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诚言呈语
作为“生化环材”里的那个“材”,在读大学的那四年里,我对自己专业的评价,是哪一句都过不了审。
不过,这些年我却一直把“天坑专业”的名号当作一种荣耀。
甚至,还时常能从它中间感受到一种“逆行者”的“悲壮美”,分分钟就想为材料事业奉献终身。
当然了,这也不是因为我格局大、眼界远。
而是再过两个月,我就转行满整十年了,再坑它也坑不着我啊。(狗头保命)
不过说实话,其实比起生物和环境工程来说,材料还算是好点的。
因为如果不搞科研的话,面对的就大概率是周期性行业,而在周期性行业里,只要企业活得足够久,自己的生命力又足够顽强,就至少都能吃到一到两波红利。
(讲到这,大伙该知道就业方向了吧)
然而,正当我以为这辈子都要以“天坑专业”为荣的时候,其他的专业开始不服了。
在网上吐槽的、整活儿的开始变得越来越多,大有一副想要“上位四强”的感觉。
而在这些人里,首当其冲的就是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生来就是牛马
土木工程到底坑不坑,网上是众说纷纭,但我认为,确实坑。
因为只要你打开搜索框,输入“土木工程”四个字后,给你推荐的扩展联想就是“提桶跑路”。
不过这里需要做一个说明,就是土木工程虽然是一个具体的专业,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它是一个泛概念,代指的是若干种建筑工程类的专业。
比如说港口、道桥、水利水电、涉外建筑工程等。
那么不包括哪些呢?不包括城市道路工程、给排水工程、城镇建设、(城市)燃气工程等。
从这个区别上你就能看出来,建筑类专业在就业后,两大难以逾越的巨坑就是人迹罕至,和居无定所。
这不是夸张,因为建筑企业是“人跟项目走”的,今年在黑龙江,没准明年就在海南岛了。
而当你本以为会在珠三角定居后,突然一个项目,又把人给调到了大西北。
所以,在城市里看到了常年没人居住的住宅时,先别急着骂炒房团,因为,那也可能是某个土木狗想回却回不去的家。
如果说“居无定所”只是有点颠沛流离的感觉,那么艰苦的工作环境,则是对大学毕业生对专业信心的蚕食。
这种苦,可不是大伙平时在城市里能看见又晒又脏这么简单,毕竟这地方高低还能看见个人影。
而大多数人,则通常是在“不具备生活条件”的地方施工。
这听起来有点扎心,但仔细一琢磨的话,那个逻辑又无比的顺畅。
因为没有路的地方才需要修路,没有桥的地方才需要架桥;只有深山里才需要打隧道,只有荒郊才有高难度工程。
直到这时你才会切身体会到,在自然界里,人类是真的位于食物链的顶端。
不过,工作苦、调动多只是土木工程的基本操作,工作强度大,也是“提桶跑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土木人的工作强度有多大?这么说吧,那个被喷成了筛子的996,都是他们最大的向往。
在“与世隔绝”的工地上,早晨一睁眼就是上班,晚上闭眼才是下班。
当然了,这种生活的前提,是晚上不用干通宵。
有些同学可能天真地以为自己是科班出身,到了工地上也是个管理人员,不用像普通工人那样出一膀子力气。
但实际上,要是赶起来工期的话,不仅打灰、掐方、验钢筋的活自己也得干,还不能耽误平时的调度、沟通、扯皮和验收。
生产队里的驴,都没有这么用的。
所以你以为建筑人才缺口大,仅仅是因为大兴基建吗,高离职率其实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那么怎么在这一行里坚持下来呢?实在不行的话,学学大猛子的心态吧。
机械工程:我配不配哭?
和土木工程同样想在天坑专业里“抬头”的,是机械工程类专业。
但说实话,想吐槽专业的话,机械工程类专业的同学,还真不太敢大声说话。
因为虽然他们的课程难度大,但终归比不了生化环材;虽然课程数量多,但又比不了医学生的小书包。
虽然就业前景也一般,但比文科类专业又强了不少;虽然薪资待遇比不上计算机,但又保住了不可再生的发际线。
这种想笑却不敢笑,想哭又哭不出来的感觉,着实是能把人憋出内伤。
但是机械类专业出来的普通毕业生,工作后的那个环境也着实不算太理想。
首先,996也是他们期盼的工作时长,其次,黑白颠倒的倒班也是一些分支的日常。
而且高温高压高转速的设备,是到处都有,金属粉尘随处可见,夸张点说的话,那真是随时都有“全村吃席”的可能。
所以你说机械专业的“配不配”抱怨?
我想…配倒是配,但不提倡…
尾声
当然了,上面说的全是调侃,哪个专业还没点自己专属的梗呢。
说白了,学习本就不是个轻松的事,工作更不是诗酒田园的活儿。
虽然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坑点”,但只要专业没被取消,就说明需求仍然是存在的,前景依然是广阔的。
如果本科实在不够看的话,那就考研;专业确实不喜欢的话,那就考公。
反正能决定自己将来上限的,终归还是毕业前学了多少,毕业后又历练了多少。
这不是说专业知识有多大的用武之地,而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基本能力,都来自于学生时代的自律。
所以,每一个专业都坑,但却都值得认真对待,即便想改行,也请先把它当做对自己的一次磨练吧。
趣谈教育新鲜事,大型表情包工厂。
在这里,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