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乐迷津津乐道的一件事跟足球有关。世界乐坛劲旅柏林爱乐乐团巡演到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适逢另一支德国豪门德累斯顿国立管弦乐团巡演到上海大剧院,前后仅隔几天,有了一个中外音乐家交流切磋的良机。除了演奏、宣传之外,中外乐团促进友谊的活动中,最抢眼的是一场足球友谊赛。两支德国名团组成联队,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等本地乐团的成员们也组成了一支球队,两队在上海源深体育场较量一番。凭借单簧管名家奥登萨默的出色发挥,“德国队”轻取“上海队”。不过,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宾主都踢得很开心,上海交响乐团还在官方微信上直播了比赛,引来数千网友围观,使这场比赛成了年度古典音乐热点事件之一。
2017年11月的中德音乐家足球友谊赛新闻
德国乐手们踢球好,这是有原因的。德国是世界足球强国,曾四夺世界杯,三夺欧洲杯,德国的孩子从小到大很容易受到足球文化的熏陶。最重要的是,演奏古典音乐也是很耗费体力的一项职业,乐手们也需要参加体育锻炼来训练身体素质,同时培养团队精神。对手指极为金贵的乐手们来说,踢足球不用手,比很多其他运动项目都更合适。据报道,德国有交响乐团足球联赛,柏林爱乐乐团足球队是一支老牌劲旅,战绩彪炳。柏林爱乐的乐手们也很喜欢通过踢足球友谊赛的方式与其他乐团的乐手们交流,在巡演中常有“来一场”的习惯。
踢足球经常使人热血沸腾,看球也是一样,如果赶上赛程气氛十分热烈,置身比赛现场,与身边的球迷们一起呐喊,不知不觉就会大汗淋漓。人们习惯认为体育是主要依靠身体进行的活动,对脑力要求不高,其实不然。大多数体育项目都是体力与脑力的高度结合,展示力与美。反观音乐家,则容易被视为优雅、从容、深刻、专注,运弓与触键都好像云淡风轻。如果让家长替孩子选择去踢球还是去拉琴,望子成龙的父母们恐怕都会更青睐后者。可是,当音乐会结束时,指挥家、独奏家往往也都是大汗淋漓,需要用手帕擦拭头上的汗水,回后台有时候要沐浴更衣才能离开。钢琴家、教育家加里·格拉夫曼曾在自传中写到,“弹钢琴也是体育”。不只是演奏音乐,对聆听音乐、现场观看音乐演出的人们来说,音乐的起承转合,引人情感的跌宕起伏,其创造出的共情气氛,令人身心融入,观众与音乐家一起成为音乐会的一部分,这种状态与看球非常相似。
一
身穿国米球衣的歌唱家波切利
当今世界,音乐与足球的关联是普遍存在的。一方面,个人意义上,广大的球迷群体和乐迷群体多有重合,大家享受着足球和音乐带来的两种相似的激情,其中不乏名人。比如,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年轻时经常驰骋绿茵,失明后虽然只能用收音机收听心爱的意大利国际米兰队的比赛转播,却也乐观地开着玩笑:广播比电视总快几秒,我总比朋友们更早开始庆祝进球。另一方面,随着足球赛事产业的发展,其与古老的古典音乐艺术生产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联系日益加深。一些球队和一些乐团一样,成为了一座城市的象征,重大比赛则与音乐节事有相似性。叱咤风云的足球选手和粉丝众多的音乐家受着相似的崇拜,他们各自的粉丝对自家的“爱豆”(idol)之崇拜与“供奉”难分伯仲。交响乐团的乐季和足球联赛的赛季基本上重合,有些年份暑假会有世界杯、欧洲杯这样的大赛可以看,度假的乐迷们也有机会参加户外音乐节。
现代意义上的足球和古典音乐都被认为是重要的文化符号,因而在国家形象、企业形象、城市形象等方面都成了必须重视的元素。近年赞助欧洲足球冠军联赛的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就在比赛直播开始前的广告画面中,使用了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的团体形象,指挥家捷杰耶夫、钢琴家马祖耶夫的个人形象,以及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等名作的音乐片段。