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
中国刺绣艺术中青年高级人才研修班
在苏州高新区举行
经过8天的学习
50位刺绣艺人拿到了结业证书
“我们承办这样的全国研修班,就是希望通过发挥各地区优秀传承人的带动作用,打造文化品牌,提升刺绣业的影响力。”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高新区
通过建设文化硬件、提升文化软实力
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
文化强区正在加快形成
1
在苏州高新区
苏绣不仅仅只是囿于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加入创新这根“丝线”
“绣”出了区域文化发展的底气与自信
▲中国刺绣艺术馆
前不久,位于“中国刺绣艺术之乡”镇湖的中国刺绣艺术馆重新开放,内装、展陈、景观、外立面等焕然一新,成为顺应“苏绣小镇”整体规划定位、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弘扬刺绣艺术文化的载体,具有展陈、博物及交流功能。
“苏绣小镇”已成为苏州高新区的一张“新名片”。根据规划,小镇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总投资约34亿元,坚持“非镇非区”的设计理念,不大拆不大建,最终形成“一带双轴三核”。
▲苏绣小镇 效果图
★ “一带”是以绣品街为主的产业融合发展带;
★ “双轴”是发展轴和创新轴,发展轴在绣品街西,包括刺绣艺术馆、大师工作坊和织绣学院等,创新轴在绣品街东,主要是文创产业园和小镇客厅;
★ “三核”则是传统核心、再生核心和未来核心。
目前,绣品街改造项目先期样板段已完工。其中,织绣学院将建设一所集人才培养、技艺传承、国际学术交流为一体的特色职业技术学院;镇湖商业中心将为小镇提供生活配套设施,与文化、旅游功能形成互补。小镇客厅、微度假商业区、文创产业园等正在全力推进。
▲绣品街
建设完成后,小镇又可分为北小镇和南小镇。北小镇重传统,是生产和生活片区;南小镇更宜游,是生态和旅游片区,依托太湖湿地公园,实现生态文旅结合。
2
今年,在省文化厅组织开展的2017年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示范项目评选中,由苏州高新区制定的《全区公共文化设施布局规划(2017-2030)》成功入选。该区陆续发布了《全区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根据规划,高新区将以500米为服务半径,打造能够覆盖所有居住社区、城乡一体的10分钟公共文化圈。为此,该区累计已投入3000多万元,对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进行改造。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区图书馆、文化馆服务体系,制定服务规范和服务标准。每年,全区举办展演展示、公益讲座1400多场次,数字电影、评弹书场、戏剧活动近4000场次,将群众喜欢的文化活动送到群众“家门口”,受益人群大大增加。
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高新区还“自选”特色新做法,打造村、社区的特色品牌。如,在浒墅关文创家园开设席草文化馆,意在激活浒墅关地区的“关席”品牌,把席草文化传承好、发展好;在枫桥街道,整合全区群众文化艺术资源,筹建区级少儿特色图书馆和城市文化客厅。
▲席草文化馆
至2020年,全区将基本形成覆盖全面、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根据区域文化特色布点文化设施,可满足不同范围、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
近日,该区又启动实施了区文化人才计划,5年内将引进10名文化特聘人才,选拔培育10名文化领军人才、20名文化重点人才和40名文化青年拔尖人才,个人最高可获100万元资助和100万元安家补贴。
3
国际剑联女子重剑世界杯赛
苏州太湖国际马拉松
CBA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等文体活动
……
不断书写着文化供给侧改革的创新实践
▲2018苏州(太湖)马拉松
“这里不是一个功能固化的公共空间,而是开放、共融,让人们能够充分融入的健身养身修身之所,引领着一座城市的生活美学。”高新文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苏久华表示。
更值得一提的是,狮山市民广场正在加紧建设。再过两年,狮子山下将崛起一座“苏州城市会客厅”,周边还将建起剧场、科技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让狮子山成为苏州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狮山广场 效果图
创新不仅是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文化传承发展的第一动力。高新区工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朱奚红表示,高新区将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努力建成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文化强区。
来源:《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