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史上最弱东道主的名号,俄罗斯队却出人意料地一路杀进世界杯八强,经过点球大战才憾负克罗地亚。其中揭幕战5比0横扫沙特,以及1/8决赛淘汰西班牙,都成了球队本届杯赛的高光时刻。
然而根据德国媒体的报道,俄罗斯惊艳表现的背后,却暗藏玄机。据《南德意志报》披露,俄罗斯一位新闻发言人承认,与西班牙的赛前,球员刻意闻了用氨水浸泡过的棉球。而《图片报》也在报道中指出,在同克罗地亚比赛时,俄罗斯球员经常做出揉鼻子的动作,这是使用刺激性药物的表现。
作为世界杯32强中,世界排名最低(70位)的球队,俄罗斯捍卫了自己东道主的尊严。不但顺利小组出线,还爆冷淘汰夺冠热门西班牙,跻身八强之列。虽然他们此后并未能更进一步,被克罗地亚挡在四强门外,但俄罗斯的表现已经向全世界展示了东道主的实力,以及顽强的“战斗民族”精神。
但就在半决赛到来前夕,德媒却在近两天的报道中,质疑了俄罗斯优异成绩的得来,存在借助药物实现的可能,并接连给出证据。德国《南德意志报》爆料,俄罗斯一位新闻发言人透露,俄球员在世界杯期间通过嗅闻氨气的方式来提高运动水平,其中淘汰西班牙一役,队中替补球员就使用了这种方式,在出场前刻意闻了用氨水浸泡过的棉球。
无独有偶,另一家知名德媒《图片报》也表示,俄罗斯球员在对阵克罗地亚的比赛中,经常做出揉鼻子的动作,这恰恰是使用刺激性药物的一种表现。
球员通道、比赛场上,俄罗斯球员手中的小棉球,令人生疑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国际反兴奋剂条例中,氨气并没有被列为禁用药物。不过必须承认的是,使用氨气确实能达到刺激呼吸、提高血液中的氧气流量,进而改善球员运动表现的功效。《南德意志报》在评论中吐槽:俄罗斯使用氨气,就像人们洗澡时使用洗发水一样普遍。
对此,俄罗斯队医贝祖格罗夫没有否认球队使用氨气的事实,但着重强调了这一行为的合法性:“这只是用氨水浸泡过的棉球,成千上万的运动员都借此提神,这种做法已经流行了几十年了。不光是在体育世界杯中,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经常用这一做法唤醒失去意识的人。氨气味道很强烈,只需要去买氨水和棉球就可以这样做了,这与禁药完全无关。”
不过颇令人玩味的是,球队另一名队医保利诺·格拉内罗,却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说法:“氨水?这是白痴编造的故事!氨水并没有被证明可以提升球员表现,相反可能让球员感觉更糟。从13世纪以来人们就习惯这么做,它不是禁药。从生理学角度而言,这是荒谬的,完全无效。俄罗斯的做法很简单,就是多跑动!”
前后不一的表态,不禁加重了外界对于俄罗斯队的怀疑。
事实上,早在世界杯开始前,英国《邮报》就曾披露一个惊人的消息:早在18个月前,国际足联就已掌握俄罗斯足球界掩盖球员兴奋检测呈阳性的事实,但国际足联没有公开地对任何球员或相关人员作出控诉或处罚。其中,曾入选了世界杯俄罗斯国家队初选名单的卡姆博洛夫,最终无缘23人名单的理由耐人寻味。
俄罗斯足协的说法是,卡姆博洛夫在联赛中受伤,因而无缘世界杯。但就在今年二月,他曾与另一位球员受到来自国际足联的调查,但结果未被公开。根据《邮报》的报道,他们相信国际足联至少掌握了34件案子的纸面文书、证词以及其他佐证,足够国际足联提起正式的诉讼,指控俄罗斯足球禁药丑闻,其中之一就涉及卡姆博洛夫。
三年前他曾在一次赛后药检中,被检测出地塞米松呈阳性。不过这并未影响他的足球生涯,不但入选了去年俄罗斯联合会杯的大名单,这一次本土世界杯,直到开幕前半个月,卡姆博洛夫还是国家队预选名单的一员。对于这些怪象,前国际反兴奋剂协会主席迪克·庞德的解读是:“国际足联试图让世界杯免受争议。”
针对质疑,现任俄罗斯足球联盟官员、前国际足联副主席克洛斯科夫,则是明确否认了外界流言。他在采访中特别强调,俄罗斯球员接受的药检次数,可能是其他国家球员的两倍还多:“我愿意和你打,俄罗斯球员接受药检的次数至少是英格兰球员的两倍,整个2018年,俄罗斯已经接受了来自世界足联超过120次的药检、来自欧足联和俄罗斯反兴奋剂机构超过200次的药检。没有一例样本检测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