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7 09:49
原标题:他曾靠一包咸菜侦破灭门惨案,马加爵、周克华都因他落网
《长安十二时辰》、《名侦探柯南》、《神探夏洛克》……大侦探的故事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但真实的刑侦专家们,他们所经历的、背负的,远比影视作品中更加惊心动魄。
毕竟,现实生活中一桩桩残暴、血腥、难解的案件,从来没有既定的剧本可以转圜。
马加爵案、悍匪周克华流窜枪杀11人案、武汉长江大桥公共汽车爆炸案……这些当年震惊全国的大案要案,因为当时技术和经验受限,被蒙上了层层迷雾,很可能就会留下无解恐惧。
但就在这暗幕之中,有一个人克服重重困难,撕开案件推进的突破口,最终让尘埃落地。他就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刑侦专家,被称为“中国福尔摩斯”的乌国庆。
他如何凭借一袋咸菜,就破了一桩灭门惨案?他发现了什么关键证据,救下了满屋人的性命?从文盲到神探,他究竟经历了什么?
1936年12月,乌国庆出生在内蒙古宁城汐子镇, 茫茫的草原和马背上的生活,塑造了他勇敢的性格。
新中国成立前,
汐子镇贫穷落后,
当地只有一所私塾,
先后十几个学生跟着教书先生
学习蒙文和汉文,
乌国庆就是其中之一。
1950年,国家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年仅13岁的蒙古族少年乌国庆,
被选送到当时热河省的
承德卫生学校少数民族班学医。
回忆起这段往事,
乌国庆曾动情地说:
我汉字不认识几个,
汽车没见过,闹钟不会看时间,
就是这样一个人,
党组织把我送到承德卫校,
学文化,学医。
乌国庆求学期间的影像
由于踏实肯学,1955年,
乌国庆被选送到上海司法部法医研究所
法医专业学习,
第二年,他又考进了研究生班,
跟随苏联专家学习,攻读研究生学位。
1960年,研究生毕业后的乌国庆
被分配到司法鉴定研究所工作,
走上了刑侦之路,
这一走,就是50多年。
毕业后,乌国庆参与的第一次破案任务,
让他有些无所适从。
那是一次纵火案的现场勘察工作,
在案发现场,
他手里拿着写有现场勘查程序的卡片,
准备逐条对照着来做,
结果发现这在复杂的现场根本行不通。
随后的一起上海郊区刑事案件,
更是给他上了生动的一课。
到达现场后,
乌国庆看到一名女性吊在树上,
当即判断她是自杀。
但同去的老刑警却看出了端倪,
原来,这名女性的家
离她“上吊”的地方要经过两块田地,
但她脚上的袜子却是新的,
说明她不是自己走过来的,
而是被人放上去的,
因此不是自杀,而是他杀。
这两次经历,
让乌国庆意识到,
再丰富的理论知识,
不与实践联系,都是无用的。
从此,无论是天寒地冻还是赤日炎炎,
逢案,乌国庆必到现场。
正如他所言,
现场是“犯罪行为的发生地,
犯罪信息的储存地,
犯罪证据的保留地”。
一包咸菜、一把锤子、一个墙洞,
在他眼里都是至关重要的线索。
1987年,山东某村发生灭门惨案,
家中包括女主人,老人和女童在内的
祖孙三代都被杀害。
乌国庆赶到现场后,
在大门处发现一袋被丢弃在地上的咸菜,
这袋咸菜和被害人正房门口
缸里的咸菜一样,
都是萝卜、辣椒做的。
他就此分析,
这袋地上的咸菜,
不是买回来的,而是送出去的,
这起案件是熟人作案,
犯罪嫌疑人与被害者可能是亲戚关系。
这是因为,
只有农村的亲戚去串门,
主人才会顺手从自己家的
咸菜缸里拿出一些送给他,
如果是城里的亲戚朋友们来,
主人可能不好意思拿咸菜送人。
根据这条线索,
当地警方很快抓到了嫌疑人,
正是女主人的外甥女婿。
这起案件还有更加令人唏嘘的地方,
据嫌疑人供述,
被害人一家对他非常友好,
多次拿出家中积蓄借给他,
案发前更是把仅剩的
7000元借给他解燃眉之急,
然而他为了达到不还钱的目的,
