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与意外,不知哪个先来临。
一觉醒来,耳边就开始不住回响着“阿根廷,别为我哭泣”。以往这首歌刷屏之时,也正是身为阿根廷球迷的我挥泪送别潘帕斯雄鹰之时。
但这一次的悲伤有所不同。我没有流泪,仅仅是沉默,许久过去,还是沉默。
恍惚中,那个蓝白10号的身影从清晰渐渐变得模糊。与之一起模糊的,还有那个时代,那个激情浪漫、白衣飘飘的时代。
忽然,心如刀绞。
我从1994年开始看球,赶上了马拉多纳职业生涯的尾巴,但那时却并不了解他。初识老马,居然是通过一首歌,赵传的名曲——《我终于失去了你》。
那时央视转播意甲,中场休息时经常会播两首自制的MV,一个是献给巴斯滕的《你知道我在等你吗》,一个是献给马拉多纳的《我终于失去了你》。前者柔情似水,符合巴斯滕那华美优雅的球风;后者雄浑奔放,一腔豪情喷薄而出,就像是为老马量身定做。
在歌声中,我看到一个身披10号的小个子马踏连营,过关斩将,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更看到他光着膀子,挥舞毛巾,振臂高呼“Argentina”。
那一瞬间,我感觉他举起的不是毛巾,而是战袍,是铠甲,是旗帜,那上面写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我就这样很简单、很直接地被这个男人折服了。
无关球技,无关信仰。我服的,是英雄。
说得再确切一点——“草莽英雄”。
在1986年之前,马拉多纳的英雄之路难说平坦。1978年,18岁的他最后关头落选国家队,伤心得痛哭流涕。1982年,马拉多纳第一次参加世界杯,在对巴西队的比赛中以一记标准的中国功夫踹中对手小腹,领得红宝石卡,灰溜溜地与阿根廷队一起打道回府。
同年,他以创纪录的天价从博卡青年转会至巴塞罗那,但先是患上肝炎,后来又被断腿。他后来承认,正是在这个时候,他染上了毒品。而他暴躁易怒、言行无忌、甚至还有点被迫害妄想症的性格,也使得他与“主流”足球圈格格不入。仅仅过了两年(1984年),他在西班牙国王眼皮底下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群殴,终于被“扫地出门”,“屈尊”去了意甲的那不勒斯——一个在保级圈徘徊的小俱乐部。被寄予厚望的天才沦落至此,似乎又一个“伤仲永”即将诞生。
然后,就迎来了1986年。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确实存在过“一个人的世界杯”,那就只有一个答案。
不知朋友们是否看过86世界杯的官方纪录片。在我看来,那片子拍的不是一部群像剧,简直就是马拉多纳的个人传记。在那届世界杯上,他贡献了五个进球五个助攻,几乎以一己之力将阿根廷带上了世界之巅。但我接下来想说的,并不是分析他的技术多么精妙,他的视野如何开阔,他的进球多么精彩。
我要说的,是英雄。
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又称福岛战争)爆发。一边是老牌帝国主义,一边是独裁军政府,谁是谁非,谁正谁恶,马岛究竟该归谁,很难说得清楚。但哪个比较强,这还是很清楚的。战争仅持续了四个月,阿根廷即宣布投降。
仗是不能再打了,但阿根廷人这口气实在咽不下去。
或许这就是命运吧。1986年6月23日,墨西哥阿兹台克体育场,阿根廷vs英格兰。
对于阿根廷人来说,这是一场必须胜利的比赛。
不,不是比赛,是战争。
死战。
既然是战争,目标便是赢。既然想要赢,就可以不择“手”段。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马拉多纳用“手”的原因。也许他根本没想这么多,就是凭本能。
足球史上最著名的“上帝之手”就此诞生。如果是一个正直的人,哪怕当时不作声,赛后也会诚恳道歉,“我的手确实碰到球了,对不起”;如果是一个虚伪的人,他会装傻充愣,“我手球了?不知道啊?你问裁判去!”
而马拉多纳是怎么说的呢?
“这个进球,一半来自迭戈的头,一半来自上帝的手。”
你看,他不避讳,不掩饰,而且摆出一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嘴脸:“我就是耍赖了,怎么地?你咬我呀?”
