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升盘降分(如果NBA从现在重新开始计算,会有什么不同?)


NBA升盘降分(如果NBA从现在重新开始计算,会有什么不同?)

在75年的历史进程中,NBA已经创造并留下了许多难以置信的内容,包括无数的难忘瞬间、超级球星、豪门球队以及传奇教练。如今篮球之所以能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仅次于足球的第二大热门运动,NBA也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现实是,NBA可以算作“婴儿潮”一代(译者注:指欧美地区1946-1964年出生的一代人)的产物了,如今已经有人开始认为那些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的传统就像一个大包袱,并认定它无法帮助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篮球联盟在21世纪中继续蓬勃发展。

因此我们不禁要问:如果联盟的历史从现在重新开始计算,会有什么不同?

考虑到这个联盟已经存在了75年,球场线的划定、篮球规则、计时规定、球场大小以及篮圈高度和尺寸的制定无疑是成功的。这些核心因素在过去几十年中几乎未发生变化,并大多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由此来看,那些职业篮球最初的设计师们基本上达到了其目的,但不论场上还是场下,都还有一些例外情况。那么,如果NBA不再与这项运动的历史和传统紧密相连,它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球场上

如果说全明星周末的举办证明了什么,那就是一般NBA比赛最后阶段的精彩程度并没有达到它们应有的高度。

目前来看,一场48分钟长的比赛的最后几分钟往往是非常焦灼的,而此时比赛令观众兴奋的程度也应该是全场最高的时候。然而现实却是,激动人心的比赛往往会因为各种伴随着大量罚球和中断的“停表战术”而让人泄气。

75年前,没有人可以预见到这个情况,但计时赛的规则本身就是导致这些丑陋场面产生的原因——领先的一方当然希望放缓节奏,拖延时间,而落后一方则要开始不断犯规,并疯狂出手三分(尽管75年前三分球还并没有发明出来)。

当勒布朗-詹姆斯在周日以一记漂亮的后仰跳投帮所在球队赢得了在其家乡举办的全明星正赛后,整个篮球世界似乎又一次看到了更好的未来。在常规的比赛时间结束后,将最后一节的比赛设置一个达到即可获胜的目标分数是一个更好的方法,但是75年前没人知道这个规则。

译者注:这种算法以其创造者、波尔州立大学教授尼克·伊拉姆(Nick Elam)的名字命名。全明星赛中使用的方法为:在前三节按常规计时规则进行,最后一节率先达到目标分数(领先一方分数 24分)的球队直接获胜。

联盟在全明星周末尝试了不同的末节赛制,这是值得表扬的。如今既然已经看到了积极的效果,那联盟就应该想办法在正赛中进行推广,而这一步或许可以从NBA总裁亚当-肖华一直想要增加的季中锦标赛开始。

至于那些坚持认为只使用计时规则比赛才是正确的人,他们可以去世界上任何一个球场或者野球局打个接拨,看看你能不能找到谁是掐着表比赛的。

如果NBA比赛的胜利是由得分而非计时器的蜂鸣声来决定,它可能会变得更好。

如果你认为改用这个规则的影响过大,请别忘记:同样是在这个联盟的历史上,就曾发生过能让一次投篮突然间就可以多获得一分的情况。巨变并非不可能。

三分球的设计是为了让比赛变得更开放,毫无疑问这个设计成功了。职业篮球的节奏比之前变得更快,场面也更奔放。但是,当年三分线的设计者显然低估了如今射手们的投射能力。

乔治-麦肯从不会从中圈标志处投篮,鲍勃-库西也不会在距离篮筐24英尺的地方投出40%的稳定命中率。如今的斯蒂芬-库里可以做到,但NBA球场的尺寸自1946年的第一场比赛起就保持着94英尺长,50英尺宽的大小,从未改变,这也是联盟无法通过调整三分线来挑战当今射手的一大原因。

从目前三分线的形状(并非一个完整的弧线)就可以看出,最初的设计师们从一开始就知道划定三分线的怪异之处。

底角位置的三分线目前距离篮筐是22英尺,而其他区域的三分线距离却是23.75英尺。这虽然不太合理,但也是为了保证给射手们在底角的边线和三分线之间能起码拥有3英尺的空间。对于一个没有三分球的联盟来说,50英尺的宽度无可挑剔;但是在2022年的今天,这个宽度却限制了联盟扩大三分线。