竟残忍杀害了被害人全家。
乌国庆‘左二’在犯罪现场勘验
1995年,昆明百货大楼发生爆炸,
现场十分惨烈,
死伤96人,震动了全国。
办案人员们到达现场后,
迅速寻找炸弹零部件,
试图从中提取证据,
乌国庆却被距离爆炸地点不远的
一把锤子吸引了目光。
这是因为,它不是商店销售的,
而是由两根铁管自制焊接而成。
他由此推断,
这把锤子很可能属于凶手,
凶手有可能懂焊接。
由于锤子制作得十分粗陋,
说明使用的工具不够专业,
因此凶手有可能在一个小工厂工作。
这家工厂还要有切割机,
生产的同等尺寸的钢管,
带着这些目标去排查,
罪犯很快落网。
1998年,
豫陕皖苏4省21个县市,
相继发生数十起入室抢劫杀人案,
受害者达数十人。
主办案件的豫陕警方,
在部署近万名警力、
进行了大量调查取证后,
依然无法找到犯罪团伙的踪迹。
乌国庆等数名刑侦专家临危受命,
开始跨省勘验十几个作案现场。
乌国庆发现,
犯罪嫌疑人每次作案之前,
都住在村边的瓜棚、果园里,
吃喝拉撒都在里面,
这并不是一个正常人住的地方,
于是判断嫌疑人有流浪乞讨的经历。
此外,乌国庆还发现,
有的现场有墙但不高,
一般人一爬一翻就过去了,
但墙下面却有一个洞,
这说明其中一个嫌疑人的个子矮,
应该是1.58米左右,
只能钻洞进去。
通过对这名犯罪嫌疑人的形象刻画,
很快一个有过案底的人进入警方视线。
1999年4月,
身高1米58的彭妙计在湖北被抓获,
经过审讯,
他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其从小家境贫寒,曾乞讨的经历,
也与乌国庆的推测相吻合。
一袋咸菜、一个墙洞
都可以成为破案的关键,
正如乌国庆所讲,
现场的每个痕迹,
都能反映出犯罪分子的心态,
透露出深层次的犯罪信息。
每破获一起案件,
乌国庆都会反思并记录,
几十年来,
积累了厚厚的破案笔记。
其中一起案件,
他认为难度最大。
办案中的乌国庆
陕西咸阳某小区的一名女性在家中遇害,
她是咸阳秦都区检察院检察长陈平的妻子。
由于被害人身份的特殊性,
该案件在当时引发了极大的关注,
有人认为,
可能是陈平做检察官期间得罪了人,
被打击报复,
在此猜想下,群情激愤,
许多人要求为检察长讨回公道。
接到陈平报案后,
警方立即赶往现场,
现场情况十分惨烈,
被害人仰卧在床上,
看起来似乎是一起强奸杀人案。
但被害人身上被刺了21刀,
包里的现金不翼而飞,
似乎又是抢劫杀人案。
而且,室内有几处血手套痕迹,
表明嫌疑人是带着手套行凶,
没有留下指纹。
碍于有限的、相互矛盾的证据,
专案组没日没夜的讨论了近20天,
也没有确定案件性质,
更不用说嫌疑人了。
10月中旬,乌国庆被请到现场,
进行复勘,指导破案,
在勘查中,
他发现了一系列奇怪的鞋印:
从正门进入,曾到沙发前走动,
最后进入被害人的卧室,
而其他的房间,再也没有这种痕迹。
乌国庆分析,鞋印疑点有三:
第一,只进不出,
只有进入房间留下的,
却没有走出房间留下的;
第二,没有相互覆盖,
凶手在房间里活动很久,
来回走动时会留下叠加的鞋印,
但案发现场的鞋印却巧妙避开,
并没有相互覆盖;
第三,书房里有血手套的印记,
说明凶手肯定来过这里,
但书房却没有鞋印,
现场也没有凶手擦拭过的痕迹,
两个线索相互矛盾。
乌国庆据此判断,
这些鞋印是为了转移侦查视线,
事后伪造的。
血手套印也有奇怪之处,
除了书房,卫生间灯的开关、
北卧室的电视柜和床头柜的抽屉上
也留有3个印记,
抽屉上的血手套印,
引起了乌国庆的注意。
这个印记是凶手拉开抽屉时留下的,
一般人拉开抽屉,
是为了翻东西,并拿走需要的,
但这个抽屉内没有被血蹭过的痕迹,
股票等也没有被拿走,
所以,乌国庆判断,
这个手套印也是伪装的。
层层伪装被拨开,
许多问题也慢慢明晰。
被害人的衣物被扒到小腿部分,
两腿被捆绑在一起,
这种情况下,
凶手无法实施强奸,
相应的分泌物也没有找到,
所以,所谓的强奸现场是伪造的。