英格兰人当然不服气,中立球迷也可能会觉得“胜之不武”。于是,马拉多纳又做了一个决定。
下面这段话,请套用星爷的口吻:
——当时英格兰人的口水距我只有0.01公分,但是三分钟之后,他们将会彻底拜倒在我脚下。因为我决定再进一个球。虽然本人生平进过无数的球,但是这一个我认为是最完美的。
“哒哒哒哒哒……GOAL!GOAL!我的上帝啊!你是从哪个星球来的……他打垮了英格兰人!他让整个国家高呼Argentina!……迭戈!迭戈·阿曼多·马拉多纳!……足球万岁!”
这是史上最著名的“足坛好声音”之一,我猜想那一刻,阿根廷的解说员莫拉莱斯一定是泪流满面吧。
这也是史上最著名的进球,很可能没有之一。后来,它被称为“世纪进球”、“史上最佳”。而在阿根廷人看来,这不是一个进球,而是一柄利刃。它狠狠地、深深地刺穿了大英帝国的心脏。
经此一战,马拉多纳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四强战,对阵比利时,马拉多纳再次独中两元。这两个进球,把他那出神入化的脚法、以及在狭窄空间里辗转腾挪的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比利时主教练说:“给我一个马拉多纳,我也能拿世界杯。”
决赛,尽管贝肯鲍尔派出马特乌斯死死缠住马拉多纳,但他还是在最胶着、最艰难的时候,给布鲁查加传出了致命的直传,一剑封喉。
他捧着大力神杯开怀大笑的样子,就是一个天真的孩子在捧着心爱的玩具。
墨西哥世界杯一年之后,他率领“草根”那不勒斯碾过北方三强,获得意甲冠军。之后,又诛杀众多豪强,获得联盟杯冠军。
还是那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在成为本国英雄之后,他又成为了异域一城的荣耀。
90世界杯,意大利之夏,马拉多纳带领着一支残破的阿根廷,一路跌跌撞撞。八分之一赛,在多人围堵下,他以一次匪夷所思的突破和传球助攻卡尼吉亚,淘汰了不可一世的巴西队。半决赛对东道主意大利,比赛在那不勒斯举行。在马拉多纳的号召下,竟然有许多那不勒斯球迷背叛祖国,倒戈支持阿根廷。
这或许是世界杯史上最让人震惊的一幕。这也绝不是你球技过人就能做到的。
这就是英雄的魅力。
决赛输了,马拉多纳哭了,毫不掩饰自己的泪水,也不在乎自己有没有“球王”的风度。颁奖时他拒绝与FIFA大佬们握手,他认为导致阿根廷失败的那粒点球子虚乌有,那是“权贵”们联合起来打压他,不想让他这么一个离经叛道的人太过风光。
我曾反复看过那个犯规过程,虽然我是阿根廷球迷,但平心而论,我觉得判点球没什么问题。而马拉多纳如此纠结于场外因素,不知是真的这么认为,还是输不起找借口。
又或者,“被迫害妄想症”又犯了。“反抗强权”,已成了他的一种本能。
又过了四年,阿根廷队在预选赛就遭遇险境,本已退出国家队的老马再度出山,以34岁的“高龄”,扶倾危于既倒,救国家于危难。
这一辈子,他似乎都在诠释着“英雄”的含义。
进入决赛圈,阿根廷势如破竹,连胜两战。大胜希腊队的比赛中,马拉多纳打入他在世界杯上的最后一球。进球后他对着镜头怒吼,成为世界杯史上最经典的画面之一。
但赛后,他尿检呈阳性,被禁赛,彻底告别世界杯。
这就是英雄最后的归宿。
没有了马拉多纳,但阿根廷还有巴蒂斯图塔、雷东多、奥特加、巴尔博……然而阿根廷军心涣散,接连负于保加利亚与罗马尼亚两支非传统强队,被淘汰出局。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怪他咯?
不,只怪阿根廷再没有另一个马拉多纳。
从那之后,阿根廷就陷入了一个怪圈。
任何一个球队在做失败总结时,基本都是从打法、阵型、教练、队员、后勤等方面下手。
而阿根廷却是——寻找马拉多纳的接班人。从奥特加、萨维奥拉、达利桑德罗、艾马尔、特维斯、梅西……总是想着,又有一个英雄横空出世,经天纬地,无所不能,带领大家走进新时代。
我不知道阿根廷人的做法是明智之举还是幼稚可笑。我只知道,被英雄拯救过的人,会想要呼唤英雄,会想要成为英雄。阿根廷足球之所以生生不息,不在于有一个马拉多纳,而是有千千万万想要成为马拉多纳而去拼搏的人。
或许这就是英雄存在的意义。
最后,不得不聊一个老掉牙的话题:马拉多纳是不是史上第一?