联盟最后一次尝试“修正”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把整段三分线都改为距篮筐22英尺远,并使得三分线成为一个真正的弧形,但这个尝试却刺激了许多球员,即使是那些最不可能投进三分的人也开始远程发炮。如今类似的举动可能会加剧联盟在三分线外的转型。库里的出现永远改变了联盟,他在周日的全明星正赛中投进了创纪录的16记三分球,同时也证明了目前三分线的距离对于当今最好的射手来说有点过于简单了。

按NBA现在的平均命中率算,每次中长距离的两分球出手只能得到0.83分,同时平均每次底角三分球出手的回报却是1.13分。在一个极度追求数据和效率的时代,这两者之间巨大的差异正逐渐迫使球队放弃诸如迈克尔-乔丹、科比-布莱恩特以及德克-诺维茨基等传奇球星们的招牌动作,例如肘区跳投、后仰跳投以及低位单打。

最显而易见的改变方法就是把三分线往外扩,然而令人烦恼的底线宽度却让我们陷入了困境。如果联盟可以将球场的宽度增加哪怕10英尺,其实就可以很好地减少两分球和三分球投射之间产生的巨大效率差异,给那些优秀的运动员更多作业空间,并重塑中距离投篮的威严。

不幸的是,NBA的各大球场早已建造完毕,季票套票已经售卖到位,因此哪怕10英尺的加宽都会让球队老板们损失几排靠近场边的位子,更不用说给联盟中的每个球场经理带来设计上的麻烦了。这一切都是因为这项运动仍在75年前设计的球场上进行。


球场下

回到20世纪,那时的NBA正在不断吸引人气。由于彼时棒球是全国性的体育娱乐项目,因此NBA的许多基础性结构特征都是从MLB大联盟中简单提炼出来的,其中就包括东西部的划分及不同的分赛区。

虽然在早些年的时候,分组也许有助于安排赛程以及球队巴士的出行,但现在来看,它们已经在逐渐变得过时。

30支球队在地理位置上的区划影响着联盟的每一件事,从总决赛的对决到全明星阵容莫不如此。

如果印第安纳步行者在过去两年里一直是西部球队,多曼塔斯-萨博尼斯有机会两次入选全明星吗?尽管这看起来很荒谬,但印第安纳州的三个分区对手(公牛、活塞和雄鹿)在历史上都曾经被划分给西部联盟过。孟菲斯灰熊和新奥尔良鹈鹕与大西洋间的距离比太平洋近得多,但仍属于西部联盟。

如果菲尼克斯太阳和金州勇士能在82场常规赛中证明了自己是全联盟中最好的两支球队,那么联盟的季后赛安排为什么要阻止他们在6月份的总决赛中会师呢?

许多狂热的NBA球迷甚至无法说出联盟的六个分赛区都叫什么,更不用说哪个赛区拥有哪些球队了。可不管怎样,这些陈旧的分组仍在影响赛程安排,而赛程安排反过来会影响季后赛队伍的排名和各支球队选秀的位置。

由于联盟的赛程安排与东西分部和各个分赛区紧密相关,因此很难简单地取消这种结构,但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上周,费城76人队的总裁就表示如果常规赛时间缩短,联盟可能会变得更好。目前82场比赛的赛程并不是75年前就定下的(NBA球队在1946-47赛季只须打60场比赛,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才扩大到82场)。近年来,球队们一直在提出减少赛程的想法,特别是之前已经有三个赛季因停摆和疫情而导致比赛次数少于82场(2011-12赛季,2019-20赛季和2020-21赛季)。

这位76人队的总裁提议常规赛只举行58场比赛,我认为这个建议是明智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它能够平衡整个联盟的赛程表。每支球队只需要与其他所有球队各比赛两次,一次在主场,一次客场。

其次,58场比赛的安排将为球员提供更多的休息。同时也统一季后赛队伍的排名,这样最好的两支球队就可以进入决赛,即使他们在同一个分区(甚至是在同一个城市,这样NBA可能还会更喜闻乐见)。虽然历史也证明58场比赛已经足以决定谁值得进入季后赛以及谁进不了,但这个想法还有一个重大问题没解决:钱。

比较麻烦的事实是,无论是在门票收入还是电视转播权方面,更少的比赛场次都意味着更少的收入。如果说球员和球队老板有什么能够一直达成共识的事情,那就是“少赚钱听上去不是个好主意”。最重要的是,NBA是一项生意。

