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末日(科学家警告,世界末日可能在短短二十多年后到来?这是怎么回事)

关于世界末日的话题从古至今都存在着,比如在圣经中记载的审判日。但是没有人知道世界末日什么时候会到来,不过根据相关的研究计算地球适合生命生存的年限还有十多亿年。

因为逐渐变亮的太阳至少还要再过10亿到15亿年才会蒸发我们星球的水。人类现在正在通过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使地球变暖。但在幕后,一个更缓慢、更致命的变暖过程正在展开。随着时间的推移,光度几乎以线性方式增加,每1.1亿年增加1%。研究人员发现,仅增加6%的阳光就足以使温室效应超速运转并蒸发地球的水。以目前的太阳增亮速度——每1 亿年略高于1%——地球将在6亿到7亿年内遭受这种“失控温室”的影响. 在此之前,地球也会遭受一些初步的影响。

时间末日(科学家警告,世界末日可能在短短二十多年后到来?这是怎么回事)

研究人员还发现,仅仅1.5亿年之后,平流层就会变暖到足以让一些水蒸气到达天空的高处,在那里太阳辐射会将其分解成可以逃逸到太空的分子。在这个“潮湿的温室”中,地球对于复杂的地表生命来说太热了,但一些耐寒的海洋生物和微生物可以继续生存。

而在30亿年后,预计太阳的亮度将增加33%。核心的氢燃料将在50亿年后最终耗尽,届时太阳的亮度将比现在高67%。此后,太阳将继续在围绕其核心的外壳中燃烧氢,直到光度达到当前值的121%。这标志着太阳主序星生命的结束,此后它将穿过次巨星阶段并进化为红巨星。随着太阳越来越亮,越来越热,更多的水从地球表面蒸发到大气中。最终随着太阳变得越来越热,地球的温室效应将失控,这将蒸发地球上所有的水,这对于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生命来说无疑就是世界末日。但是这个世界毁灭还需要几十亿年的时间,所以大家不需要担心。但是有科学家发出警告,世界末日将会在短短二十多年后到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时间末日(科学家警告,世界末日可能在短短二十多年后到来?这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科学家警告,世界末日将会在短短二十多年后到来?这是这么回事呢

其实地球养活人类的能力是有限度的。根据哈佛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的说法,即使我们以最高效率使用可用资源(这意味着如果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同意成为素食主义者),世界上的农田也无法养活超过 100 亿人。

到2050年的时候,地球上将有近100亿人,这与2017年的需求相比,粮食需求将增加70%。虽然人们素食意味着可以养活更多的人,但是不可能每个人都同意停止吃肉。每个国家都是不同的,但每天仍然有大量的食物被吃掉和浪费。西方的饮食习惯正在消耗地球。比如,如果每个人都分享普通美国人的饮食,那么世界能养活 25 亿人。如果我们不吃肉,世界可以养活更多人口的原因是,生产肉类比任何其他食物都需要更多的能量。例如,生产肉类所需的能量是玉米的75倍。从大豆或小麦中生产1卡路里的蛋白质估计需要2-3卡路里的化石燃料。牛肉需要54卡路里的燃料才能产生1卡路里的蛋白质。

时间末日(科学家警告,世界末日可能在短短二十多年后到来?这是怎么回事)

粮食短期的到来甚至比气候变化还要快。水资源、土地和能源的短缺,加上人口和经济增长的需求增加,将在2050年左右造成全球粮食短缺。所以到了2050年,地球上的人口可能因为太多了,导致人们无法养活自己从而导致世界末日的发生。

粮食短缺还会造成哪些影响?

作为粮食危机的一部分,玉米和大米等食品的价格可能会迅速上涨——到2030年将分别上涨 180%和130%。反观我们能够耕种的土地也在不断的减少,科学家们估计,在过去的40年里,我们已经失去了世界上三分之一的土壤——而且这种损失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发生。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不断增长的需求,我们需要在未来40年生产比过去8000年生产的粮食更多。

时间末日(科学家警告,世界末日可能在短短二十多年后到来?这是怎么回事)

这不仅仅是我们用完的食物。人类消费和人口增长正在对整个生物圈的自然再生能力施加压力,这意味着我们影响着所有的生态系统。我们正在开发超出其极限的地球生态系统,并产生比地球能够吸收的更多的废物。我们目前过度开发地球约75%,除非进行重大改变,否则到2030年将需要相当于两个行星的资源才可以养活这么多的人口。

那么未来100亿人口需要多少粮食来养活呢?根据global citizen的文章表示,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近100亿,全球粮食需求将猛增56%。如果粮食趋势继续保持不变,则必须清理5.93亿公顷额外土地,面积相当于两个印度,并将其转化为作物和畜牧生产,才能养活这么多人。报告还警告说,不能再留出土地用于粮食生产了,因为地球根本无法承受进一步的退化。

总之如果人们还不改变现在的生产生活方式,那么在未来能源和粮食的短缺会很快到来。所以对于现在这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生活方式,我们大家都需要做出改变了,这也是为了人类的子孙后代着想。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我是火宗君,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