俄罗斯素来是文化大国和体育大国,文体交织,多年强势,虽然俄罗斯足球队近20年来在国际大赛上的表现一般,不复前苏联队在欧洲杯一冠三亚之勇,但俄罗斯足球超级联赛的几支强队在欧洲赛场上一直兴风作浪,不容小视。2018年在俄罗斯打响的世界杯,又是全世界瞩目俄罗斯文体事业的好机会。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开幕式演出上,众多俄罗斯音乐家都出面露了一手,整台节目的背景音乐则堪称俄罗斯古典音乐史巡礼。大型体育比赛的开闭幕式都是古典音乐明星出场的好机会,郎朗和多明戈就曾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决赛前举行音乐会,为本就热烈异常的决赛气氛再推了一把力。
钢琴家郎朗是拜仁慕尼黑足球队的超级球迷
郎朗也是非常出名的球迷,每逢大赛必看球,也会预测比赛走势,点评球队和比赛颇具专业视角。在网络上可以找到郎朗演奏德国劲旅拜仁慕尼黑队球迷歌曲《南部之星》的视频,也可以看到西班牙巴塞罗那俱乐部邀请郎朗访问主场诺坎普球场时钢琴家在球场中央弹奏巴萨队歌的视频。不少网友甚至为郎朗究竟是拜仁球迷还是巴萨球迷而争吵过。2012-2013赛季欧冠决赛是两支德国球队的“内战”,拜仁慕尼黑击败了多特蒙德取得冠军,已故指挥大师洛林·马泽尔曾率领慕尼黑爱乐乐团在决赛前排演《拜仁颂》,录制视频专门为球队加油打气。在影像资料中可以看到,很多球迷乐手带来了球衣、围巾等装备,马泽尔也穿着拜仁球衣走上指挥台。马泽尔去世后,拜仁慕尼黑俱乐部第一时间发来唁电:“沉痛悼念享誉世界的音乐家洛林·马泽尔,他的音乐帮助我们在温布利大球场赢下欧冠奖杯,拜仁失去了一位伟大的朋友。”
古典音乐是一个大千世界,有为胜利而作的音乐,也有为失败而作的音乐。当球队庆祝胜利时,一首威尔第歌剧《阿伊达》中的《凯旋进行曲》能使人再度热血沸腾,追忆一路走来不平凡的奋斗历程。对喜欢足球的乐迷来说,为更好地享受足球带来的情感体验,可调动的音乐资源简直太丰富了。现代足球赛事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充分发挥了古典音乐在仪仗场合的庄严特性。欧洲冠军联赛的主题曲《冠军联赛》(Champions League),被很多人误以为是直接取自某首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作品。实际上,这首脍炙人口的赛事仪仗音乐,是欧足联1992年向英国作曲家托尼·布里顿(Tony Britten)委约。布氏根据亨德尔的英国国王加冕颂歌《牧师扎多克》(Zadok the Priest)改编而成,这是一首由管弦乐队伴奏的合唱曲,唱词选用了英语、法语、德语这三种欧洲冠军联赛的指定官方语言。英语、德语、法语的短句“The main event”、“These are the men”、“These are the champions”、“The champions”、“DieMeister”、“Die Besten”和“Les grandes équipes”(伟大的比赛、冠军、队伍)等关键词在歌词中不断重复,气势越来越强。每场欧冠开球前播放的版本,由英国皇家爱乐乐团演奏,圣马丁学院合唱团演唱。
二
西班牙歌王胡里奥·伊格莱西亚斯在走上音乐道路之前,是一个真正的职业足球运动员。他曾在西班牙皇家马德里俱乐部效力,司职守门员。20岁那年,因遭遇车祸,西班牙少了一位可能成大器的青年球员,却因祸得福多了一位世界级的音乐家。养伤的那些年里,胡里奥爱上了弹吉他和唱歌,告别绿茵,他在另外一座舞台上成就了霸业。类似的不踢足球改玩音乐的人不在少数,但达到专业级别和世界声誉的并不算多。不过,很多音乐家都对足球有一份独特的记忆。比如,近年来在乐坛颇有号召力的俊男吉他演奏家米洛什·卡拉达格利奇小时候也很喜欢踢球,他的祖国前南斯拉夫也是一个很热爱足球的国度,很多在街头巷尾踢球的小朋友都脚法不俗,米洛什的小球友们嫌弃他球技差,就让他去守门,对小孩踢野球来说,守门是非常寂寞的。米洛什却不完全这么觉得,每当站在球门前,他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象站在舞台上面对无数观众的感觉。果然多年以后,他成为坐在台上微笑演奏的那个人,从容地迎接观众的目光。
西班牙歌王胡里奥·伊格莱西亚斯也和足球有着不解之缘
