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们的近邻日本女排,国人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作为中国女排的师傅,日本排球给中国带来了不少帮助,日本女排的顽强和拼命,又让中国球迷不得不确佩服;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球迷对待日本队又多了一层积怨的负担,输谁也不能输日本,已经成了两队竞争中不变的旋律。再过五个月,相爱相杀的中日女排将聚会在东京奥运的赛场,日本女排主教练中田久美已经向中国队下了“战书”,希望能在半决赛或决赛中与中国女排对决,不论这是雄心壮志还是自不量力,中日女排都将把苦斗的“剧情”一直演绎下去。
众所周知,中国女排能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与大松博文给中国排球界带来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密不可分。这个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中国的男人,至今受到中国排球界的尊敬和推崇。在学习日本排球技术的基础上,袁伟民指导结合中国女排自身的条件,创建了“三连冠”的伟业,这是“拿来主义”在排球界的伟大实践。我们不管愿意不愿意承认,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排球就是中国的师傅。
随着电视的出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女排在夺冠道路上多次与日本队缠斗的画面,至今令人记忆犹新。大家相同的感受是:日本女排真难打死啊,郎平够厉害了吧,扣一个扣不死,还让日本队每每偷袭得手,看着电视那个着急啊。不论输赢,日本女排的顽强令中国球迷啧啧称赞。这种感觉一直延续到现在。另外就是电视剧《排球女将》的播映,给一代中国孩子做了排球启蒙,现在年龄在50岁上下的中年人,许多爱打排球的都是受这部电视剧的感染。对于孩子们来说,没有比可以翻着跟头如耍杂技般打球更能引人入胜的了,“流星赶月”、“幻影游动”、“晴空霹雳”、“交叉拦网”,这些颇具魔幻色彩的演绎,让排球走进了无数中国少年的心,埋下了珍贵的排球种子。
从“五连冠”时开始,中日竞争基本上是中国占据着上风,虽然日本女排偶尔能咬中国一口,但是中国队在大赛基本没有失过手,直到伦敦奥运周期。随着木村纱织、竹下佳江等优秀队员的出现,又赶上中国女排处于低谷,日本女排几经努力,终于在伦敦奥运会女排1/4决赛中,将中国女排艰苦扼杀,那可是日本排球界几十年的目标啊,终于在那一刻彻底实现了,有些不敢相信结果的日本队真是高兴的都疯了,她们的欢呼雀跃和魏秋月的掩面哭泣,让中国球迷那个揪心啊!这也直接导致郎导的二次出山。
郎导刚上任的时候,中国女排对阵日本队还是打的挺艰难的,有输有赢,赢也是磕磕绊绊。自2014年以后,中国队就基本没输过了。近些年,双方的实力差距越拉越大,日本女排基本构不成对我们的威胁。虽然如此,朗导每次与日本队比赛前还是非常重视,“输谁也不能输日本”仍然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同样,日本女排对中国队来说也是又爱又恨的。
日本国内对中国女排的喜爱是众所周知的。历届中国女排的队员在日本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听听他们的评论员对中国队队员的评价就知道了,各种惊叹和赞美。即便中国女排处在低谷的时候,日本排球界也对中国女排高看一眼。从郎平时代开始,不论是貌美如山口百惠的杨希,还是“世界屋脊”赵蕊蕊,不论是“重型坦克”王一梅,还是“排球女王”朱婷,都赢得了日本球迷的崇拜,计算王一梅的扣球力量(扣球重量150KG,能砸碎四片瓦块)和朱婷的扣球高度(3米27,超过大巴车)就是这种喜爱的集中体现,这种喜爱中含有深深的敬畏,这也是日本人佩服强者的民族性格的体现。
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本是好事,可老师总是被学生摁在地上狂揍,面子上实在不好看呀,所以就很憋气。在日本球迷眼里,中国女排的身体条件太恐怖了,这个怎么赶都赶不上,不过依靠身体条件而不是凭借出色的技术打人,自然心里就有些不服气。这颇像加莫娃时代的俄罗斯女排仗着身高的优势,各个打中国队超手,球迷那个气啊,可是拿人家没办法一样。多年来,日本女排也的确很努力,跟中国的比赛中也不是没有机会,但总差那么一点点,球迷们各种不甘心,看看他们在排球论坛上的发言就知一二。伦敦奥运会,苦日子终于熬到了头,在奥运会这样的大赛中把中国女排挡在四强之外,这是多么扬眉吐气的事儿啊,这场胜利一扫几十年来积压在心头的阴霾,那份开心让整个日本高兴了七八年,在去年的世界杯赛场,体育馆的大显示屏上还不厌其烦地播放日本队战胜中国的画面。想想时隔多年还在回味那场胜利,就像一个一直缺衣少穿、食不果腹的孩子,突然从大人那里得到了一块糖,没事就拿出来舔舔,真是如获至宝、甘之如饴啊!
东京奥运在即,中日女排还将继续沿着相爱相杀的道路一直走下去。祝福两支队伍都能在奥运会中获得好成绩,当然必须祝我们中国队卫冕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