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一支7人团队乘坐着
中国自主研发载人潜水器
“蛟龙”号
成功下潜至7062米
“蛟龙”号的海试团队被授予
“载人深潜英雄集体”
但中国的潜航事业并没有止步
2020年
一批“奋斗者”
又冲向了地球海洋最深处
10909米深海
……
不落人后
中国迈出载人潜水第一步
2020年11月10日
“奋斗者”号载着
3名潜航员
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
下潜深度达10909米
再次刷新中国载人深潜纪录
这也表明
中国载人深潜
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奋斗者”号正在注水下潜。中国科学院供图
对于“奋斗者”号的
总设计师叶聪来说
这已不是他第一次参与载人深潜
早在2012年他就以
主任设计师、首席潜航员的身份
和6名潜航员下潜7062米
创下国际上同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
最大下潜深度纪录
这也使中国具备了
在全球99.8%以上海域
开展深海资源研究和勘查的能力
这份成就来之不易
21世纪
世界上仅有美、法、俄、日等
少数几个国家
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
2002年
科技部将7000米载人潜水器研制
列为863计划重大专项
中船重工集团七〇二所会同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和声学所等
国内百余家科研机构和企业
联合攻关,设计制造出了
第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
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叶聪等7人当时乘坐的
就是“蛟龙”号
经过中国科研团队六年的努力
2009年
“蛟龙”号首次海试下潜38米
代表着中国载人深潜
迈出了第一步
此后,“蛟龙”号先后取得
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
7000米级的海试成功
2013年5月
叶聪、付文韬、唐嘉陵、崔维成
杨波、刘开周、张东升等7名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航员
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
“载人深潜英雄”称号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7000米级海试团队被授予
“载人深潜英雄集体”称号
后起直追
“奋斗者”号刷新中国纪录
2013年
“蛟龙号”实现了
从海试阶段到应用阶段的转变
此后,它的足迹遍及
南海、东太平洋
西南印度洋、马里亚纳海沟
等七大海区
中国海洋科考与开发的高速发展
也随之而来
从“蛟龙”号
到“深海勇士”号
再到“奋斗者”号
不断向深海进军
中国起步虽晚
却迎头赶上
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资料图片由叶聪提供
被称为“地球第四极”的
马里亚纳海沟
以其世界海底最深处的特性
成为各国深海考察的对象
它深约1万米
完全黑暗、温度极低
水压接近1100个大气压
相当于2000头非洲象踩在一个人的背上
这对载人深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相当于珠穆朗玛峰顶上再叠一座西岳华山的
带着中国海洋科研人员
向世界最深处进军的目标
“奋斗者”号应运而生
它要在高度复杂的环境下
依靠控制系统的精准指挥
避免“触礁”风险
科员人员为“奋斗者”号
装上了一双高度灵活且有力的“手”
持重能力超过60公斤
实现了在采样篮及前部作业区域
实施精准作业任务
填补了中国应用全海深液压机械手
开展万米作业的空白
此外,“奋斗者”号的声学系统
像一对“千里耳”
让潜航员仅用半小时
便成功取回此前布放在万米海底的
3个水下取样器
实现了“海底捞针”
来自深海的矿石标本。中国文明网 段琳玉 摄
在机械手附近游动的钩虾。来源:格致论道讲坛
这些应用在“奋斗者”号上的技术
已实现完全国产化
“奋斗者”号核心部件
国产化率超过96.5%
2020年10月27日至11月19日
这艘外观酷似一条绿色大头鱼的
“奋斗者”号
在马里亚纳海沟海域
共开展了13次下潜
其中8次超过万米
“奋斗者”号也成为国际上首个可以
同时搭载3人下潜的万米载人潜水器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中科院深海所供图
从不退缩
危机中,他们守护中国潜航资料
技术通关
载人潜水器的成功下潜
还需要英勇果敢的潜航员
“深海勇士”号副总设计师
“奋斗者”号总设计师的叶聪
也曾担任“蛟龙”号
主任设计师和首席潜航员
他曾在采访中透露出
深潜工作的枯燥与危险
“深海的哥”不好当
在漆黑深海,几个人蜷缩在
内径只有2.1米的密闭球舱内
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
深海一片漆黑
孤独和恐惧感油然而生
很多潜航员有通讯间断
在海底漂了数个小时的经历
叶聪的工作照。资料图片由叶聪提供
每次出海
潜航员要离开大陆40到50天
在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中
所有问题只能船上自己人解决
如果船上有队员生病
像阑尾炎这样的手术
都需要船长来开刀
深海生物。资料图片由叶聪提供
深海中环境复杂
危机重重
叶聪驾驶“蛟龙”号时
曾在5000米深海中
发生机械臂突然断裂造成油污泄漏
让潜水器成了“睁眼瞎”
在7000米的海底
大量沉积物覆盖采样篮
让“蛟龙”号难以作业
……
“蛟龙”出碧海
也没有丝毫浪漫可言
即使冲出海面
潜航员也经历过
潜水器与母船“失联”
“下得去,上得来”
是每位潜航员
对载人潜水器的评价
也是对自己的要求
面对一次次险情
一代代中国潜航员们
从未退缩
他们舍生忘死,勇敢前行
为中国潜航事业
积累了珍贵的一手资料
“蛟龙号”的机械手把国旗插在南海海底。中国大洋协会供图
傲人的成就
是中国载人深潜团队
无数日夜的接续奋斗
他们践行“严谨求实、团结协作
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
中国载人深潜精神
为科技创新树立了典范
与载人航天一样
载人深潜也秉持
“一棒接着一棒跑”的传统
形成了一批领军科学家队伍
徐芑南、何春荣、胡震
杨申申、杨波……
载人深潜事业快速发展的背后
伴随着他们大胆决策
锐意攻关、无惧风险的奋斗身影
来源: 共青团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