由于这个联盟最大的收入来源仍然要与它转播比赛的数量紧密相连,因此减少转播量是不可能的,尽管我们现在知道这个使用多年的方法导致了更多的伤病,并且无形中降低了一般比赛的重要性。

说到常规赛的重要性,国际足球迷们很乐意告诉NBA球迷:升降级制度是个非常好的东西,这样哪怕是联盟赛程中水平最低的比赛也会被注入更高的风险和悬念。

不得不说,他们是对的。

如果NBA现在开始重头构建它的联盟结构,那么引入某种关于降级的元素可能会让整个联盟变得更好(尽管很可能无法保证——你看看不到30年前建立的美国职业足球MLS大联盟,同样没有任何降级制度)。

假想一下啊,如果3到4支NBA中战绩最差的队伍将会在下个赛季降级到发展联盟,同时发展联盟中最好的3到4支队伍能取代他们进入NBA,那么我们就能立刻说出新制度较当前而言的三大好处:

首先,摆烂现象将会立刻消失,诸如雷霆、火箭、魔术和活塞这样的球队将会奋力拼搏,试图赢得每一场比赛,而不是像当前这样只为了提升乐透顺位而输球。

第二,他们的球迷就不会像现在这般在全明星比赛之后就无心观战,只等待选秀之夜的来临,反而可能会(因为保级或降级的文体)而体会兴奋或绝望。这样的话,像3月17日活塞对决魔术这样的比赛就会突然变得激烈起来。

第三,由于诸如特拉华蓝衣(Delaware Blue Coats)和韦恩堡疯蚁(Fort Wayne Mad Ants)等球队的球迷、教练以及球员们会有机会见证球队升入NBA联盟,人们对于发展联盟的兴趣和关注度会爆发式增长。

然而不幸的是,这种情况永远不会发生,因为NBA的30支球队都价值数十亿美元,而萨克拉门托、奥兰多和底特律等地的球队老板绝不会接受球队在经历了一个艰难的NBA赛季后降为第二级别赛事的篮球俱乐部。

如果联盟从今天开始,也许可以设计一个包括升降级在内的两个级别的体系,但在1946年,没有人有这样的想法。

除了降级,联盟还可以借鉴国际足球的另一个做法是青训制度。现在,国内这些世界上最优秀的篮球运动员都是在经历了一个堪称体育界最混乱的青少年培养体系后,才得以来到NBA。

目前来看,只有当球员们深入NBA球队的培养体系中,球队才能够帮助他们不断提升水平。有太多像蔡恩-威廉森或乔尔-恩比德这样的天才在进入联盟前被迫经历了各种不同的篮球体系的摔打。

在这些年轻的球星们需要连贯且有目的性的训练时,他们并未得到相应的指引。恰恰相反的是,他们只能通过混乱的AAU、高中和大学这一系列流程来竞争外界对于他们未来的关注度。

试想一下,如果每个NBA球队都有一个青训营,可以帮助精英级别的青少年运动员很好地融合学习和竞技发展,那么球员们在青少年时期就能接触到专业的营养、健康、运动科学和训练习惯等的培养。俱乐部和运动员都会就共同探讨如何在未来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并对应设计一个双方都认可的长远发展计划。

目前的NBA没有支撑这种方式的基础设施,因此除非世界上最聪明的年轻篮球人才都想着以专业的态度和行为来进行训练,不然他们很可能无法得到最顶级的人才。

从足球界还可以借鉴一个更明显的方法:如果NBA现在彻底推倒重来,它完全可以成立好几支国外球队。多亏了乔丹、诺维茨基和扬尼斯-阿德托昆博等来自国内外的优秀球员,NBA这个所谓的“国家篮球协会”已经是一个国际化产物,但这却无法从各队地理位置中获悉。

如果联盟今天从头开始,那么它可以安排更多的海外比赛。也许球队很难永久地驻扎在亚洲、非洲或欧洲,但这些国家的球迷应该有更多机会现场观看NBA比赛,而联盟本身也将从更大的国际影响力中长期受益。

NBA成立于1946年,75年的历史既带来了成功,也让联盟有了一些受限之处。联盟拥有的丰厚传统与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共同将其打造成了职业体育中最好的品牌之一,同时也阻止了许多改变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