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场落败、再次败给穆里尼奥和热刺、赛后排在联赛第十五位,这些坏消息不是最令阿森纳球迷失望,最失望的是比赛过程,为何阿尔特塔在没有特殊部署下,刻意使用死板的传中球作为进攻套路,这确实使人不解。阿尔特塔在短时间带领球队取得奖杯所换来的信任,渐渐被看来是完全偏离正轨的部署,以及差劲的战绩所抵消。
1.配置与进攻模式
由季初开始,阿森纳进攻节奏缓慢、球员跑位支援不足的问题一直存在,今场亦不例外,所以不在此再三阐述。其实阿尔特塔在上一轮欧联赛事的配置上稍作改变,将其中一名中场推前,使中路多了一个传球选择,球员可即时起脚射门,或引来守卫的目光甚至包夹,这样更容易制造对方的防守漏洞,使其余队友可以切入以及在危险地带接应传球。另外两边后卫的进攻参与度受到一定限制,较少压入禁区,以便失去控球时可更快跑回后场防守。
可是小编一直不了理解是今仗继续将两名中场放在中后场位置,阿尔特塔让基兰·蒂尔尼和埃克托·贝莱林作正选,却要给予这两位自主进攻能力不突出的球员过多的进攻球权和发挥空间,这么做牺牲了布卡约·萨卡和威廉在中前场的进攻机会,同时左右边后卫却没有能力带球杀出重围,当遇到对方上前防守只能交回后方队友。事实上,这一对边后卫球员更强大的武器,应是他们在无球状态利用速度向前奔跑制造后上助攻的能力。事实上布卡约·萨卡和威廉乐于与队友配合,且传球能力不俗,但纵观全场,如此的画面近乎没有出现过。
阿森纳在这场北伦敦德比交出了44次传中球,刷新了今季英超传中次数最多的记录。但是传中数量的多少并不是问题,关键是看不出有什么效果。简单而言就是传中球的使用方法,例如冠军级球队像是利物浦和拜仁也会使用传中,当是对手防线稍微压前时,几名进攻球员会同时冲向禁区,传球的落点大多在守卫的身后,或所谓"盲眼位",这样更容易导致守卫判断错误。反观阿森纳的用法,进攻球员缺乏冲前的动作,热刺后防大多不用移位并在原地跳顶,加上身高优势,防守难度大大降低,故44次传中球内只有4次成功造成射门。
2.托马斯·帕尔泰和亚历山大·拉卡泽特的影响力、奥巴梅扬哑火
托马斯·帕尔泰伤愈复出的第一场比赛,明显状态不在最佳水平,但他带给阿森纳的战术价值仍然存在。首先在由攻转守方面,托马斯·帕尔泰的预判、上前拦截及回追速度,有力阻止对方展开反击或拖慢其速度。其次在组织上,托马斯·帕尔泰仍保留住西甲球员拥有的短传细腻度,多次在窄小空间中传球给身前的亚历山大·拉卡泽特,令球队可在中路发动攻势,这正是阿森纳于此时此刻所需要的。
亚历山大·拉卡泽特可说是本场比赛的唯一亮点,过去两场欧联小组赛,已让他担任十号位,给予他足够熟悉这角色的机会。其于中前场的护球能力可发挥支点的作用,更重要是其用球冷静且能维持一定的传球素质,这是前场发电机所必须的能力,也是今仗阿森纳唯一一个拥有创造机会、令攻势延续下去的进攻球员。
全场触球只有23次的奥巴梅扬,自从由左翼改为担任正前锋,又再暴露了他的弱点,背身和突破能力平平,较依赖队友供应。近几仗表现欠突出的他,其实在这场比赛中并非没有射门机会,或许是触球次数太少,陷入进球荒所造成的信心问题,使奥巴梅扬于近来的比赛中单对单面对防守球时员,都显得急于进球而勉强起脚,或动作及反应不够快,而被守卫截下皮球。在球迷陷入低潮期,这名阿森纳队长需要多少时间才可重拾状态和信心,实在令人担心。
3.总结
在改变阵型后,阿森纳的进攻问题已在短短几场内浮现,阿尔特塔并非没有作出改变,收起乔·威洛克,取而代之的是亚历山大·拉卡泽特,后者带来的正面影响反映了这个决定是正确的,不过在配置与进攻模式的变动甚少,特别在左右两边后卫和中场中的使用,使基兰·蒂尔尼及埃克托·贝莱林成为进攻上的毒瘤。阿尔特塔在改变战术配置和踢法的反应迟缓,以及球队战绩没有太大起色,消费了球迷对他的信任和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