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世界杯技战术数据统计(中国足球应掀起一场青训技战术革命来造“芯”——由俄罗斯世界杯技战术趋势看中国足球“芯”在何方)

新华社莫斯科7月13日电题:中国足球应掀起一场青训技战术革命来造“芯”

——由俄罗斯世界杯技战术趋势看中国足球“芯”在何方(下)

新华社记者郑道锦

缺少先进青训方法之“芯”,恐怕这是中国足球除了普及不力之外最严重的问题。

纵观世界足球强国,无一不是掌握了先进的青训方法,否则足球人口再多也是枉然。

唯有长缨在手,才能缚住苍龙!中国足球长久以来并没有掌握先进的青训方法,而这恰恰又是一国足球崛起的核心驱动力,且要命的是中国足球界普遍漠视或回避这个要害问题,更多重视生产关系的调整,而不注重如何促进生产力进步。我们应该更辩证一点来看待两者的关系,即在积极调整生产关系(包括青少年普及)的同时,把提升生产力提上议程。而先进的青训方法对于一国足球来说就是“第一生产力”,唯有通过自力更生的研发掌握“中国足球之芯”,才能找到走向强大的核心驱动力。

那么,中国足球要怎样才能造出强大、先进、适合中国球员身体特点的“中国芯”呢?

记者认为,无非是思路、用人两样问题。中国足球应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基础上,立足于自力更生搞研发,在青训领域掀起一场技战术革命。

思路决定方向,思路是否正确是第一位的。而解决思路问题的路线图一是审势,二是顺势,三是创势。

正确的审势是中国足球造出含金量高的“芯片”的前提。

不审天下之势,何应天下之务?如记者前文所述,世界足球正处于自2008年以来的第四次技战术革命向纵深发展的时期,从2008年以来的三届世界杯、三届欧锦赛和自2006年以来的多届欧冠联赛中,均呈现这一共性。本届杯赛的法国、比利时除了传控外也可采用防反的战术变化,其踢法均属于经典传控或积极传控,加上坚持积极传控踢法的克罗地亚和英格兰,这几个国家的青训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在过去十年涌现出大量年轻才俊。而这种踢法符合由身体足球、技术足球向战术足球和思维足球进阶的世界趋势。

与此同时,另一种提倡极简主义和效率反击的足球战术也在不断发展和革新,其在国家队的代表先后有意大利、瑞典、冰岛等,在俱乐部则体现为马竞、利物浦和切尔西等,但这种踢法一般都需要非常突出的身体素质才能驾驭,对亚洲球队来说,很难采用和发挥其威力,可能只有身体素质相对突出的伊朗队才能驾驭。真正在俄罗斯世界杯上令人惊艳的亚洲球队还是日本,而他们正是长年在青训中坚持技术流传控足球的踢法才有今日之成就,在与比利时这般强手的正面对攻中险些获胜。

根据中国球员的身体特点,在积极传控和极简主义效率反击这两大先进足球流派之中,前者显然是更好的选择,日本足球的进步对中国足球很有借鉴意义。

其次,中国足球需要顺势而为,用大一统的积极传控踢法来指导我们的青训。如果中国足球能领悟到积极传控的六大特征,并根据顶级强队在世界大赛中的实战表现来倒推其训练方法,研究出细化版的青训教材和操作方法,那么我们的青训便有了实质性提升的真正驱动力。

至于为何要选择积极传控,以及为何要在青训中推行大一统而非多元化,原因有三:其一是世界足球诸强和日本足球在过去十年中青训成功的经验都是在各个俱乐部的各级梯队实行大一统的风格,须知多元往往意味着无元,很难实现力量和资源的整合,而技战术风格大一统有利于在研发中形成合力;其二是中国球员的身体特点决定了我们适合更加灵巧、聪明和使用巧劲的积极传控踢法;其三是如果练成积极传控踢法,仍可以在比赛中踢出极简主义的战术变化,反之则不行,如法国和比利时在本届杯赛曾改打效率防反,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要让瑞典队和冰岛队改踢积极传控,则没有可操作性。

至于创势,中国足球现阶段尚无这个能力,但这不妨碍我们了解这是足球发展的最高级阶段,真正有雄心和魄力的中国足球人士,应该树立远大的目标和理想,并为之孜孜以求。

一旦中国足球在技战术革命上确立了正确的路线和方向,接下来最重要的问题便是选人用人,包括干部、教练和球员。

技战术革命之所以称为革命,自然意味着在许多方面是颠覆现有方法的,这在用人上便需要重用有创造力和敢于担当的干部、有刻苦钻研精神和大胆革新思维的教练,以及改变目前过于看重身体条件和其他复杂因素的球员选材标准,重在选出意识上乘的、有细腻技术和创造力的球员。

世界足球基本已经进入了一个豪门垄断的时代,足球先发强国已经通过资金、技术和市场推广方面的优势处于绝对垄断地位,足球落后国家无法依照这种模式获得实质进步,而这些国家不会轻易将最好的青训方法和教练人才输出到落后地区,也就是说,足球领域的核心技术可能同样是要不来、讨不来、买不来的。因此,高水平的外籍教练可以有所鉴别地邀请,但还是要立足于自力更生,从本土教练中选拔那些真正有才华和创造力的中、青年人才,为其提供先进技战术研发和带队实验的机会,以此为主框架来造芯。

目前,相当多数本土教练的知识体系和青训方法严重落伍,本土教练中的佼佼者和勤奋者,如徐根宝,也只能培养出武磊这般水平的本土顶级球员,但若只是如此是无法给中国足球带来实质性提升的。我们需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打破资历、证书之类的限制,从中青年教练或并未做过职业教练的人才中选出其青训方案比较符合世界足球先进趋势的、有系统性创新的人,反之,则前景之黯淡不难想象。哪怕是试错,也比沉迷于不堪的现状而停滞不前要好。

而在球员选拔上,我们要摒弃那种只看身体素质和其他竞技外因素的粗放式选拔,要鼓励挑选那些身体素质可能并不突出,却有上佳意识、灵气和出色技术的球员,避免永远停留在“身体足球”这种落后阶段。

此外,中国足球也可同时采取选拔少数精英教练留洋,以及请少数真正优秀的外教来带青训的辅助性办法,同自主研发青训之“芯”有机结合起来。

如果中国足球能掀起一场符合世界足球第四次技战术革命趋势的青训革命,在用人上突破既有的利益格局,明辨和打破旧式教条,并给创新人才和技战术研发人才提供足够政策保障,并有十年的耐心,则中国足球找到属于自己的先进“芯片”将很有希望。一旦有了这样的核心驱动力,再辅以普及的改善和制度的改进,则中国足球定能获得实质性的进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