

他又去给塌墙的一方说:“你家老人年纪大了,需要补身体,小孩又太小,多吃点肉肯定有好处,平时你肯定不舍得花钱买肉,正好趁这个机会,掏点钱把鸡给买下来。”这家人一听也有道理。

于是,两家把鸡称了称斤两,然后一手交钱一手交鸡,最后都很满意。

第三怪,他的志向很怪,他不止一次说过:“乡亲们好,我就高兴。”这话还真不是随便说说,他虽然是离休干部,但家里本身不富裕,他不光不难过,还经常拿钱和粮食出来接济贫民,反把自己搞的很寒酸。

无一幸存(《军史》记载:尖刀排29人无一幸存,河南老人听后痛哭:我还活着)

张绍奎听完这个人,一下子想到了庞德来,当年在队里的时候,他就没少帮战士们解决问题,只要他往那一站,不管什么麻烦事都能得到解决,而且他大公无私,心里始终装的都是别人。

他问老汉:“你说的‘怪老头’,他叫什么名字?”

老汉答道:“这我也不知道,不过大伙都叫他‘来’,你一叫‘来’,他就来了。”

张绍奎听到“来”这个字,泪水夺眶而出。他详细记下了庞冯营村的地址,大年初四的时候,早早起床,带上干粮往庞冯营村过去,老天有眼,刚进到村里,身后传来哒哒哒的跑步声,张绍奎回头一看,一个男人瞪圆了眼睛盯着自己。

“绍奎!?”

张绍奎定睛一看,居然是那个熟悉的面孔。

“你是......德来?”

无一幸存(《军史》记载:尖刀排29人无一幸存,河南老人听后痛哭:我还活着)

“是我啊,我找了你几十年了!”

两人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抱在一起很久都没分开。

庞德来把张绍奎请进家里,两人说起部队的事情,感慨万千。

当年那一仗,27个弟兄都死了,唯独他俩活了下来。

彼此送医后,两人也天各一方,如今居然过去50年。

这50年间,张绍奎数次寻找庞德来,但因为把村名记错了一个字,始终没能找到。

而庞德来倒是没记错村名,他到“阴阳河村”找张绍奎,但没想到,张绍奎早已举家搬到韩庄村了,于是也没有找到。

如今战友重逢,两人都精神一振,几十年的疲惫和伤痛都一扫而空了。

无一幸存(《军史》记载:尖刀排29人无一幸存,河南老人听后痛哭:我还活着)

抗美援朝

英雄有好报

彼此交流过这些年的经历后,哥俩可谓是感慨万千。

庞德来虽然是退休干部,但从物质生活上来说,他是非常艰苦的。

而张绍奎自不必说,战场上的伤和田间的劳累让他落下了病根,身体状况堪忧,而且他的儿子张国平因小儿麻痹下肢萎缩,30多岁还没有娶媳妇,只能以手作脚,生活相当艰苦。

记者把两位老人的故事发布出去,一时间反响热烈,大家都为他们感到开心。

这件事也被湖北省新洲市的魏春江知道了,1994年5月8日,他把事情讲给了女儿魏红英。

魏红英从小便对英雄的事情非常神往,她听后辗转难眠,第二天对父母说:“张伯伯是‘活烈士’,应该得到善终,我要去河南照顾他!”

无一幸存(《军史》记载:尖刀排29人无一幸存,河南老人听后痛哭:我还活着)

修武农村

夫妻俩非常惊讶,连忙告诉她那边有多苦,但魏红英非但不怕,还说:“就因为苦我才要去,不能让张伯伯独自受苦。”

就这样,魏红英到河南住进了张家,她看到身残志坚的张国平以后,非常钦佩,尤其发现他经常读书,很有知识的时候,心生爱慕。

1994年6月21日,魏红英和张国平结了婚,婚后小两口非常恩爱,他们相伴数年,连一次架都没有吵过。

就在这时,张绍奎的身体出了问题。

他本就有旧病,年纪大了以后,健康每况愈下,1998年犯胃病后,他被折磨得一度晕厥过去。

无一幸存(《军史》记载:尖刀排29人无一幸存,河南老人听后痛哭:我还活着)

农村老人

魏红英为给他看病,四处找人借钱,她的父母知道后,二话不说寄来1000元,叫张绍奎用着,不够再要。

政府在得知张绍奎的事情后,派民政局的同志带着300元前来看望;修武县县长也被他感动,亲自送来3000元和一副轮椅。

张绍奎接过钱,哭得像个小孩一样,低着头说:“我不好,我检讨!打仗没死,活着还花钱,我给组织添麻烦了。”

尽管多方照顾,但张绍奎最终没能战胜病魔,在他去世后,张国平和魏红英腾出手包了一片果园,虽然累点,但赚的钱足够补贴家用,后来他俩还生了一个小女儿,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无一幸存(《军史》记载:尖刀排29人无一幸存,河南老人听后痛哭:我还活着)

农村一景

值得一提的是,夫妻两人从小便教育女儿,一定要学习爷爷的大无畏精神,为正义的事业献身,所以女孩小小年纪便很有同情心,每当学校组织给贫困山区捐款的活动时,她都会把零花钱捐出去,如今她已经二十多岁,不光继承了张绍奎正直的品格,还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如今,大多数战场上的老英雄都已经去世,但他们的精神却留给了子孙后代,让大家都能在光明之路上前进,在此向战场老兵们致敬,希望尚在人世的每个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待遇,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