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重,波及面最广的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自从其开始到结束,乃至如今,更或者是在未来,它都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而对于它的解读,更是不同的国籍、不同的民族都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在这其中有一个国家,它更是争议中的争议,它就是在二战刚开始不久,其政府就投降,只剩不被人承认的流亡政府坚持抗击法西斯。然而就是这支流亡政府,在欧洲抗击德国,在非洲抗击意大利,在南亚次大陆培养反战人士,成为盟军最主要的战力之一,战后更是凭此坐上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的位置,这就是被誉为高卢雄鸡的—法国。
欧洲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源头和温床,最主要的还是来源于自大航海时代开启后的列强争霸,而其中同为传统强国的法兰西以及德国的前身普鲁士王国,更加满满都是恩怨。前有普法战争直接导致的法兰西第二帝国灭亡,后有一战德国被法国侵占的领土,这一你来我往的便延续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所以当1939年9月1日德国以闪电战进攻波兰的时候,英、法这两个曾经的冤家就转而携手在第三天对德宣战,整个欧洲陷入混战已经无可避免。
然而就当众人以为当时号称“世界最强陆军”的法国能够给予德国一记重击(此时的法国不管是在坦克数量上还是军备士兵上,确实优于德国许多),并迅速结束战斗的时候,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希特勒采取了被誉为纳粹德国三大名将之一—埃里希·冯·曼施坦因的施里芬计划,德军通过集中装甲集群的力量以及绝佳的战术思想指导,竟然用了短短三个月时间就毁灭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于是在众人大跌眼镜的情况下,法国总理保罗·雷诺引咎下台,法兰西一战英雄贝当就职新总理并向德国求和,成立法国傀儡政府,即“维希政府”。
很多人看到这里,就会反问那法国完了么?毕竟当时的贝当政府按理就代表整个法国,同时也得到了其他国家对于其拥有法国主权领导的承认。但是这一切对于英国来说,是绝对不能发生的,因为一旦法国完全投靠纳粹,那么英吉利海峡另一端的英国将会直面希特勒的炮火。而不愿投降法西斯的法国人民自然也不愿意,这里就包括被法国前政府任命为国防和战争部副国务秘书,与英军协调的夏尔·戴高乐。
1940年6月18日,刚刚经历敦刻尔克大撤退后逃亡伦敦的戴高乐在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同意下于英国广播电视台(BBC)发出抵抗号召,并着手组建“自由法国军队”,号召所有法属海外殖民地以及流落英国的法国士兵们组成战时临时政府。从6月底最初跟随敦刻尔克大撤退回来的英法联军中的200多名法国士兵,到了7月底,这支队伍已经壮大到了7000多人。
然而这点兵力在二战中显然不够看,再加上二战前期德军的势如破竹,早在当年的8月底“自由法国”在欧洲的兵力就已经被戴高乐消耗的差不多了。再加上此时不管是法国内部人民还是国际上都不承认“自由法国”为合法性政权,甚至将其看成英国用来维持“英法联军”的那点可怜兵力,可以说戴高乐的处境非常不乐观。
但正所谓此处不开花,自有开花处。当时的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一看法国投降,英国自顾不暇,便立马准备南下非洲,想要乘机拿下英国在东非以及北非的地盘。与此同时,英国大乱阵脚,毕竟不及意大利的近水楼台,于是赶忙从英属印度殖民地、南非殖民地以及澳大利亚调集大量的殖民军前往抵抗。而这个时候,“自由法国”眼见在欧洲以及没啥用了,于是便来到了西非战场,在英国和美国的暗中支持下开始攻打原本的法属殖民地,而这里的守卫者则为贝当领导的维希法国政府。
虽然自由法国在欧洲本土节节败退,却非常意外的使用改装帆船等简陋的设备打赢了同样条件简陋,却还是用有点武装设备的维希法国政府,并顺利接手了包括喀麦隆、刚果、加蓬、乌班吉在内的法属殖民地,而在此时自由法国的人数(算上殖民地)已经达到了70000多人。并顺势帮助了一把此时还在和意大利胶着中的英国,最终打下埃塞俄比亚,使得盟军在非洲战场大获全胜,即使拥有被誉为“沙漠之狐”的隆美尔坐阵,也终究难逃法西斯整体溃败的趋势。
当然了,相对于非洲战场,亚洲战争则要艰难的更多。由于此时在亚洲,军事最发达的日本几乎可以一手遮天,中国军队在东亚也是自顾不暇,而维希法国政府更是默认了法属印度支那(包括法属印度,法属越南、法属老挝和法属柬埔寨)为日本提供资源,使得整个战局开始异常胶着。所以当中国开始派遣远征军进缅做战的时候,自由法国也开始在法属印度支那中鼓动原本的留法人士,开始号召大家一起反法西斯。虽然贡献不是很大,但为本土反压迫和反法西斯提供了不少帮助。
到了1942年,此时的自由法国已经颇具实力,并且维希政府也开始遭到越来越多的人抵制。于是戴高乐迅速派遣让·穆旦返回法国秘密组建全国抵抗运动委员会,同傀儡法国政府做斗争,并号召法国人加入抵抗。
1944年6月6日,著名的诺曼底登陆展开,自由法国在国内的50万内地军迅速加入同盟军的部队,开始向巴黎挺进,并在8月26日,戴高乐亲自走到凯旋门,解放了这里被傀儡政府统治了4年的法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