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反指(都在海湾地区,卡塔尔为何要“跳反”)

文:沈持盈

由于阿拉伯地区、特别是海湾地区多个伙伴国家发布断交声明,卡塔尔近期一直在国际关系的热门榜上逡巡。在此之前,大多数国人对于这个国家都存在相当深的刻板印象,认为其是一个典型的依靠石油的资源型土豪小国。在海湾一众国家中,卡塔尔在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度与话语权也不如阿联酋、沙特等国家。

卡塔尔最大的先天优势、也是唯一的先天优势就是其境内油气储备量巨大。依靠能源出口,卡塔尔人民迅速致富,据统计2012年卡塔尔的人均GDP超过88000美元,位居全球榜首。然而能源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使得国内经济结构单一,缺乏造血能力致使后劲不足,另一方面也使得各大国家纷纷插足区域间石油事务,妄图在交易中利益最大化,使该地区的安全与稳定程度有所下降。

不仅如此,打开海湾地区的地图,就可以发现卡塔尔的诸多劣势,如国土面积少、境内多沙漠导致气候恶劣。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位于该国两侧的沙特和伊朗,分别是伊斯兰教逊尼派与什叶派的领头羊。卡塔尔夹在其中,其危机感可想而知。

卡塔尔反指(都在海湾地区,卡塔尔为何要“跳反”)

夹缝中的卡塔尔

国力不算强,国家不算大,地缘方面不算有优势。按说对于这类国家最具性价比的国际关系策略就是“抱大腿”,世界范围内也不乏这样的明智国度。但近些年,卡塔尔凭借经济、文化及外交方向积极的策略及有效的动作,在国际舞台上刷出了相当强的存在感,以至于国际政治学界开始逐渐重视卡塔尔,并将其近些年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总结成五个字——小国大政治。

自1971年独立以来,卡塔尔在老埃米尔哈利法的带领下,整体的对外策略是较为谨慎与保守的。期间对于中东地区的政治事务,卡塔尔基本都是随大流的态度,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动作。至1995年,前任埃米尔哈马德发动不流血政变推翻其父上位后,奉行温和但积极的外交政策,兼之有巨量财富加持,整个卡塔尔的前进步伐明显加快,刷出了一波相当强的存在感。

卡塔尔反指(都在海湾地区,卡塔尔为何要“跳反”)

治国有方的卡塔尔前领导人埃米尔哈马德

首先是强势参与区域间的政治事务合作,看准时机后甚至会尝试主导区域间合作。例如2003年伊战前夕,卡塔尔就以主席国的组织首脑会议,试图通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尽量降低伊拉克遭受军事打击的可能性。

其次是举办各种大型会议及体育赛事。2006年的多哈亚运会就让许多中国观众见识到了海湾地区的风情。即将于2022年在多哈举办的世界杯,虽然在申请主办权方面饱受质疑与诟病,但这并没有让卡塔尔停下建造豪华场馆的脚步。而最为国人所熟知的,要数2001年WTO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

卡塔尔反指(都在海湾地区,卡塔尔为何要“跳反”)

2006年多哈亚运会开幕式

第三,要数这个国家除了油气资源的另外一块“金字招牌”——半岛电视台。半岛台也是1996年由前任埃米尔哈马德主导建立的,其台名不仅意指卡塔尔所处的海湾半岛地区,同时也有“汪洋之中的自由之岛”之意,半岛台从各大国际媒体挖到了一批能力极强的阿拉伯籍与阿拉伯裔的媒体人,旨在创造言论传播通路。半岛电视台在苦心经营5年后,2001年因在911恐怖袭击中即时而专业报道一炮而红,成为卡塔尔乃至整个阿拉伯地区为数不多的权威性与时效性并存的媒体,也是卡塔尔对外宣传的一个有效的发声器。

卡塔尔反指(都在海湾地区,卡塔尔为何要“跳反”)

半岛电视台台标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的十余年中,卡塔尔的政策卓有成效:以保证油气出口量的为前提,维持良好的经济发展,维护本国的安全稳定;在此基础上,尽力谋求自身在阿拉伯世界、乃至整个国际社会上的发声机会和话语权。

遵循着这一方针政策,卡塔尔等来了一个难得的机会。2011年“阿拉伯之春”革命浪潮自突尼斯爆发,随后席卷若干阿拉伯国家。卡塔尔在此期间的一系列行动异常积极高调:先是第一个发声明支持突尼斯革命,这也使得革命后上任的突尼斯总理投桃报李,其国外出访的首站便选择了卡塔尔。

与此同时,卡塔尔也派部队高调参与了北约对利比亚的空袭行动,直接导致了之后利比亚境内一直持续至今的动荡与混乱。此外,由于卡塔尔和穆兄会的紧密关系(前者一度被视为后者的背后金主),埃及前总统、曾是穆兄会候选人的穆尔西上台后,立刻和卡塔尔“如胶似漆”了起来,双方在经济、政治等方面有一系列合作。

而在叙利亚问题上,卡塔尔公开反对叙利亚总统巴沙尔,早早将驻叙大使召回,并关闭了在叙利亚的使馆。同时在海合会层面、阿盟层面对叙利亚问题表达自己的意见,甚至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决议草案,试图让巴沙尔下台,推动叙利亚的政权更迭。在此期间,卡塔尔的表现用“上蹿下跳”来形容也不为过。

甚至连半岛电视台的作用都不尽人意——由于在叙利亚问题上刻意偏颇的报道,半岛电视台引起了叙利亚乃至其他国家一些民众的抗议和不满,半岛电视台的权威性大打折扣。

从这一系列举动可以看出,卡塔尔一方面对内继续维持稳定,另一方面对外布局,甚至扶植了一些亲己的政权,试图为今后更深入的外交策略奠定基础,从而彻底打开自身在这一地区的对外道路,增强国家影响力。

但自身的奋斗还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历史的进程总是吊诡。前有穆兄会在埃及尽失民心,被埃及军方推翻并被列为恐怖组织,前总统穆尔西也被下狱,极有可能面对死刑的惩罚;

后有叙利亚总统巴沙尔超强的续命能力,叙利亚虽风雨飘摇,但一直未到大厦尽倾的地步。这使得卡塔尔的处境非常尴尬。因为阿拉伯世界话语权最强的两个国家——沙特与埃及——早已经对卡塔尔“想要出头”的目的与举动颇为警觉,此番卡塔尔被诸多国家“拉黑”,也多多少少有“各抱地势勾心斗角”的因素。

卡塔尔反指(都在海湾地区,卡塔尔为何要“跳反”)

身陷囹圄的埃及前总统穆尔西

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从一个话语权不强的海湾国家到如今运用自身力量与手段称为冉冉上升的海湾明星国家,再到现如今深陷不利局面,其间的发展历程值得深思。而这一点,也许迄今为止最为知名的国际关系学者汉斯·摩根索能够给出解释:

“只要世界在政治上还是由国家构成的,那么国际政治中实际上最后的语言就只能是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