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世界杯陈艾森(专访95后跳水冠军陈艾森:仍想再战奥运,人生还有更多可能)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一批批年轻运动员们在奥运会的大舞台上展现了当代中国人的英姿和风采,以奋斗的姿态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对于95后男子跳水运动员陈艾森而言,2021年或许是不平凡的一年:东京奥运会摘银,他心酸却不失落;全运会夺金,他激动于广东跳水男女队携手登顶,也为完成恩师的遗愿潸然泪下。近日,“广州仔”陈艾森在广东跳水项目管理中心接受了南都、N视频记者专访。

从跳水赛场名不见经传的少年到奥运会上摘金夺银的“老将”,陈艾森言辞间少了分张扬,多了分稳重。“我只是比较幸运。”轻描淡写背后,是他无数个与伤病斗争的日夜。走在这条跌宕起伏的冠军路上,陈艾森也曾两度萌生退役的念头。走出赛场,他明白跳水只是一段人生经历,未来还有更多可能。

跳水世界杯陈艾森(专访95后跳水冠军陈艾森:仍想再战奥运,人生还有更多可能)

一鸣惊人

“我小时候是很怕水的。”陈艾森告诉南都记者,因为手臂脱臼,7岁时,他从体操转练跳水。小时候的他,为了克服对水的恐惧,光是游泳就学习了很久,“那时只要听到说去游泳馆,我就扒着家门,说我不要出去”。

渐渐适应泳池的陈艾森,回忆起第一次站上10米台的情景,他笑称和大部分初学者一样,“都是被教练扔下去的”。

无数次走上高台再一跃而下,在外人看来枯燥而又繁重的训练生活,陈艾森在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了4年。2006年,11岁的陈艾森进入广东跳水队。然而,在省队浮沉6年,他始终没有获得进入国家队的机会。

彼时陈艾森正陷入两难境地:自己已是一名适龄大学生,却面临着竞技水平难以提升的窘境。当身边的同龄队友已经跳出成绩,其中不少人已入选国家队,他却“看不到在省队的自己有任何进步”。

当时的他只给了自己两个选择:要是有机会上国家队,就加油拼命练;要是上不了国家队,就果断退役。

憋着一股劲,陈艾森在第十二届全运会中一人独得男子个人全能、男子双人十米跳台季军。天赋和多年努力终于被看见,全运会结束后,国家队正选名单出炉,陈艾森的名字赫然在列。

入选国家队则意味着投入到更激烈的竞争中。陈艾森则说,初进国家队时,兴奋与激动盖过了一切,“没有不适应,只感觉自己要铆足劲去训练”。

作为全能型运动员,陈艾森既要专注跳台和跳板的训练,也要兼顾双人和单人的项目。陆上两百跳,水上一百跳,每天泡在训练馆里的6到7个小时,仅仅是他在国家队一天的基本训练量。

日复一日的埋头苦练为他争取到出战奥运会的机会。2016年,首次参加奥运会的陈艾森一鸣惊人,在男子双人10米跳台决赛中,他搭档队友林跃夺得冠军。随后在竞争更大的男子单人10米跳台决赛中,他顶住压力,以最后一跳108分的满分成绩牢牢将金牌握在手里。

年仅21岁的陈艾森,成为在单届奥运会上同时夺得男子单人、双人十米台冠军的第一人。

陷入低谷

里约奥运会“一战成名”,陈艾森并没有停下冲金的步伐。2017年布达佩斯世界游泳锦标赛,他搭档杨昊夺得男子双人10米跳台金牌。随后在同年8月举行的第十三届全运会上,陈艾森一举拿下男子单人、双人10米跳台和男子团体三个冠军,并在男子单人10米跳台上跳出613.55分的个人最佳成绩。

回看过往的辉煌成绩,如今的陈艾森少了分张扬,多了分稳重。“优秀的运动员太多了,不只是我,大家都很努力训练。”

陈艾森常常用“幸运”二字一笔带过自己的成就。但这份“幸运”背后,或许是机会更偏袒努力之人。

陈艾森曾有一个外号叫“拖拉机”。广东跳水队前总教练吴国村评价他“平时动作不够紧凑,总是慢半拍”。虽然性格随性慵懒,陈艾森在训练上却有着同私下大相径庭的“犟脾气”。

