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世界杯决赛阵型(深度丨疯狂的艺术家 解析“疯子”贝尔萨的3-3-1-3阵型)

受到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声音提出本赛季的英超联赛可能将会停摆,并且取消本赛季的升降级。这样一来,人们很容易会把目光转移到目前排名英冠第一的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利兹联队上,一旦流言成真,他们将面临巨大的损失。

而本赛季利兹联能在英冠联赛一众妖队中脱颖而出,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给他们的主教练,江湖人称“疯子”的贝尔萨。

2010年世界杯决赛阵型(深度丨疯狂的艺术家 解析“疯子”贝尔萨的3-3-1-3阵型)

火爆、直率、睿智,这是贝尔萨一直留给人们的印象,当然,还包括总是蹲着指挥比赛。


足坛历史长河漫漫,地上一淘全是黄金,或许马塞洛-贝尔萨先生并不是其中最耀眼的那个,毕竟他没有拿到过任何世界顶级联赛的冠军,也就只有3个阿根廷联赛的冠军,唯一算是比较拿得出手的荣耀也就是一枚雅典奥运会的金牌。但正所谓不疯魔,不成佛,贝尔萨的足球理论与哲学可谓是黄金中的钛合金,出类拔萃中透漏着疯狂。

为什么这么说呢?时间回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足球历史上最常用的四后卫打法在足球王国巴西诞生并迅速席卷世界足坛,这是足坛战术历史上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而在那以后,足球战术的时代便是属于贝尔萨的,到目前为止再也没有一个阿根廷人可以对足球战术造成如此巨大的影响。

他有着追随乌托邦似的理想主义倾向,如同一个五岁的孩子想象着开宇宙飞船,总让人觉得有点不合时宜。虽然他以“疯子”的绰号闻名,但他绝对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

我们可以把他当作是一个不被理解的天才,所以我们才会称之为“疯子”,他是疯狂的艺术家


3-3-1-3,改造空间理论

贝尔萨信奉米歇尔斯的空间理论,他的成名战术体系——3-3-1-3阵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全攻全守足球变种。

米歇尔斯的战术哲学认为可以最大化占据赛场空间的阵型是经典的4-3-3阵型,但贝尔萨正是对这一点提出了质:为什么非要覆盖球场上的全部空间呢?

2010年世界杯决赛阵型(深度丨疯狂的艺术家 解析“疯子”贝尔萨的3-3-1-3阵型)


当时足坛最流行的4-3-3与3-4-3阵型虽然能最大限度地覆盖到赛场上,但是它们对前场边路的空间的利用都十分的有限。既然如此,覆盖到这些空间可以理解成一种资源浪费,贝尔萨的观点正是基于这点提出的。他认为,只要三个拖后的后卫不发生什么重大失误,那么他们理论上是完全可以凭借人数优势毫无压力的在第一时间锁死对方的前锋的,这样就节省了在后场边路空间堆放的人力资源。

这种阵型便是贝尔萨赖以成名的3-3-1-3阵型,这种阵型在当时来说是非常奇葩与疯狂的。

2010年世界杯决赛阵型(深度丨疯狂的艺术家 解析“疯子”贝尔萨的3-3-1-3阵型)


3-3-1-3阵型可以这么理解:

首先,前场由1个中锋、2个边锋1个中场组成菱形的四人进攻分队,对对方进行压迫,而防守时则需要4人在第一时间进行前场高位逼抢,如果被对手破解,又要及时后撤辅助防守。

2010年世界杯决赛阵型(深度丨疯狂的艺术家 解析“疯子”贝尔萨的3-3-1-3阵型)


就拿贝尔萨时期的阿根廷国家队为例,他们的阵型往往是有2个人各占一边(一般是索林和萨内蒂),在球队进攻时就向前推进插上助攻以便策应边锋,对手组织进攻时不断给对方边路压力,回防时就后撤到边前卫或者是边后卫的位置,这种战术就需要两个人上下飞奔,一人负责一整条边路,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发现了,这种阵型并不缺乏宽度。放手让边后卫完全负责边路的前后区域,就可以拿出更多的进攻球员放在前场,给对方造成巨大的压迫,这种疯狂的战术正是“疯子”的标志性战术。

2010年世界杯决赛阵型(深度丨疯狂的艺术家 解析“疯子”贝尔萨的3-3-1-3阵型)

