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城市业余联赛(“上海城市业余联赛新体验”系列报道之一:120个奖杯背后,草根赛事“变脸”)

世界杯城市业余联赛(“上海城市业余联赛新体验”系列报道之一:120个奖杯背后,草根赛事“变脸”)

编者按:2019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1月1日启动,上半年已累计开展各级赛事1900余场,45万多人次参与项目联赛、品牌特色赛以及项目系列赛等。本报推出“上海城市业余联赛新体验”系列报道,聚焦打造高品质赛事、激发市场活力、融入高科技手段等新创意和新做法,追寻全民健身创新办赛后广大体育爱好者悄然收获的参与感、获得感。

“一个赛季结束了,感到心里突然空落落的!”当历时6个月的“富士通将军杯”2018-2019嘉定区业余羽毛球联赛落下帷幕时,不少选手发出感叹,并开始期待新赛季。这项全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业余羽毛球俱乐部联赛创办至今已有四届,今年更是始无前例颁出120个奖杯,背后体现的是赛事主办方凸显参赛选手体验、精益求精的服务精神。

世界杯城市业余联赛(“上海城市业余联赛新体验”系列报道之一:120个奖杯背后,草根赛事“变脸”)

草根赛事规格不输专业

专业的场地和裁判,让参加嘉定区业余羽毛球联赛的选手,纷纷对赛事专业性竖起大拇指。赛事总监陆向军是一名羽毛球爱好者,也是上海市羽毛球协会注册裁判。有着十多年羽毛球赛事组织经验的他,还记得第一年办赛时“吃螃蟹”的经历,“当时得到嘉定区体育局的支持,包括启动资金和场馆资源。”第一年运作下来,业余俱乐部联赛做出了小名气,赞助商也嗅到了商机,一些体育用品赞助商纷纷入驻。今年,比赛首次有了冠名赞助商,无论从参赛选手规模、比赛组织成熟度还是赛事现场体验度,都得到进一步提升。

500余人参赛,为何要设置120个奖杯?这得从选手梁子渊说起。虽然是草根赛事,但参赛选手十分珍视这份荣誉。梁子梁曾经拿过两年的联赛男双积分第一名,“我对第一个奖座的印象特别深,我对主办方提了建议。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改进了。这也是我们都很认可这个比赛的原因。组织专业,善于倾听参赛队意见,每年都在改善。”

世界杯城市业余联赛(“上海城市业余联赛新体验”系列报道之一:120个奖杯背后,草根赛事“变脸”)

原本只有团体赛前三名的队伍有一个奖座,现在主办方同时为每个获奖的参赛队员都设计小奖座;此外还有双打和混双选手的个人积分排名奖杯。所以,奖杯从原来的8个增加到了120个。

今年,参赛选手还拿到一本精心制作的联赛回顾纪念册,不少从第一季就参加的选手直言,羽球联赛完整记录参赛点滴,令人难忘。比赛不是唯一目的,参赛者更希望从中获得成就感。

做强区域品牌赛事

沪上各类草根赛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些区域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也一改以往一次性的做法,形成持续时间更长、“刺激”连续不断的系列赛。

上海市城市业余联赛虹口区赛事通过两年的运作,今年借区运会契机,构建“单赛称王、双赛pk”的赛事体系,打造“虹口·谁是联赛王”品牌。虹口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民对赛事要求越来越高,现在把以前零敲碎打的赛事资源整合,细化办赛标准、提升赛事服务,市民对竞争联赛王的热情也更高涨。”

世界杯城市业余联赛(“上海城市业余联赛新体验”系列报道之一:120个奖杯背后,草根赛事“变脸”)

如今,每年有十余项群众性乒乓球赛事在虹口体育馆举行。乒乓球赛事越办越红火的同时,虹口区乒协的社会组织能力得到加强,形成一套有效的办赛机制,得到乒乓球器材品牌商的认可,愿意把比赛放在虹口。比赛现场还提供运动装备的售卖,选手万一忘带了毛巾腕带也可以解决,体验“一站式服务”。

普陀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则认为,通过这几年“约战普陀”系列赛事的举办,品牌效应初显,人群拓展到老中青全覆盖。从提升赛事品质入手,吸引更多人参与运动、喜爱运动。政府还通过举办各种公益培训,引导培养市民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形成良好的氛围 。

平台叠加效应显现

年年办赛年年新,草根赛事“变脸”,是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办赛三年来平台叠加效应的显现。从“约战普陀”、“虹口·谁是联赛王”,到“黄浦·我来赛”、静安国际精英挑战赛、绿色青浦系列赛,在市级城市业余联赛的“公转”下,各区体育局积极“自转”办赛,进一步通过区级城市业余联赛平台整合资源、释放市场活力,从市级平台顶层设计带动区级平台协同发展。

区级赛事平台的进一步完善,也让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各项赛事活动的触角,更深入市民身边,更接地气。洛合体育承办的篮球项目联赛,开始成为上海业余篮球爱好者们喜闻乐见、每年翘首以盼的“篮球节日”。今年的赛事将历时半年,覆盖全市16个区。在洛克公园赛场,经常能听到选手如是说:“人多、场地好,感觉现在上海打球越来越幸福!”

世界杯城市业余联赛(“上海城市业余联赛新体验”系列报道之一:120个奖杯背后,草根赛事“变脸”)

上海城市业余联赛正将优秀的篮球资源捏合成一个整体。今年,借助篮球世界杯的东风,城市业余联赛篮球项目对赛制进行升级,赛事形式更多样化,将辐射包括高校、社区、团委、企业和外籍人员在内各领域的群体。

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办赛,体育部门做好“放管服”开门办赛的同时,赛事公司和社会组织也逐渐练出过硬的本领,完善自我“造血功能”,培育出高品质赛事让广大市民受益。

栏目主编:陈华 文字编辑:秦东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