米洛什1983年出生于黑山,在他出生前的15年,邻国克罗地亚诞生了一位大球星,这就是曾获1998年世界杯最佳射手荣誉——金靴奖的达沃·苏克。苏克的左脚威猛异常,细腻的技术使他攻无不克,进球如麻,由此他也获得美誉,人们称“他的左脚会拉小提琴”。其实,这句话不仅非常经典、贴切,很有跨界的趣味,也体现出人们心中对“技术”内涵的体验。在球迷们看来,无论个人和团队,踢球都有非常精细的技术和深奥的战术,粗糙的球员和松散的球队无法击败对手;在乐迷们心中,无论音乐家个人还是组合、乐团,其创作和演奏也必须建立在精湛的技艺、正确的方法和默契的配合基础上,否则注定是不能赢得掌声、无法使听者心悦诚服的。
克罗地亚球星——达沃·苏克
2018年2月6日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中超球队上海绿地申花俱乐部与上海爱乐乐团联合举行了一场新年音乐会,庆祝球队夺得2017年度中国足协杯冠军。平日里被乐迷牢牢占据的音乐厅,破天荒地迎来了千余名身着蓝色战袍的球迷观众。球员们脱下戎装,西装革履,与家人们一起被球迷们簇拥着,倒是只有指挥家张亮和他率领的上海爱乐乐团诸位乐手们的衣着与之相同。这是一场从视觉上到听觉上都与众不同的音乐会,大概也是国内第一次出现交响乐团与足球俱乐部联合举办音乐会。音乐要诠释的元素不止足球,还有奋斗的精神和拼搏的节奏,不少乐曲是取自球迷助威歌曲,由专人配器。其中,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的钢琴家葛灏还身着申花球迷助威服,与乐队合作演绎了他创作的一首钢琴协奏曲。童声合唱团演唱的队歌感动了观众,大家在号声的召唤下合唱,呼喊助威口号,一时间音乐厅似乎变成了足球场。
有趣的是,策划者很有心地比较了交响乐团和足球队。根据不同成员的角色性质和职责,把小号比作前锋,双簧管比作中场,定音鼓比作守门员,弦乐声部比作后卫,乐队首席自然相当于球队的队长,指挥则相当于球队的主教练。延伸开去,无论交响乐团还是足球队,其正常的训练和排练,演出和作赛,都要依赖后勤保障团队、宣传团队、策划团队和票务营销团队等等,其整体运营和发展战略需要总经理的领军和把关,能依仗的物质和经济资源则在根本上取决于资方的财力,投资人的目标对其发展方向影响巨大。而无论交响乐团还是足球队,台下的观众都既在欣赏他们的表现,评价他们的状态好坏,为他们鼓掌、对他们提出批评,
也在通过购票等消费行为和口碑,成为支持他们的存在。一场音乐会早已不能仅仅被视为乐团按计划完成演出的单方面行为,一场足球比赛则早就超出了与对手踢出个比分的程度,观众自始至终都是音乐会和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2月6日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上海绿地申花俱乐部与上海爱乐乐团联合举行的新年音乐会
三
回到文初提到的那场比赛。那场在上海举行的“乐团足球赛”,收看视频直播的会是什么样的观众呢?真正是铁杆球迷的人们,习惯看的都是高水平的足球赛事,或者是自己关心的球队参加的比赛,他们对比赛质量是有要求的。而只喜欢古典音乐、对这些在场上踢球的音乐家们所在的乐团如数家珍的乐迷,并不一定特别喜欢足球,看个热闹、看个新奇也说得过去。那场比赛的直播“机位”不佳,仅比场边平视的角度略高,离皮球运行的位置也很远,很难看清两边球门前的战况,笔者看了几分钟就退出了直播间。如果直播条件和技术更好一些呢?现代足球比赛和音乐会的直播技术都已经相当发达了,对观众来说,即便不到现场,在家里观看90分钟的足球比赛或2个小时的音乐会都是便利的选择,借助电视转播技术的帮助,往往还能更好地看到细节,还能回看,避免走神遗漏了重要的细节。也许,足球与音乐之间的种种故事提醒我们的是,当今世界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彻底连通的时代,借助互联网和新科技,人们可以获得更丰富的体验。无论看球还是听音乐会,当我们无法即时在场时,还有无数种方法可以实现身临其境的效果。在这样的前提下,再去思考我们置身音乐厅和足球场时可以获得的体验,谋划交响乐团和足球队应该提供的现场服务,是否会觉得一切还有希望、有必要变得更好呢?
本文刊于《爱乐》201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