被害人包里的现金丢失,
但屋内的8万多元人民币、1万多美元
以及股票等贵重财物都没有被拿走,
说明不是为财杀人,
种种迹象表明,
凶手是针对被害人而来。
被害人胸部有并排的四处刀伤,
经法医化验,
都是在有生命迹象时形成的,
这说明她当时没有反抗能力,
因为一旦反抗,
刀口就无法并列。
随后的化验结果支持了这一观点,
被害者体内检测出了安眠药。
如果是被害者自己服用,
现场应该留有包装,
但并没有,
如果是被迫服用,如强灌,
这种暴力行为势必会
在被害人嘴上留下伤口,
但也没有,
那么还有一种可能,骗服。
什么人能成功骗过被害者?
当然是最亲近的人。
被害人的丈夫陈平的嫌疑越来越大,
案发后第108天,
咸阳警方以涉嫌故意杀人罪,
对陈平实施了刑事拘留。
作为当时“政坛新星”的陈平,
为何要杀害结发二十多年的妻子?
原来,曾担任反贪局局长的陈平,
在金钱的腐蚀下,自甘堕落,
不仅非法敛财,还迷恋女色,
与两姐妹纠缠不清,
并被妻子发现。
2003年正值咸阳市上和区里换届之际,
因担心离婚会损害其名声,
陈平在不便离婚的情况下,
决定杀死妻子,以绝后患。
9月28日,他趁妻子洗澡之机,
将事先准备好的安眠药溶于水杯,
随后骗妻子喝下,
第二天凌晨将熟睡的妻子捆绑,
并连刺21刀,致其心、肺、脾破裂,
失血过多而休克死亡。
因为长期在检察部门工作,
陈平具有一定的反侦察能力,
他便伪造了一个谋财害命的假现场,
妄图迷惑办案人员,
让此案成为一个悬案,
自己则可逃出生天。
幸而天网恢恢,
乌国庆等人的努力最终让陈平伏法。
2006年8月12日,
陈平数罪并罚,被执行死刑。
陈平‘前排中’在法庭上受审
50多年来,乌国庆参与侦破了
上千起大案、要案、疑案,
无一出错,
同事们评价他为“定海神针”。
在侦破一起爆炸案时,
现场意外停电,
正当警员准备合上电源时,
乌国庆大声制止,
并指挥警员使用自带的电。
最终,在现场发现20余公斤隐藏的炸药,
爆炸装置与电源相连,
若是合上电源,后果不堪设想。
2005年12月,
河南鄢陵县一辆长途客车发生爆炸,
11人死亡,
事发地点位于市中心,影响很大。
一些专家在初步勘察后,
认定为意外事故,
随后乌国庆被指派调查此案,
他组织民警将现场所有残留物都收集起来,
用水洗、用筛子筛,
经过三天三夜的工作,
终于发现一个细小的石英钟零件,
并据此找到一批物证,
抓获了犯罪嫌疑人。
乌国庆‘左’查找鄢陵县爆炸案的爆炸碎片
1997年3月,乌国庆退休,
随后就被公安部刑事侦查局返聘,
工作强度不减反增,
每年的出差天数都在200天以上。
妻子曹秀彭特意准备了3个行李箱,
方便他出差使用,
还笑称“他出差办案的天数,
比我上街买菜的次数还要多”。
每当有大要案件的时候,
他都会参与侦破。
在2004年的“马加爵”案中
乌国庆熟练地通过电脑数据,
分析嫌疑人的行踪信息,
与同事共同确定,
马加爵将逃往海南。
最终,马加爵在三亚被抓捕归案,
并于当年6月17日被依法执行死刑。
马加爵在法庭上受审
在震惊全国的“周克华案”中,
乌国庆亲自到其住所侦查,
研究其如何踩点、如何做准备、
选择何种交通工具逃离现场等,
并推断出其走路“八字脚”。
此外,他还建议办案人员注意其生活史,
2012年,周克华在家乡重庆沙坪坝
持枪袭警时被当场击毙。
乌国庆先后多次荣立一、二、三等功,
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光荣称号;
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一级英雄模范”、
“全国公安二级英雄模范”等光荣称号。
2011年,75岁的乌国庆
在公安部和中央电视台主办的
“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评选活动中,
成为十名当选者之一,
并被组委会授予最高奖“终身成就奖”。
乌国庆获奖现场