索林与萨内蒂,都是能通吃一边的球员,是3-3-1-3战术能执行的关键


因为这种战术对后卫的要求极大,为了提高容错率,贝尔萨一般会在中场布置一名个“闸口”(一般是西蒙尼),在防线前进行扫荡,由守转攻时在后场出球组织进攻、控制节奏。

而在前面提到的三中卫体系则一般用于对付使用双前锋阵型的对手,而如果对方采用的是单中锋阵型,贝尔萨一般会改成两中卫,把多出来的一个人布置在中场。

所以,我们也可以把3-3-1-3看成是4-3-3的变体,这种改变是因地制宜的。

2010年世界杯决赛阵型(深度丨疯狂的艺术家 解析“疯子”贝尔萨的3-3-1-3阵型)


如上图,在2010年世界杯小组赛智利对洪都拉斯的比赛中,智利在上半场以4-3-3阵型迎战对手的单前锋阵型,比达尔和伊斯拉出任两个边后卫。

2010年世界杯决赛阵型(深度丨疯狂的艺术家 解析“疯子”贝尔萨的3-3-1-3阵型)

伊斯拉跑动热点图

2010年世界杯决赛阵型(深度丨疯狂的艺术家 解析“疯子”贝尔萨的3-3-1-3阵型)

比达尔跑动热点图,与现在瓜迪奥拉推崇的内收型边后卫如出一辙


由上图可以看出,伊斯拉几乎踢成了边锋的,而比达尔更是直接包揽了智利队的左边路。

但到了下半场,洪都拉斯变成了双前锋阵型,贝尔萨随即也进行了阵型战术的变化调整,摆出了3-3-1-3的阵型:

2010年世界杯决赛阵型(深度丨疯狂的艺术家 解析“疯子”贝尔萨的3-3-1-3阵型)


而贝尔萨在执教毕尔巴尔竞技的时期,球队拥有哈维-马丁内斯伊图-拉斯佩、埃雷拉这三位多面手球员这两种阵型之间的转化就更加显得写意自如了。

执教毕尔巴尔竞技时期3-3-1-3阵型其实用的很少,更多的还是左边这套433,但两个阵型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2010年世界杯决赛阵型(深度丨疯狂的艺术家 解析“疯子”贝尔萨的3-3-1-3阵型)

贝尔萨在执教毕尔巴尔竞技时期3-3-1-3阵型其实用的很少,更多的还是左边这套433,但两个阵型的核心思想是一


压迫

贝尔萨的战术之“疯”,在于他在前场实施的疯狂的高位逼抢:防守的关键在于在尽可能在靠近对方球门的地方把球抢回来,从而把对手的进攻扼杀在摇篮里。而众所周知,在前场抢下皮球后就地反击的威胁会更大。

更可怕的是,贝尔萨的这种压迫不仅疯狂还很有章法压迫的核心是上面提到的菱形4人分队

2010年世界杯决赛阵型(深度丨疯狂的艺术家 解析“疯子”贝尔萨的3-3-1-3阵型)

菱形4人组对4后卫防线进行压迫的一种套路


其中一种战术如上图所示,在对手的右中卫持球时,我方中锋马上上抢的同时切断他与左中卫的联系,而2名边锋则切断对手向边后卫传球的线路,本质上就是切断对手短传线路的同时逼近持球队员

2010年世界杯决赛阵型(深度丨疯狂的艺术家 解析“疯子”贝尔萨的3-3-1-3阵型)

4人压迫体系迫使对手门将失误


在那个门将普遍没有出球能力的年代,这种前场4人压迫的杀伤力是巨大的,这会让对手几乎无法从后场组织进攻,不得不开大脚,此时由于己方的后卫数量往往比对方前锋多一个,就可以轻松地把高空球控制下来。

2010年世界杯决赛阵型(深度丨疯狂的艺术家 解析“疯子”贝尔萨的3-3-1-3阵型)

逼迫门将开大脚,头球获得球权


不仅如此,由于贝尔萨的战术对体能要求极高,为了应对这个缺陷,他还设计了一个绝妙的轮转体系,前场的6到7个人会不断交替轮换到第一线对对手进行压迫,而退居第二线的人就能得到暂时的“休息”,从而使得球队疯狂的压迫得以持续90分钟

2010年世界杯决赛阵型(深度丨疯狂的艺术家 解析“疯子”贝尔萨的3-3-1-3阵型)

2010年世界杯决赛阵型(深度丨疯狂的艺术家 解析“疯子”贝尔萨的3-3-1-3阵型)


而如果对手再回撤一名中场协助后场出球,那本方也会再顶上一名中场参与压迫,这其实是贝尔萨乐于看到的,对手回撤的人越多,己方的防守压力也就就越小,你要是敢都回撤,我贝尔萨也敢全压上,这就是他的疯狂之处。

2010年世界杯决赛阵型(深度丨疯狂的艺术家 解析“疯子”贝尔萨的3-3-1-3阵型)

