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根廷华人超市硬核防疫网上走红
阿根廷最近的疫情也挺严重的,进入2022年以来,平均每天都是好几万的新增,最多一天新增了10万例。可还是有一些不管不顾的阿根廷人在公共场合也不佩戴口罩。无奈之下,当地一位华人超市的老板在门口贴出了告示。
上面写着:进店请戴口罩,否则,你完蛋,我完蛋,大家都完蛋。
这则告示被人转发到社交媒体上,短短一天的时间就获得了10万次点赞,上万次转发,这则“完蛋式”的告示,也被人戏称为阿根廷“最硬核防疫”。
借着这则趣闻,今天想要跟大家讲讲阿根廷的华人超市。
先说几个数据。
阿根廷目前有至少20万华人,开设了至少13000家超市,占据了阿根廷超市行业40%的份额,在一些华人聚集的大城市,这个数字高达80%。
在没了解这个数据之前,我也跟大家一样以为阿根廷只有足球和探戈。没想到这个离中国2万多公里的国家,有这么一大帮华人,干出了这么一番事业。
作为一个目前来说只有足球才会被人关心的南美国家,阿根廷的新闻很少出现在国内,所以我们对这里的情况不了解也是很正常的。
在我们的印象中,这些南美洲国家的治安都不是很好,日子也并不富裕。偶尔有阿根廷华人的新闻被国内报道,也大多都是超市被抢这样的负面消息,让我们觉得好像那里的华人每天都过得提心吊胆。
那么,这么多华人在阿根廷开超市,能赚到钱吗?他们是如何在“治安不好”的阿根廷站稳脚跟的?又遭遇到了哪些困难呢?在疫情肆虐的这两年,他们又过得怎么样呢?
2、
20万华人的“硬核征服”
让我们从一位老华侨的故事说起。
要讲阿根廷华人超市,就不得不提到他,现在是阿根廷华人超市工会主席的陈大明。
时间倒回到1994年,那时的陈大明刚刚来到阿根廷,只有一个背包和对未来的憧憬。“没有信用卡没有她,没有24小时热水的家”。在阿根廷的春天里,他住在租来的破旧公寓里,饥一顿饱一顿。
他本来在国内拥有着还不错的生活。
跑过运输,办过砖厂,折腾过棉花生意,但一直都只能赚一点小钱,始终实现不了他要出人头地的梦想。
于是,在90年代出国热潮的带动下,他干脆选择出国闯荡。
至于为什么选择阿根廷,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阿根廷的签证没有那么难拿。毕竟那个时候中国人想要出国还是比较难的,尤其是像陈大明这样的非高学历人才,除非你早就有亲戚在国外了,否则还要花一笔钱给蛇头帮你送过去。第二是因为阿根廷在经历了80年代的经济衰败之后,90年代开始实行新的经济政策,大环境开始好转。
陈大明来到阿根廷之后,因为人生地不熟,又没啥经验,花了很长时间才在一家超市找到了工作。
陈大明一边打工,一边观察着做生意的机会,他也很快就发现了开超市这个商机。
当时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只有三家大卖场,华人超市只有寥寥几家,还都是中国台湾人开的小型便利店。这和阿根廷人的旺盛的消费需求不成比例。在他工作的大超市,经常能看到买单的人排起长龙。
这明显就是肉多狼少啊!用现在的话说,这就是一片蓝海,谁能抓住这个风口,谁就有丰厚的红利可以吃。
陈大明看明白这些,心中暗喜。两年后,他将所有的积蓄拿来投资了在阿根廷的第一家超市。
从一开始,陈大明开超市的风格就跟之前阿根廷所有的超市都不一样。
首先在价格上,他只保留最低的利润,用最大的优惠迅速吸引了一批顾客。这一招,先卷掉了几乎所有的小型超市。
然后在工作时间上,他全年无休。当时台湾人来开超市的时候,就已经让阿根廷人觉得过于勤劳了——连周日都工作。而陈大明比台湾人更早半小时开门,晚半小时关门,不管什么节假日都营业。这一招,又卷掉了那些在第一回合还勉强支撑的对手。
你以为这样就完了吗?这才刚刚开始露两手而已。
陈大明第一家超市在很短的时间就盈利了,这之后他又放出了另一个大招:拓展规模和上下游产业,形成商业闭环。
具体点就是开连锁店,在之后差不多10年时间里,陈大明一共开了20多家超市。
除了超市,他还开自助快餐店,餐馆每天所需的货物直接由自家超市供应。在这里,顾客只需要花28比索就可以购买到自己喜欢的一公斤食物,物美价廉,门庭若市。每天只需要在高峰期营业三个小时,利润就非常丰厚了。
在陈大明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跑到阿根廷来开超市,这其中以福建人居多,尤其是陈大明的老家福清地区来得最多。他们有一些人当初就是直接在陈大明的超市里打工,后来成为了加盟商或合伙人,还有人直接出来开创了自己的超市品牌。
就这样像滚雪球一般,阿根廷从当年只有几家华人超市,发展到全国各地开花。华人超市以独特的经营风格,攻城拔寨,所向披靡。除了像沃尔玛、家乐福这样的老牌大型卖场,几乎没有其他对手可以抗衡,在阿根廷的超市零售业开启了一场“硬核征服”。
2004年,华人们凑在一起成立了阿根廷华人超市公会,陈大明众望所归当选为主席。在阿根廷这么多年,陈大明的钱也赚得够多了。当选主席之后,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维护同乡华人的共同利益上来。