2000年国际足联评选世纪最佳球员,先是搞网民投票,马拉多纳第一。后又搞个专家投票,贝利第一,迪斯蒂法诺第二,老马第三。马拉多纳为此很不高兴。最后,还是贝利与他共享了“世纪最佳”的荣誉。这件事也充分证明了马拉多纳身上的矛盾性:一方面,他似乎与“朝廷”不共戴天。而另一面,他却又迫切地希望得到“朝廷”的承认。
关于“天下第一”这个话题,我没有答案,也永远不可能有答案。马拉多纳的球技自然毋庸置疑,但我推测,很多投票给他的人,其实没怎么看过他踢球。之所以喜欢他,很可能和老零我一样,在他的足球技艺上附加了许多情感因素:忠于祖国、藐视权贵、草根逆袭、放纵不羁、毫不妥协、无所畏惧……
总之,他是我们想要成为却又成为不了的那个人。他身上寄托着的是凡人的希望,而不是对神的祈求。
当然,马拉多纳绝非道德完人,甚至可以说,他的私生活曾相当不堪,比如吸毒酗酒狎妓打人等等。
我忽然想起了一个人,他是马拉多纳的同胞,也是马拉多纳的偶像。
他就是切·格瓦拉。
格瓦拉是一个天生的革命者,他拥有推翻强权拯救世界的浪漫理想,并为之奋斗终生。但同时,他又专横暴虐、残忍好杀,堪称魔鬼化身。他身为阿根廷人,却在另一个国家古巴建立了不世功勋。这所有的一切,都与马拉多纳在某种程度上有相似之处。
马拉多纳身上,也有这种革命者的气质。足球之外,他的政治倾向也是如此。他不但与卡斯特罗、查韦斯等左派交往甚密,还曾经在反对美国的集会上高举过愤怒的小拳头。
所有这一切,共同塑造起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马拉多纳。他的形象绝非完美,但却更贴近凡人。就像古希腊神话中那些好色、贪婪、鲁莽、妒忌的英雄们一样,他有缺点,所以显得更加真实。
尤其是,贝利、普拉蒂尼、贝肯鲍尔等,他们或是老马打嘴仗的敌人,或是曾经绿茵场上的对手。他们退役后都一个个从“工人阶级”变成了“当权派”,脱去了散发着汗臭与热血的球衣,换上西装,打上领带,奔向了权力与地位。他们小心翼翼维护着自身形象,生怕说错一句话,走错一步路。为了维持和扩张政治资本,他们逐渐变得世故、圆滑。而老马却依然我行我素,一如当年。比起那些“居庙堂之高”的政客,他更像是一个江湖中人,腰间挎着一柄破刀,走进路边茅店,打两斤浊酒,切三斤牛肉,打开破锣嗓子就能跟你吹两个时辰牛逼:“老子当年如何如何……”
在我们心里,真正的英雄不可能是王公大臣,不可能是东西厂锦衣卫,更不会是什么“大内十八高手”。真正的英雄,一定是行走于江湖之上,傲立于天地之间,喝酒钱逛窑子,张口就是“你奶奶个熊”。
只有这样的豪侠,才配得上“武功天下第一”。
其实,“武功天下第一”的名号真的那么重要么?
华山之巅,欧阳锋逆练九阴真经,天下无敌。但人们尊敬的,是那个坚守孤城、力抗铁骑的蠢笨小子。
黑木崖上,东方不败以一根银针独斗四大高手。但大家热爱的,是那个宁肯伤重难治、爱人分离、也坚持内心自由的顽固小子。
王者让人敬重,神祇让人畏惧,而英雄,才让人心折。
86世界杯官方纪录片的结尾曲,叫《Speicial kind of hero》,中文名《别样英雄》,歌里唱道:“I want to a hero in my mind”。
在我看来,这就是一曲送给马拉多纳的赞歌。
因为“天下第一”常有,但英雄不常有。
在我青少年时期,有三个人对我的世界观与审美观影响最大,足球上是马拉多纳,音乐上是迈克尔杰克逊,文学上是金庸。如今,年少时的偶像都已驾鹤而去,或许意味着我的人生也已进入了下半场吧?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了,迭戈。
感谢您的阅读,请路过的朋友点个关注,谢谢!
“零之笔记”原创文章,谢绝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