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南方车站的聚会》上映时,不少年轻观众大呼意外,没想到90年代的南方小城会这么乱。更没想到开枪无数、死了十个人的情节会被搬上大银幕。
但和《除暴》里的张隼相比,周泽农可能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了。
《除暴》这部2020年唯一的警匪片,竟然上演了内地的街头枪战。而预告片一放出,就有不少网友把影片中的张隼和有“中国第一悍匪”之称的张君联系在了一起。在90年代,张君纠集团伙,8年作案20余起,死伤40余人,就为了劫财。
是不是有点难以想象在90年代的中国竟然还有如此泯灭人性的案犯?而这位杀人狂魔的覆灭过程还真可以用“咬死不放”来形容了。
一切从友谊商场说起
在影片《除暴》的先导预告片中,友谊商店是个重要地标。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商业综合体还没出现,而友谊商店/商场,可是各大城市里最繁华的百货公司。自然而然也就成为劫匪的目标。
在1997年11月27日,张君等人持枪抢劫了湖南省长沙市友谊商城黄金柜台,致2人死亡、1人轻伤、1人轻微伤,抢得黄金饰品价值人民币137.2万元。
《除暴》的剧情把这个案件作为重点内容展开,但在张君的犯罪记录里,这不是他第一次作案也不是罪恶最深重的一次。
1966年张君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安福乡花林村一个贫穷农户家中,他是母亲改嫁后生下的小儿子,上面有6个兄姐。
贫穷让他在高一就辍学了,但作为张家的独苗,又是小儿子,张君并不是那么“懂事”。辍学之后无所事事地到处打架,打出了名声。
他以为自己是《少林寺》里的行侠仗义,其实不过是地痞流氓。
1983年,17岁的张君因打架斗殴被送进少管所。但这并没让他改邪归正,反而变本加厉,认为以暴制暴才是处世之道。从少管所出来后,张君就从黑市渠道搞来了枪支,从此走上不归路。
1991年6月25日,张君持枪抢劫湖南省津市市一个体香烟批发店,开枪致1人轻伤。1993年4月20日,张君持械致1人死亡。
此后用“灭绝人性”来形容张君并不为过。
在他的认知里,自己没钱了要活下去,所以就能抢劫别人的钱,如果对方不给钱,那就来上一枪,总之就是谁阻碍他谁就得死。
在2000年这一年之中,张君及其团伙连续作案十余起。尤为震惊世人的是在9月1日18时6分,张君、李泽军、陈世清、赵正洪持枪抢劫湖南省常德市常德农业银行北站分理处运钞车,致7人死亡、4人轻伤、1人轻微伤,劫得经警微型冲锋枪2支及其子弹20发。
正是这起恶性案件引起了公安部的重点关注。案发当日,重庆警方立誓要破此案。在12天后,盯上了一个叫杨明燕的女人,顺藤摸瓜,终于在2000年9月19日晚9时50分许,在渝中区观音岩,抓获了湘鄂渝系列持枪抢劫案首犯张君。
2001年5月20日,在这个会被年轻人当做“情人节”秀恩爱的日子,张君及其团伙中的14名罪犯,分别在重庆市、常德市被执行死刑。行刑前,张君要求把他的起诉书副本和判决书寄给两名儿子,让他们不要怨恨政府,想让儿子知道自己是罪有应得。
他又给自己一出生就带上耻辱的女儿留话:希望你长大后,找个好男朋友,找个守法的男朋友……
暴力罪犯,张君身上集结了“悍匪”的所有特征
9年,536.9万,28人死亡,5人重伤。
这些数字看得人触目惊心。
但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恶向胆边生的张君甚至还从执行任务的经侦手里抢劫了2支微型冲锋枪和20发子弹。
一系列骇人听闻的劫案都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的。其中多次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于重庆、武汉、常德等市繁华地区公然持枪抢劫银行、金店,开枪杀人……
张君被称为“中国第一悍匪”,被永远钉在耻辱墙上,是罪有应得。
事实上,在90年代曾出现过十大悍匪,泯灭人性是他们的共通点。而在张君身上不仅集中体现,还有他矛盾的一面。
对他人残暴,视人命为草芥的张君又很孝顺。母亲在他12岁时患子宫癌,病中常常念叨想吃一碗肉圆汤,张君就记在心里,攒了一学期凑足5角钱,跑30公里的路就为了买回一点点肉给母亲做一碗肉圆汤。这样的孝顺儿子却在数年后成了杀人狂魔,可见他的性格中有极端的特质,却在年少时没得到正确的引导。
而孝顺母亲这一点在《除暴》影片中也有着墨展现。张隼的母亲有听力障碍,戴着的就是儿子买的助听器。助听器在影片中是颇耐人寻味的道具,象征着复杂的母子情感。而张隼为了哄母亲开心,在杀人前还会逼着对方讲个新笑话,每次回家就把新笑话讲给母亲听。
