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英足总这一历史性昏招,球队更是气得跳脚。因为这意味着球队的选材范围被限制在自己的家门口上。前纽卡斯尔主帅罗德曾评价说:“从纽卡斯尔无论是向北还是向西,开车一个半小时之内,见到的羊恐怕比青训苗子要多得多。”其实纽卡还算好的,如果你的球队地处一个靠海的位置,那一半的青训名额都得送给鱼。比如,利物浦。终于,迟钝如英足总也发现自己出的这个条例很二了。尤其在2010年世界杯被德国淘汰后,英足总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青训系统看似漫天撒种,其实是不孕不育的。于是,他们开始真正开动脑筋,推出了一套名为 “精英球员养成计划”的改革方案,英文简称为EPPP,也就是前文提到的现行青训体制。
与以前的青训政策相比,EPPP主要有以下变化:
第一,废除了青训招募中那条糟心的“90分钟车程法则”。有实力的俱乐部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把各地有潜力的小球员招致麾下。
第二,所有的青训营分成四个层级。层级越高得到英足总的赞助款越多、享有的资源越多、对青训营的软硬件设施标准要求也越高。最高一级的青训营要求配备由18名全职人员组成的教练团队,并且能至少支配230万英镑的运营资金。这两条政策的意义在于,让好的苗子能接受最优良的训练,从而保证精英球员、特别是英格兰本土精英的成材率。然而,这政策一提出就遭到了低级别联赛的强烈反对。因为地方保护一旦撤销,英乙球队发掘的小天才可能在14岁就被英超青训营以4万英镑的价格买走,这特么就是明抢啊!
但英足总十分坦然的表示:我们就是支持明抢,因为这项方案的最终目标不是天下大同,而是把有资格为国出征的英超球员所占比例提升至50%,将有限的资源加以集中最终培养出一支强大的英格兰队!为此,英格兰联赛委员会旗下的英冠、英甲、英乙72支球队在EPPP草案投票之前与英足总展开了激烈的扯皮,总结下来大概是下面这样。
低级别球队:英格兰国家队关我们毛事儿,要抢劫你冲着英超土豪下手,我们只是72家佃户。
英足总:归顺我或是走上绝路,你们可以任选一个。但是如果你们不投赞成票,我们就会冻结每年发给你们的救济粮。
最终,英足总在EPPP草案投票期间冻结了每年发放低级别球队的“硬性支付”——这笔钱大约为540万,本来是用于支持小球队的青少年发展计划。以这种半威胁的方式逼得了低级别球队投降之后,EPPP草案终于在小球队的一片哀嚎中通过了。当然,英足总也没有让低级别联赛白白牺牲。EPPP中同时规定,除了初期的转会费,小球员在成才之后高级别球队要对他的母队进行二次补偿,价格还相当可观。还记得利物浦免签英斯后曾经为培养金的数额问题和伯恩利掰扯了半个赛季吗?
而且,现在小球队在出售自己的小甜菜时大多会加上二次分成的条款。比如2010年斯特林从QPR加盟利物浦时,双方合同就约定:如果斯特林再次转会,那么QPR将得到20%的转会分成。于是,在斯千万转会曼城后,QPR拿到了高达980万英镑提成,躺着就把钱赚了。总之,就是这项让好苗子享受最好的教育,又让低级别球队不至于看不到希望的计划,让英格兰的青训走上了一条联赛和国家队双赢的道路。在EPPP通过之后的四年里,英超的各家俱乐部以及其他优质青训营先后投入了3.2亿英镑,南安普顿、热刺等青训营在近两年的人才井喷很大程度得益于此。但是,没有什么制度设计是完美的。英格兰足球青训喜人的成果背后,也掩藏了太多悲伤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