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耿鹏飞
如果夸张一点讲,视觉上,女足东亚杯和女足欧洲杯几乎是两种运动,欧洲女足正大踏步地甩开其他竞争对手,甚至不给其他人追赶的机会。
欧洲女足的迎头赶上和一骑绝尘其实并不意外,在其他国家在为青训和选材苦恼的时候,欧洲女足可以轻松依赖并复制男子足球在俱乐部和国家青训的成功模式,一站式地解决大部分难题。
2002年之后,男足世界杯的冠军一直被欧洲球队垄断,已经举办过的8届女足世界杯中,美国夺冠4次,德国2次,日本1次,挪威1次,未来,欧洲女足在世界杯上大概率将占据压倒性优势。
一个更令人惊奇的数字是,2022欧洲球赛观众数TOP3场次全部都是女子足球赛事:
TOP3 英格兰vs德国 87192人——女足欧洲杯
TOP2 巴萨vs皇马 91553人——女足欧冠
TOP1 巴萨vs沃尔夫斯堡 91648人——女足欧冠
什么是底蕴?这就是底蕴!方法可以复制,球员可以归化,但社会氛围的积累,只能等着水滴石穿!
这几只球队,在男子足球世界里同样赫赫有名,皇马和巴萨宿敌结对已久,在欧洲,从男子足球的成功到女子足球的崛起,这种复制,容易的就像候鸟的迁徙。
武磊的在西班牙人的留洋生涯,经常去看梯队和西班牙人女足的训练和比赛,本报前方记者的朋友圈,不时会晒出自己和西班牙人女足姑娘的合影,而西班牙人的男女足一线队和梯队,只不过是浩瀚欧洲足球的沧海一粟。
这届欧洲杯很容易被定义为女足男子化的转折点,但这种定义本身就带着一点点“性别歧视”,一切只不过回归足球的本质:速度、力量、技战术的针锋相对等等,无男女之别。
女足在青训的选材和针对性,训练的科学性和赛事的系统性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观赏性的提高,对社会情绪激励力量的提升和更客观的上座率和商业价值。
当下,男女足很难做到全面的同工同酬:英格兰女足欧洲杯的夺冠奖金仅仅是英格兰男足上届欧洲杯亚军奖金的1/10;作为女足顶流,美国女足国家队争取和男队同工同酬的斗争从提出诉求到最终实现耗时近3年,更别提男女足球员在俱乐部领域的薪金差距了...
但凡涉及体力劳作,男女必然存在平均生产力和财富分配的差距,男强女弱几乎很难在涉及体力劳动的社会分工中实现扭转。
但这里仍存在个体奋斗的空间,类似谷爱凌,她除了在运动领域的卓越和顶级赛事的硬荣誉外,她的人格魅力和个体成长的激烈作用,同样鼓舞无数人参与体育运动和挑战自我。同时一些历史机遇放大了她原本就很有魅力的个人IP的商业价值,她也藉此推广了冰雪运动,实现了完美的闭环。
谷爱凌在场外商业变现取得的成功值得女足姑娘们学习,无论是中国女足还是其他国家的女足姑娘,她们不该是铿锵玫瑰的化身,而应该有更多个性化的IP人设为姑娘们运动场内外的生活带来实质的物质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