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世界杯中国足球队输给了谁(国足无缘世界杯,谩骂指责不该是我们的回应)

2022年世界杯中国足球队输给了谁(国足无缘世界杯,谩骂指责不该是我们的回应)

□梁德仪(广西大学)

3月30日凌晨,中国男足在本次世界杯的最后一场预选赛中,以零比二的比分输给了阿曼,在本小组中一胜三平六负积五分,排名第五,无缘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3月30日 澎湃新闻)

又是一个四年!从四十强赛中成功突围时的踌躇满志,再到如今的十二强赛落寞失意,国足似乎成为了人们指责谩骂、倾泻情绪的对象。这种在舆论层面的谴责,想必不会对国足的未来产生一丝一毫的帮助。

近年来,中国足球的舆论环境不断恶化,这其中自然有男足表现难以服众的原因,但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关于竞技体育层面的网络舆论正朝着极端化的趋势发展。对于中国足球乃至整个体育行业,网络上似乎形成了一种偏激的价值观,唯“冠军”论大行其道,失败者则遭到谩骂甚至网暴。

追捧冠军是源于“慕强”的本能,所以我们会为在奥运会中夺得金牌的运动员欢呼。但输赢对于体育运动来说都是常事,我们必须接受的是胜利永远属于少数人,失败才是体育比赛的常态。我们不能陷入胜负这个单纯的二元对立陷阱,既然接受了某项运动的胜利,就必须正确客观地看待其他运动的失败,而不是横加指责乃至辱骂。

这并不是为了中国男足的表现开脱,中国当前的足球环境仍然存在不少漏洞和顽疾,如联赛运行的畸形和俱乐部盲目投入等都是需要批评和纠正的。但目前的状况是人们只对球员的表现进行批评,却没有深究中国足球表现不好的真正原因。这种浮于表面的指责谩骂起不到任何效果,只会限制足球这项运动在中国发展的土壤。

我们需要明白一件事情,中国男足的表现不是指责谩骂就能提高的,一项运动的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日本足球为何能够站在亚洲顶尖,就是因为日本能推出百年足球发展计划并稳步推行;越南足球为何能够战胜我国,也是因为他们尊重足球规律并潜心发展。所以我们需要做的不是一味谩骂,而是对中国足球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批评和建议,只有持之以恒的按照客观规律做事,才是拯救中国足球的正确方法。

如果无端的指责谩骂取代了客观的批评建议,影响的不只是足球,更是整个体育行业。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关于开展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使足球成为群众普遍参与的体育运动,使全社会形成健康的足球文化。”希望通过对足球文化的打造,我们之中能少一些以指责谩骂为乐的看客,多一些真正热爱足球运动的人,多一分进军世界杯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