多达7人参与前场压迫


上图可以清晰的看见,压迫进行时,贝尔萨在后场只留“2 1”名后卫应付对方的长传球,争抢对手开出的大脚球,其他人则全部参与前场的压迫。

2010年世界杯决赛阵型(深度丨疯狂的艺术家 解析“疯子”贝尔萨的3-3-1-3阵型)

前场整体压迫,3名后卫对付2名前锋,红色智利队3313的阵型十分清晰


当然,前场压迫总会有失败的时候,一旦对手后场成功出球,我方就需要利用各种手段延缓对手推进,全体队员要迅速回撤落位阵地防守。

2010年世界杯决赛阵型(深度丨疯狂的艺术家 解析“疯子”贝尔萨的3-3-1-3阵型)

前场压迫失败后,中场不做过多纠缠,迅速落位防守


陷入阵地战后,贝尔萨用的还是萨基的那一套区域防守,把阵型压缩,前后最多间隔25米,利用短队形整体移动进行防守,只是与萨基相比,贝尔萨的队伍执行起来往往更具侵略性,更多的应用绕前防守,抢下皮球的欲望更强烈。而阵型也会有相应的变化,是绝对不会用3-3-1-3这种阵型落位防守的,这也体现了贝尔萨的理性、聪明与懂得变通。

2010年世界杯决赛阵型(深度丨疯狂的艺术家 解析“疯子”贝尔萨的3-3-1-3阵型)

阵地防守阵型会有相应变化,不会傻傻的用3-3-1-3的


贝尔萨的这套防守体系,日后被他的弟子西蒙尼在马竞演绎到了极致(迭戈·科斯塔或者格列兹曼为核心的前场4人菱形压迫,压迫失败后落位4-4-2进行阵地防守)。

2010年世界杯决赛阵型(深度丨疯狂的艺术家 解析“疯子”贝尔萨的3-3-1-3阵型)

西蒙尼打造的高位压迫体系源于贝尔萨,442中两名边前卫与两名前锋4人组成菱形压迫体系


但是这套战术体系也不是没有漏洞,一般情况下,3名后卫对付2名前锋争抢高空球问题是不大的,但是当对手的双前锋是个人能力极强的超级球星,如“赫斯基 欧文”时,3名后卫就难免会手忙脚乱,尤其是在主力中后卫阿亚拉受伤缺阵的情况下。

2010年世界杯决赛阵型(深度丨疯狂的艺术家 解析“疯子”贝尔萨的3-3-1-3阵型)


一旦后卫没有了高空球优势,贝尔萨这套压迫体系就会很吃力,而一旦对手前锋有了高空球优势,他们就可以放弃地面推进,这样贝尔萨的高位逼抢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在2002年世界杯的英阿大战中,顶替阿亚拉出场的波切蒂诺被欧文和赫斯基折磨的够呛,忙中出错送出点球,英格兰领先后开始死守,最终这场比赛贝尔萨率领的阿根廷含恨败北,也为最后的小组出局埋下伏笔。

总结

初步了解贝尔萨的战术之后,当时的一些争议就不难理解

2010年世界杯决赛阵型(深度丨疯狂的艺术家 解析“疯子”贝尔萨的3-3-1-3阵型)


比如,2002年阿根廷为什么不征召里克尔梅?显然是因为里克尔梅的跑动能力不足,不足以完成贝尔萨前场压迫的要求。

贝隆是当时阿根廷前腰位的最佳选择,既有跑动能力,可以执行压迫战术,又有出色的大局观足以胜任球队核心。

不过,当球队的运作全部集中在一人身上时,就很容易被掐断,2002年世界杯,贝隆作为球队进攻核心,其梦游般的表现是阿根廷进攻无力的根本原因。

2010年世界杯决赛阵型(深度丨疯狂的艺术家 解析“疯子”贝尔萨的3-3-1-3阵型)

02年世界杯上贝隆的迷之操作,这也是他这届世界杯不在状态的一个缩影


单核不可靠,双核也不可靠,那什么最可靠?是分布式云计算!简而言之,就是不设立绝对核心,但每个人都能起到核心的作用。

贝尔萨曾经把自己的战术哲学总结为4个词

“concentración permanente”——始终专注

“movilidad”——机动

“rotación”——轮转

以及“repenitización”

前三个词其实都很明确,但最后一个词“repenitización”直译为再分配,又应该如何理解?这其实才是贝尔萨战术哲学的精髓。

那么贝尔萨的球队又如何摆脱对组织核心的依赖,依靠“repenitización”实现分布式云计算呢?

2010年世界杯决赛阵型(深度丨疯狂的艺术家 解析“疯子”贝尔萨的3-3-1-3阵型)


下回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