“一个动作跳不好就不想换,一直跳。有时候教练说够了,再跳就要受伤了,我不听,还是想去把它跳好。”

对动作近乎完美的追求,把陈艾森塑造成一名十足的“压力型选手”。“他顶得住压力”,吴国村曾说,“一有点压力,他的动作就紧了,入水效果就特别好”。

2018年,正信心满满展望下一个奥运周期的陈艾森,意外遭遇了伤病的袭击。

陈艾森向南都记者回忆道,第一次意识到身体不佳,是在世界跳水系列赛富士站后,突然发现手臂使不上劲。“手只要抬到肩膀上面就没劲,抱腿都抱不住。做完身体检查,回来告诉我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身体也出现连锁反应。运动生涯长久累积的伤病伴随着体能下降,跳水世界杯结束之后,陈艾森的竞技状态持续下滑。此后在整个2019年,陈艾森几乎都被伤病的阴影所笼罩。

同年光州世界游泳锦标赛,陈艾森搭档曹缘再夺男子双人10米跳台金牌。荣获世锦赛“三连冠”的荣誉,陈艾森却并没有对自己感到满意,“状态确实是不好,一直在吃老本,行内人都能感觉到”。

聚光灯下是无数个和自己暗自较劲的日子。最让陈艾森难受的是,自己几乎无法顺利完成任何一个跳水动作。“不仅仅是伤病问题,体能下降也没有立刻调整起来,心态上也慢慢变得更丧。”谈及内心的纠结、困顿与愤恨,他停顿许久,甚至找不到言语形容。

此时,退役的想法再度涌上心头。情绪降到谷底,陈艾森直呼自己是“拖后腿”的存在。

对于运动员而言,状态起伏大约是必经之路。陈艾森却感叹,几乎没见过像自己一样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运动员。“人家都是往上走的,就我一个人往下掉,那我要不就不待在这了。”

国家队却未对陷入低谷的陈艾森轻言放弃。让陈艾森颇为感动的是,无论是教练还是运动员,都在鼓励他、带着他前进。于是,他尝试拾起信心,在每日完成基础训练后,选择私下加练,恢复体能。在他看来,团队的如常对待,反而是对自己的最大鼓励。“大家都很正常地看待我(状态下滑)这件事情,他们都相信我能重新爬起来。”

数不清的难眠之夜过去,2020年,持续性的治疗与针对性训练终于见效。身体状态逐渐恢复,陈艾森也终于拨开内心层层阴霾。

跳水世界杯陈艾森(专访95后跳水冠军陈艾森:仍想再战奥运,人生还有更多可能)

陈艾森在比赛中。新华社图

或许也是这次经历让陈艾森明白,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困扰”,与其陷入无止境的烦恼,“不如自己看怎么调整,积极应对”。

东京摘银

当被问到用一个词形容自己的2021年的时候,陈艾森犹豫了很久。

“想不到,真的想不到”,陈艾森沉默了一会儿后说,“再接再厉吧”。

东京奥运会的延期,意味着国家队的封闭式训练长达两年。2021年7月26日,东京奥运会跳水男子双人10米台决赛上,陈艾森和曹缘备受期待。

抬手起跳,翻腾转体,完美入水,101.52分,这是陈艾森和曹缘最后一跳的分数。比赛结束,二人总成绩定格在470.58分,以1.23分之差惜败英国组合,摘得银牌。

跳水世界杯陈艾森(专访95后跳水冠军陈艾森:仍想再战奥运,人生还有更多可能)

中国选手曹缘/陈艾森(左)在东京奥运会颁奖仪式上。新华社图

颁奖仪式上,陈艾森面带微笑,向观众席上的队友挥手示意,与曹缘互相为对方戴上这枚得之不易的银牌。

距离冠军仅一步之遥,陈艾森言语之间透露着遗憾。但转念一想,“抓住这个点让自己去难受干什么呢?比都比完了,那就总结经验,下次再来呗”。

“每一名运动员的目标肯定是奥运冠军。”陈艾森依旧憧憬着他的下一届巴黎奥运会,“想拿就要继续提高”。

他渴望一步步重回状态巅峰,也深知一切充满着变数。“只要我已经拼尽全力了,无论什么结果我都会接受。”结果也许未能尽如人意,或许失落,或许遗憾,“但是一定不会后悔”。

