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朋友圈的流行语突然变成了:“我好难啊!”、“我太难了!”,“我好累啊!”。
“工作没做完又要加班,我好难啊!”,“过几天就要考试了,我书还没看完,我真的好难!”,“朋友们都去邮轮上度假了,我还要在朋友圈卖酒,我好难啊!”......
有一天,我一打开朋友圈就看到这样的充满负能量,满是表演欲的动态,我默默退出来,把朋友圈入口关了。
成天被这样的朋友圈折磨,才是真的难。
大多数人的生活其实并不难,只是不够如意而已。
如果把不如意的生活比作泥淖,那么同样泥淖一样的生活里,总会有少数人最后上了岸,过上了想要的生活;大多数的人都还在挣扎,甚至有的放弃了挣扎。
朋友,你有好好观察和思考过那些过上自己想要生活的人是怎么做的吗?他们是怎样面对生活里的困难,怎么度过现实的苟且的?
上个月我去泰国休假,从曼谷苏万那普机场去酒店的路上打了一辆出租车,司机师傅竟然是一个头发全白的老爷爷,在交谈中我得知,他已经67岁了。
这位67岁的司机老师傅老伴已经去世了,他有两个儿子,都在其他城市成了家,而且都不愿意赡养他,每年只有新年的时候他们才有机会团聚一次。
因为没有经济来源,这位老师傅只能出来工作。一开始的时候没有本金,只能以开突突车为生。那时候他的理想生活就是能有一天不再开突突车,而是能有一辆出租车,这样就可以舒服的吹着空调,不用再被风吹雨淋。
后来用了4年才慢慢攒足了本金,租用了一辆出租车,圆了当初的梦想。
现在他已经67岁了,依然一天工作14个小时,前段时间因为太劳累,生了一场病,现在刚刚康复又出来拉客。
下车后,我默默地给了他50泰铢小费。
我们公司以前有一个office boy,他的故事堪称印尼现实版励志奋斗记。
他叫阿立夫,是附近的一个村民。他只有初中文化没有什么谋生的技能。他一直很想有一家自己的店铺,因为很多印尼人都是从开一间小店铺发家的。苦于没有本钱,所以4年前他来到我们公司做office boy,每天的工作就是打扫卫生,帮忙跑腿做一些简单的文印工作。
其他的office boy打扫的时候都是快上班了才开始打扫,经常影响到员工的正常工作,而且印尼人很喜欢用地板清洁剂,但是却这些office boy 经常清洗不干净,留下很刺鼻的味道。
但是阿立夫非常负责,他每天早早地就开始打扫,而且地板总是会拖两三遍,直到没有异味为止。不仅如此他还细心地发现办公室里有时候会有蚊子,所以他还会用杀虫剂全部喷一遍。
他很好学,同事们让他帮忙复印发票,他慢慢自己学会了贴发票。不仅如此,他还是同期员工里面第一个学会说中文的。因为他出色的工作表现,他仅用了一年时间就从office boy变成了公司的行政部门的正式员工。
成为正式员工之后他的薪水翻了一倍不止。他用了3年时间积攒本金,终于在今年攒够了钱,辞职开了一间自己的小商店,购买了一辆二手小轿车。
白天的时候他开店,晚上的时候就让家人看店,自己开车去拉客,只用了两年就攒够了钱,起了栋小楼,实现了人生的小目标。
很多朋友都知道,东南亚华人以不到三分之一的人数占比,却控制了东南亚70%以上的经济。
我一直很好奇,这些掌控东南亚经济的富豪们是怎么发家的?
一位印尼企业家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印尼有一位很有名的华人富豪,叫李文正,他被称为印尼的“钱王”、“地王”,他的故事就是大多数印尼富豪发家的缩影。
李文正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后来甚至还经历了战乱被驱逐出印尼。
他从10岁的时候开始,就梦想成为一个银行家。
但是家里并没有那样的条件,他只能找到什么就做什么。他从蜡染工做起,后来到百货店工作,再后来做了船务代理,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积累资本和影响力。
后来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他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深厚的积累抓住了这次机会,最终成为了一个世界知名的银行家。
上文中说到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在过上那样的生活之前,他们会全心全意地做好自己能做的,应该做的事情。耐心等待努力积攒到一定程度,这时候只要出现一丝机会,他们抓住了,想要的生活很自然地就到来了。
也正是年轻的时候有过艰苦的奋斗和丰厚的积累,我接触到的印尼华人企业家们都表现出非同寻常的勤劳、谦和与耐心。
努力如果浮于表面,沉不下心去做事,整日在朋友圈抱怨,寻求虚无的安慰,那生活真的会很难,也许还会越来越难。
如果你想活成想要的样子,那应该做的不是在朋友圈发一些没用的抱怨,换取一群不怎么熟悉的人点赞,而是应该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去做应该做的事。
落后就要上进,迷茫就要学习,无知就要社交,变好就要自律。
共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