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雷勒(见证美国黑人历史的灵魂画家:从《比尔·特雷勒:追逐幽灵》看艺术的流媒体传播)

特雷勒(见证美国黑人历史的灵魂画家:从《比尔·特雷勒:追逐幽灵》看艺术的流媒体传播)

《中国美术报》 第239期 域外美术


2020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艺术界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艺术界延续了上百年的经营模式被迫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线上拍卖、虚拟展览、在线交易甚至近来大火的NFT艺术迎来了爆发性的增长。在一切都似乎要转向线上的时刻,在线流媒体播放的电影和电视剧集自然也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以Netflix和youtube为代表的网络视频平台大量推出各种题材的电影和剧集,帮助人们打发居家的时光。流媒体服务网站因此在2020年间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特雷勒(见证美国黑人历史的灵魂画家:从《比尔·特雷勒:追逐幽灵》看艺术的流媒体传播)

比尔·特雷勒在创作中


对于艺术界来说,流媒体产业的发展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这一年来,多部表现艺术家、艺术史上重要事件的电影、剧集或纪录片的上映,大大拉近了民众和艺术之间的距离。调查波士顿伊莎贝拉·斯图尔特·加德纳博物馆盗窃案的纪录片《这是一次抢劫》(This is a Robbery),再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之间恩怨纠葛的剧集《达·芬奇》(Leonardo)以及由法国作家莫里斯·卢布朗的小说《亚森·罗宾》改编的剧集《侠盗罗宾》(Lupin),都是近期蹿红的艺术题材影视作品。而最受关注的一部艺术题材的影视作品,当属2019年由杰弗里·沃尔夫导演拍摄、2021年4月上映的人物传记纪录片《比尔·特雷勒:追逐幽灵》(Bill Traylor: Chasing Ghosts),一位奴隶出身的美国黑人农民最终成为艺术巨人的故事,在镜头语言的叙述之下缓缓展开。

比尔·特雷勒可谓一位天生的艺术家,然而在他真正成为一位画家之前,已经经历过了一段完整的人生。1853年,特雷勒出生在阿拉巴马州的一个棉花种植园。作为一个黑人奴隶的后裔,他在棉花地里耕种了近80年。直到80多岁时,特雷勒才搬入了蒙哥马利市的一个黑人隔离区,并在那里开始画画。在1939年至1942年的三年间,他创作出超过1000件极简主义风格的绘画。这是一笔美国艺术史上重要的宝藏。



特雷勒(见证美国黑人历史的灵魂画家:从《比尔·特雷勒:追逐幽灵》看艺术的流媒体传播)

比尔·特雷勒 穿斑点连衣裙的女人和穿蓝色西装的男人 纸面综合材料 1942年  图片:佳士得


批评家罗伯塔·史密斯称特雷勒为“你从未听说过的最伟大的艺术家”。如此评价也许不仅仅是针对特雷勒的作品,因为这位大器晚成的画家一生经历了奴隶制和南北战争、美国重建时期、吉姆·克劳法案、大迁徙以及因为种族问题所带来的美国社会和政治的动乱。

导演杰弗里·沃尔夫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见到特雷勒作品时的感觉:“那是1982年在华盛顿举办的‘美国黑人民间艺术1930—1980’展览之上,我一下子就被那些绘画震撼了。我当时只有20岁出头,这种震撼一直延续至今天。”这部纪录电影的拍摄花费了将近10年的时间,其中最具挑战的工作是对美国黑人艺术的深入研究。2020年间的“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让全世界都再次把目光集中到美国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问题之上。而特雷勒曾经经历的,基本上就是一部美国黑人的血泪史。他所居住的蒙哥马利,也是抵制公交车民权运动的中心,于是这部纪录电影也自然而然地讲述了黑人民权运动的历史。



特雷勒(见证美国黑人历史的灵魂画家:从《比尔·特雷勒:追逐幽灵》看艺术的流媒体传播)

Netflix上映的剧集《侠盗罗宾》 海报 图片:imdb


特雷勒的艺术是那个时代的黑人艺术家为了生存而创作的作品。他就像一个历史学家,记录和讲述着时代的故事;同时他也像一位非裔美国人生活的社会批评家,用艺术作品让非裔美国人的世界保持着活力。特雷勒不会阅读和书写,但却设计出他自己的视觉语言,这种语言不仅根植于他的个人记忆,还清晰地反映出当时美国黑人的文化和民俗——唱歌、讲故事、生存和治疗。美国史密森尼民间艺术博物馆馆长莱斯利·乌姆博格在影片中就说道:“他用自己能用的语言记录了整个口述的历史,这种语言就是图片的语言。”

特雷勒的大部分作品并不是直白地表现题材,因为对于生活在南方州的黑人来说,直接表达任何观点都是极其危险的。作为第一代成为美国公民的黑人,特雷勒的生平本身是神秘的,几乎没有照片留下来,他的个人传记中也存在着许多空白,但电影却力求全面地涵盖他的一生。特雷勒结过三次婚,养育有15个孩子,他精力充沛、坚韧不拔且充满智慧,能够把宏大的想法融入小小的画面。



特雷勒(见证美国黑人历史的灵魂画家:从《比尔·特雷勒:追逐幽灵》看艺术的流媒体传播)

比尔·特雷勒 追逐 纸面综合材料 20世纪40年代 图片:theartnewspaper


除了影片中出镜的当代艺术家、策展人以及特雷勒后人的照片、对白和观点,影片还运用了舞蹈、诗歌和散文的片段强调特雷勒的作品和生活。电影配乐则以布鲁斯和爵士乐的巧妙对比,强调了他丰富而充满活力的绘画。踢踏舞演员詹森·塞缪尔斯·史密斯在影片中的任务,是将特雷勒的绘画转化为舞蹈,在导演给他看过了特雷勒的绘画后,他立即编出了绚烂无比的节奏踢踏舞,并在电影蒙太奇下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虽然特雷勒的首个大型个展直到他去世后30年的1979年才开始展出,但他现在已被认为是美国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2018年在华盛顿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的展览“世界之间”,方才第一次较为全面地回顾了特雷勒艺术风格形成的机缘和过程。同年在蒙哥马利市立起的纪念碑和导演斯皮尔伯格高价拍得特雷勒作品的新闻,才真正地让艺术界的学者们开始关注这位独特的艺术家。



特雷勒(见证美国黑人历史的灵魂画家:从《比尔·特雷勒:追逐幽灵》看艺术的流媒体传播)

纪录片《比尔·特雷勒:追逐灵魂》 宣传海报 图片:movietickets


拍摄特雷勒的纪录片在相关研究并不充分的情况下,必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各种晦涩难懂的形象:在暴力的场景中出现的白脸猫是目击者还是鬼魂?很多人头上的礼帽是向林肯致敬吗?当然最为神秘的是,为什么这个遭遇了一生苦难和不公的老人,能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有如此高产的创作。导演沃尔夫也承认被难住了:“他把非裔在美国的记忆、祖先的根源和历史结合在一起,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数量巨大的绘画,这是神赐予的力量,是一种魔力,无人可以破解。”

《比尔·特雷勒:追逐幽灵》的上映,让全世界都有机会了解这位传奇的艺术家。同时期热播的《达·芬奇》,也在欧美观众中引发了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新一轮大讨论。艺术在流媒体网站上的传播力度,显然远非传统媒体可比。自疫情暴发以来,影院、剧场、画廊纷纷关门谢客,艺术产业借助线上流媒体的力量自救,看上去虽然是不得已的选择,实际也昭示出一种更多可能性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