新老传承

广东跳水项目管理中心坐落于广州二沙岛西侧,陈艾森曾在这里度过了两千多个日夜。东京奥运会结束,陈艾森回到这里,全力备战第十四届全运会。

在为期一周的备战时间里,陈艾森快速调整,通过和教练的沟通、与队友的磨合,他一举拿下男子团体、男子双人10米跳台两枚金牌。同时,广东队获得女子跳水团体金牌,时隔20年,广东跳水队同时站上男女团项目最高领奖台。

对于陈艾森来说,这完成了他和队友们的一个心愿。

2021年6月初,广东跳水项目管理中心前主任、广东跳水队前总教练吴国村突然离世。作为吴国村担任主任后真正意义上的弟子,陈艾森的跳水生涯处处有着吴国村的影子,“我的动作风格与技术细节,一半是师父帮我弄的”。

不仅是陈艾森,几乎每一位省队队员都接受过吴国村的悉心指导。“师父对我们都非常好,知道他突然离开,大家都挺难受的。”

而广东跳水男女队共同站上全运会最高领奖台,则是吴国村生前的愿望。男子跳水团体颁奖仪式上,想到自己实现恩师的遗愿,陈艾森一时情绪难以自控,泣不成声。

转眼间,那些年围在吴国村身边晃悠的小伙子,已经是第四次参加全运会的“老大哥”。俨然扛过广东跳水队大旗,陈艾森对母队总是有很深的感触。

“一个队伍想要强大,最主要的是团结,我觉得我们队伍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尤其是坚持“以老带新”的传承,“我小时候在这里,老队员都对我们非常好,所以到我们这一代,接收到前辈的作风,也会用他们对待我们的方式对待下一代。”

老队员更是会站在与教练不同的角度,以自己丰富的参赛经验提点小队员。“尤其是心态变化,”陈艾森留意到,“赛前做某个动作,他神情突然就变了,肯定是有点紧张。”相比起教练,身边的队友或许更能及时感知自己场上的情绪变化。

就是在这样融洽的队伍气氛里,劳丽诗、何冲、何姿、谢思埸、全红婵等广东队选手一跃而出,诞生了11名奥运冠军。

赛场之外

离开泳池,陈艾森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喜欢打游戏、看电影,也喜欢用手机记录自己的生活。从训练日常到比赛,从旅游到生活花絮,他的社交媒体平台总是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这位95后奥运会跳水男子10米台“历史第一人”,其实并不如想象般难以接近。

“我一直以来都挺喜欢拍视频的。”早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以前,陈艾森已陆续在微博发布自己制作的相册视频,“不管有没有人看,我自己就喜欢做这个事情。”

收集邮票是陈艾森少有提及的爱好之一。从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到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几乎他参加的所有国际、国家级大型赛事,都被一一收录在集邮簿中。

回头看,这一张张小小的邮票,见证着他在跳水这项运动上近20年尝过的酸甜苦辣。

迈入26岁的陈艾森,打趣自己在跳水队里已经是一名“妥妥的老将”,不少跳水运动员早已在他这个年纪选择退役。

他清楚地知道,运动员的职业生涯不会持续很久,最大的敌人首先就是自己。“年龄上来了,身体恢复能力就没有小朋友这么好。”肩伤旧患依旧缠绕着他。“目前还是调整好自己,调整好了才有心思拼尽全力练习,不然怎样练习都不会有效的。”

2021年末,陈艾森终于迎来了难得的休整期,也有更多时间思考未来的计划。

走出赛场,2022年对于陈艾森仍是忙碌的一年——他将迎来自己的研究生毕业季。当大部分运动员都选择在退役后进修时,陈艾森始终没有把学业落下。

繁忙的训练和比赛几乎填满他的生活,没有时间到学校上课,他只能拜托老师线上发送资料,再单独上网课,抽时间完成作业。

即便如此,他仍谦虚认为,自己作为运动员,学业成就并不能与全日制学生相比,只是“落下来的学业希望能补一点是一点”。

陈艾森明白,跳水只是自己的一段人生经历,不会是永远的主题。“没有一个人能一辈子都在跳水。”

或许有一天,陈艾森会选择走下跳台,转身探寻未来更多的可能。但现在,他还是会专注当下,踏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何嘉慧

摄影:南都记者 宫纳(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