乌国庆为我国刑侦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但每次外出办案,
他都会跟地方强调:
不抽烟不喝酒不旅游,
吃住行一定要最简单的。
他最常说的话就是,
不要给地方添麻烦。
他在井冈山下办案,
案件侦破后,
当地公安局邀请他游览革命圣地,
被婉言谢绝;
他到地方指导工作,
当地想送一些土特产表达感谢,
他坚决不收。
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跟乌国庆一起出差,
跟着他,不但业务提高快,
还能从言传身教中学会怎样做人。
刘忠义回忆道,
2005年时,他与乌国庆去黑龙江出差,
去的时候是夏天,穿的还是短袖,
没想到几天后天气忽然转凉,
他考虑到乌老的身体,
就花260元买了件夹克衫给乌老穿,
没想到乌老坚持要把钱给他才罢休。
此外,乌国庆拒绝车接车送,
都是自己骑自行车或坐公交上班。
刘忠义说,
“最近几年生病期间,
我多次询问是否需要组织照顾,
都说不需要,
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家人、保姆
陪同打车上医院。
即便心脏疼得厉害,
也从不和我们提及”。
晚年的乌国庆
除了以身作则,
乌国庆还努力将经验传授给年轻人。
他善于总结办案经验,
探索提炼出一整套办案指导理论,
比如,他主持研究论证了
“爆破现场再现法”,
能在自杀式爆炸案件的
死、伤人员中迅速准确地查出元凶。
他还与同事合作发表过
《特大爆炸案件的现场勘查和指挥》等论文,
参与了《刑事侦查学》、《爆炸犯罪对策学》、
《爆炸现场勘查的组织与指挥》
等教材的编写审定工作。
乌国庆在家中备课
乌国庆还先后被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浙苏赣滇豫等省的警官学院
聘为客座教授或研究生导师,
只要有他的课,
教室必定人满为患。
许多年轻的警察把乌国庆视为
毕生学习的榜样。
为了达到更好的上课效果,
他还从零开始学习编写课件,
有时候一编就是半天。
而且课件从来不重复使用。
于是大家经常能看到
一位业界泰斗向年轻人学习的有趣场面。
乌国庆说,
“我希望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为更多年轻的同志搭建起一个平台,
让他们能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
为我国的刑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乌国庆提前一小时抵达公安大学做准备
乌国庆几十年如一日的勤恳工作,
将一生奉献给刑侦事业,
不过在谈及家庭时,
他直言自己不是一名合格的丈夫。
妻子曹秀彭是乌国庆研究生同学,
也是一位优秀的刑侦界人才,
退休前曾在公安刑事科学研究所
任高级工程师。
曹秀彭的事业心很强,
但为了全力支持乌国庆破案,
她不得不做出一定的舍弃,
肩负着家里家外的大事小事。
多年的劳累使她身患甲亢、心脏病等疾病,
还曾五次因心脏病发作住院,
然而乌国庆都因工作在外
没能陪伴她。
乌国庆与妻子曹秀彭
2002年11月,
湖南常德发生一起特大投毒案。
当时曹秀彭患白内障住院,
要马上进行手术。
但投毒案难度大,
非乌国庆出马不可。
他只得将天津的亲戚接到北京来照顾老伴,
自己则迅速赶赴湖南,
直到案件侦破才返回北京。
乌国庆的儿子在给父亲的信中这样写道:
这几十年里,
妈妈一直毫无怨言地支持您的工作,
她一人熬过了多少个孤独的夜晚,
默默承受了多少生活的辛劳啊。
您应该在晚年陪一陪妈妈。
看到儿子的信,
这个草原硬汉不禁落下眼泪。
大国与小家无法两全,
背后的无奈与心酸,
刑侦行业的工作人员恐怕都知道。
乌国庆的说法代表了许多人的心声:
搞刑事侦查的,不只我一个人是这样,
你要都去顾家了,谁来破案呐!