事实上,张君脑瓜子很聪明、也喜欢看书——虽然是为了研究枪支弹药,但却没好好接受文化教育。基础教育以及家长的言传身教最重要的不是为了学历,而是为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但可惜,张君这罪恶的一生就像是从一开始就走上了歧路,逐渐形成了反社会人格。
因贫穷辍学的人大多数都是去工作赚钱来养家糊口,但张君从未想过靠自己的劳动来赚钱。辍学后不事劳动如果还能解释为年少不懂事,那一次次抢劫所得,除了铺张享受就是用于购买武器装备、投资于暴力升级,就只能解释为愚昧了。他从未想过长远的人生计划,这条看似“越走越宽”的路却也在让自己加速覆灭。
但张君最“可怕”之处,恐怕用现在的话来说,他就是一名PUA高手。张君在各地都有情妇,有完全陷在甜言蜜语和大老板的伪装身份中被“假结婚”的,也有被张君一步一步拖进犯罪的漩涡成为共犯的。
张君同时拥有8名情妇但却不是好色那么简单,每个情妇的住处都成了他存放枪支武器和秘密开会的据点——不论情妇本人是否知晓内情,都会被安排把守望风的任务。
而团伙中的男性成员有不少也是被他PUA拖下水的。先让对方手上沾血——大多数的人一旦被逼伤/杀了人,就会破罐子破摔,成为他的傀儡;然后分他们些赃款当甜头——可惜那些一起被枪决的同犯等到被抓后才知道张君分给他们的不过是一点零头;如果行动中不听话,张君就用暴力胁迫对方就范——同伙中被罚站、被打、甚至被砍掉脚趾的大有人在。
这样一个擅长玩弄人心又草菅人命的悍匪,如果不把他绳之以法,岂不让人惶惶不可终日?
咬死不放,是除暴安良的正确姿势
类似张君这样的人在90年代有不少,到处流窜就像一颗不定时会爆炸的炸弹,隐藏在人民群众身边,让社会动荡不安。
这就是为何国家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这么多年才换来当下我们的现世安稳。
然而,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90年代,很多落后地区义务教育没有彻底普及,没念完中学就外出打工者众多。心智不成熟的少年如果也缺乏长辈的引导,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很容易受诱惑而踏入犯罪的深渊。尤其是年轻气盛的荷尔蒙容易让少年冲动伤人走上暴力犯罪的不归路。
直到90年代末,但凡有钱想要搞枪支,就还能从黑市里买到。张君被捕时随身携带的蓝色旅行包里,就装着178发子弹和一枚军用手榴弹。
在我们现在看来匪夷所思,是因为这些年国家的禁枪制度为大众清除了这致命的威胁。但在当时,不仅对人民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更增加了人民警察追捕罪犯时的危险程度。冒着枪林弹雨并非是港片里的桥段,而是当时内地的真实情况,只不过是无数人民警察替我们挡住了暴力威胁。
更重要的是在90年代,指纹库、DNA技术、GPS和监控系统都还不完善甚至都没有,警务人员扫黑除恶就是贴身肉搏,需要和罪犯斗智斗勇,侦查、摸排、跟踪。
《除暴》影片用“咬死不放”这四个字非常贴切当时的情况。
要抓捕悍匪,就要花大量警力寻找蛛丝马迹的线索,靠逻辑分析和悍匪斗智,在枪火中勇不退缩。
吴彦祖VS王千源,《除暴》够劲爆
虽然张君是影片中张隼的原型只是广大网友的推测,但这难得一见的题材实在太吸引我了,更何况两位主演吴彦祖和王千源同样让我很是期待。
现在的男神似乎都很有默契地不惜牺牲形象去演反派角色。胡歌在《南方车站的聚会》里的周泽农是这样,这次轮到吴彦祖来饰演残暴无道灭绝人性的张隼,光是看预告的发型就富有戏剧张力。
实力派演员王千源在片中饰演的是对张隼紧咬不放的警察钟诚一角。
一警一匪在澡堂的一场打戏,那可是赤身肉搏、拳拳到肉的真枪实弹。光是这一场就够我流鼻血了。
而导演为了这场90年代的澡堂戏,特意叮嘱两位演员要练肌肉,但一定要练出90年代的肌肉,不能是现代感的肌肉。
什么是90年代的肌肉呢?导演还做了详细的解释。
连肌肉都要年代感,《除暴》对细节的把控可算是“考古”级的。
除了澡堂子,友谊商店的布局,录像厅这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的娱乐场所也是神还原。而张隼与钟诚在录像厅的隔空对手戏设置的很精妙,还致敬了吴宇森导演的《喋血双雄》。
包括警车、服装、枪支甚至北京街头的熊猫盼盼,诸如此类的小细节,处处在还原90年代的样貌。
可能对于90后乃至80后来说有些陌生,但对老一辈的人来说,恐怕还会有“追忆似水年华”的味道。
而这样够劲爆又真实还原的影片,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决胜之年上映,不得不让我感叹一句:现世安好真的来之不易。
不论是为了在银幕上看到内地的街头枪战,还是为了看两大实力演员的肉搏飙戏,《除暴》都值得你走进电影院。享受肾上腺素飙升的快感,也应了那一句“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