2006年阿根廷的卡车司机公会和华人超市公会发生了激烈冲突,卡车司机们罢工,断了华人超市的运输渠道。身为主席,陈大明两个多月多方奔走,跟对方谈判。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陈大明说:卡车工人没活干了,居民们买不到商品,超市也损失了不少钱,为什么宁愿看着两败俱伤,而不愿和好共处呢?在陈大明一番言辞恳切的说服下,卡车公会与超市公会终于握手言和。在新闻发布会上,两大公会握手言和成为新闻媒体的焦点,而此举也成功奠定了华人超市公会在阿根廷的地位。
陈大明(左1)与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
正如我们所知的,华人在阿根廷开超市干出了一番事业,也相应面临着许多困难和变局。这其中,有阿根廷当地人的不满和排挤,也有来自同胞的“背后一枪”。
3、
华人超市一声吼
阿根廷要抖三抖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冒风险就能赚钱的行业。尤其是在阿根廷这样的南美国家做生意,除了面对巨大的同业竞争,华人超市最大的风险,就是当地的治安。
从整个南美来看,阿根廷的治安还算好的。但阿根廷这个国家的性格,就是太随性化,情绪大起大落。如果你把阿根廷几十年来的经济发展拉一个走势图,你会发现,这是一张过山车那样大起大落的心电图。
阿根廷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发达国家变成发展中国家的,这和他们自己喜欢作有很大关系。隔几年就要来一次经济衰退,阿根廷人又记吃不记打,有钱全花光,等到经济不好的时候,大批失业人口上街抗议游行,顺便把沿街的华人超市哄抢一通。
这些年来华人超市几乎没有没被抢过的,有一家华人超市在一年内被抢了14次,劫匪简直就跟领工资一样,每个月都来,年底还要领个双薪。
被抢的华人超市监控画面
后来华人超市都选择佩枪,至少在气势上告诉对方,自己可不是好惹的。
除了本地的劫匪,华人超市还一度被“华人帮派”所骚扰。
从2000年开始,阿根廷突然出现了一批“古惑仔”似的人物,他们聚在一起成立了所谓的“貔貅”、“飞龙”等帮派,划定地盘,收取保护费,对商家敲诈勒索。当然他们不敢对阿根廷人怎么样,专门就欺负华人。
这些人,其实也大多是从福清地区过来的,只不过他们都属于游手好闲的社会青年,不愿意像自己的同乡那样吃苦耐劳,凭本事赚钱,于是走了歪门邪道。
华人商家们面对这些人的时候完全没有办法,报警吧,阿根廷警方说这是你们中国人自己的事,他们不好管。而且出门做生意,不愿意惹事,往往破财免灾。
这其中以“貔貅帮”名声最臭。这个帮是由一位名叫“阿弟”的福建男子,纠结了几十个亡命之徒组建而成,从其他帮会手里抢夺地盘,手段最为残忍彪悍。
阿弟
之前的帮会一次只收几百美元,而貔貅帮一来,直接是5万美金的“入会费”,每个月还要交几百美金的“会费”。
凡是有反抗的,他们就会采取暴力行动。轻则砸店放火,重则绑架杀人。他们一般会用低价雇佣难民去杀人,几千美金就可以要一条人命。
不过貔貅帮在阿根廷犯下的恶行,终于还是得到了报应。2016年,在阿根廷华人的强烈呼吁下,中国和阿根廷警方联合执法,将貔貅帮一网打尽,抓获了头目“阿弟”。
华人帮派被严打之后,华人们终于过了几年的太平日子。可是一场疫情,又让阿根廷华人经历了一场劫难。
大概有3000家华人超市在这场疫情中支撑不下去而关门,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即便是勉强支撑下来的,营业额也缩减了近4成。
寒冬之中,大家也开始拓线上业务。阿根廷的线上购物并不发达,但有电话订货的习惯。许多超市开通了线上购物渠道,5公里内都可以送货上门,远的话先准备好,让顾客上门提货。
华人们对于防疫的积极性很高,两小时店内消毒一次,严格控制店内人数,提醒顾客戴口罩入内。但总有狂放不羁不守规矩的人,所以才会有一开始那个“硬核防疫标语”。
总之,大家还都是在积极想应对办法,抱团过冬。
很多人会有疑问,既然华人在阿根廷开超市,现在的竞争已经那么激烈,治安又不好,疫情又那么严重,为什么华人们不回国发展呢?
那是因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华人超市和阿根廷之间,已经是相互都离不开了。
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华人超市的廉价商品和热情服务,阿根廷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将大幅下降。打个比方,就像我们现在很多人觉得淘宝这样的网络购物平台问题也很多,但已经离不开了。夸张一点说,华人超市一声吼,阿根廷人也要抖三抖。
这也是为什么华人超市在阿根廷这么多年,很多当地人平时有些意见,但如果有一天华人超市都关门了,你看看有多少阿根廷人要哭泣。
而阿根廷的华人们,没有那么多伤感的闲心。他们不会为了马拉多纳和梅西痛失世界杯而哭泣,他们是永远都不知道休息的工作狂人,为自己、为家族流血流汗不流泪。
阿根廷,别为我哭泣,我忙着赚钱,根本没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