正因如此,
同为刑侦工作者的曹秀彭
一直理解、支持乌国庆,
这对夫妇用自己的辛劳
为人民谋得公正与平安。
乌国庆在妻子曹秀彭的陪伴下接受嘉奖
乌国庆作为新中国培养的
第一批刑侦专家,
也见证了我国刑侦事业的发展。
在上世纪80年代前,
侦查破案主要靠传统痕迹物证的手段,
比如鞋印、指纹等。
80年代后,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
我国的刑事侦查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
除了继续应用痕迹物证以外,
还开始注意现场微量物证的开发利用,
如毛发、油漆等。
不过,微量物证的应用
是在传统手段上增加的内容
在破案中无法进行个体识别,
仍然没有质的飞跃。
1985年时,
英国率先使用DNA指纹术
解决了一起移民纠纷案,
自此,DNA技术开始
在全球刑侦领域发挥作用,
因为该技术能进行个体识别。
我国于1987年对DNA指纹术
正式立项研究,
并在1989年首次应用于办案。
从传统手段到今天的DNA破案,
这是我国刑侦技术的一次革命。
2013年,首个国产法医DNA检测平台在福州投入使用
现在,
全国很多地市级以上公安机关
都建立了DNA检测室,
DNA技术的广泛运用
提高了破案水平和办案质量。
当然,只掌握单一的DNA信息,
并不足以破案,
只有将DNA检测技术和
拥有庞大信息的数据库结合起来,
才能从茫茫人海中找出犯罪嫌疑人。
2006年,公安部统一了
全国各地市级数据库的采集软件系统,
制定了DNA数据入库比对标准,
实现了全国各地的DNA数据库的联网。
作案11起、杀死11人、潜逃28年之久的
“白银案”凶手高承勇,
就是通过DNA检测比对被抓获的。
高承勇被捕现场
90年代后,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公安机关开始用信息化平台破案,
比如网上追逃等,
成效显著。
前段时间频频登上热搜的
“演唱会上抓逃犯”,
则是人脸识别技术在发挥作用。
看到科技带给刑侦的巨大帮助,
乌国庆曾欣慰不已,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特别是刑侦人员对技术普遍重视,
因为利用信息破案能发挥整体优势。
我们刑侦部门的战略是
“科技强侦、信息导侦”。
同时他也感慨道:
这种发展是与祖国的发展密不可分,
只有我们国家财力、实力不断增强,
我们公安刑侦事业才有今天的进步。
2019年6月24日,
乌国庆因病在北京去世,
享年83岁。
这位中国顶级刑侦专家虽已离开我们,
但他的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正如“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组委会
写给乌国庆的致敬词:
走近你的世界,就像翻开一部共和国的刑侦档案,你在挑战中磨砺,在压力下迸发,用自己的职业生涯,见证了中国刑警的成长,从意气风发到两鬓斑白,从一粒种子到参天大树,你深深扎根在你眷恋的这片沃土,你标示着中国刑警的实力和高度,最好的诠释了人民警察的根本职责,我们向你致敬!你是身怀绝技的神探,诲人不倦的良师,清正廉洁的楷模,中国警界的常青树!你或许并不与犯罪分子直接搏斗,但你的存在就是对犯罪分子极大的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