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羽毛球赛赛制(——第五颗星)

这两天男篮世界杯已经火热开打,9月中旬女排世界杯也将揭开战幕,预祝中国队能够在两个世界杯的赛场上取得好成绩!

大家都知道中国羽毛球队队员的比赛服上有5颗五角星,当初这个设计是对应5个世界冠军:团体赛的苏迪曼杯、汤姆斯杯或尤伯杯,单项赛的奥运会、世锦赛,还有一个就是世界杯。

是的,羽毛球过去也是有世界杯的。其实我们的前辈,像孙俊、董炯他们都打过,后来停了一段时间。我们备战2004年奥运会的时候在湖南益阳集训,益阳培养了很多的奥运冠军、世界冠军,那段时间当地政府想打造羽毛球名片,希望能够让重要的国际赛事落户益阳,所以就把目光对准了停办一段时间的世界杯。经过各方的努力,2005年羽毛球世界杯在益阳重新“开张”。

当时世界杯的赛制和现在的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很像,单打好像是世界排名前16名获得参赛资格,双打是世界排名前8的组合参加。我们男双分两个组,每个小组前两名出线,再交叉打半决赛。这样的赛制难度在于对手没有从弱到强、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上来就是硬碰硬,要求状态调动非常快,但另一方面,因为是小组赛取前两名,即便一开始输了还有挽回的机会,相对来说压力就没有那么大。2005年那届世界杯,我和傅海峰拿了冠军。

世界杯羽毛球赛赛制(——第五颗星)

按理说运动员在某一个比赛拿到自己第一个冠军,印象都会比较深刻,但实际上现在我回想起那次比赛的时候,想不起来都有谁参加、谁和我一个小组,甚至连半决赛打得是谁我都记不太清楚了,只记得决赛赢得是西吉特/维吉亚。决赛赢了之后我特别兴奋,因为对手是当时的主要对手,而且他俩的技术风格、竞技成绩,在当时的我们看来都是天才级的运动员,能战胜他们,真的是发自内心的高兴,但这样的高兴单纯来源于战胜强敌,世界杯冠军这个头衔其实没有让我有太多激动的感觉。

听起来很难相信,但实际上就是这样。现在回想起来,当时世界杯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办办停停,难以形成持续的影响力和底蕴的积累,这样在运动员心中的认可程度和归属感其实就很弱了,而且世界杯的积分、奖金也不是那么的高,当时的世界杯也就2005年、2006年办了两届之后又停办了,几乎没带来什么影响。其实从那个时候开始,世界羽联赛事安排偏多偏密的问题就已经被大家提出来的,这样的情况不仅仅要求运动队耗费更多的精力去应对密集的比赛,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地方去承办比赛,尤其是世界杯这样当时的国际大赛,对承办地的要求很高,这也给赛事的持续进行增加了困难。重新设置世界杯,世界羽联的初衷是打造和奥运会、世锦赛齐名的精品赛事,但遗憾以失败告终。

羽毛球世界杯我觉得挺失败的,直到现在都还有很多球迷不知道国家队衣服上那世界冠军的五颗星里有一颗是世界杯。现在羽毛球没有世界杯,那队员衣服上那五颗星就没法填满,稍有强迫症的朋友估计怎么看怎么不舒服,我们那批我记得只有林丹、傅海峰和我拿满过五颗星。那如果在现在的比赛中选一个去成为这第五颗星,哪一个比赛比较合适呢?

世界杯羽毛球赛赛制(——第五颗星)

以下纯属我个人看法,最直观的是世界羽联巡回赛总决赛,高积分高奖金,确实能够吸引很多高手参加,但是现在修改了巡回赛积分方法,导致去年总决赛的参赛阵容“星光暗淡”,实力上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同时总决赛商业气息相对较浓,感觉缺少世界大赛那种稳重和权威。原来我们私下里也讨论过,可以把全运会当作这颗星,毕竟全运会上的竞争尤为激烈,奥运冠军、世界冠军整个职业生涯没拿过全运会冠军的大有人在,这个冠军的含金量毋庸置疑,只不过全运会属于全国比赛,和那五颗星代表的世界冠军毕竟不一样。

我偏向全英公开赛,虽说只是一站巡回赛,但是从历史底蕴、到影响力,全英在羽毛球界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大家心知肚明,就连拿下男单“大满贯”的陶菲克,都多次提到自己职业生涯并不完美,原因就是没有拿过全英的冠军。每年全英都可以说是世界羽坛高手到的最齐的比赛,冠军的含金量非常高。虽说从比赛的定位上不是严格意义的世界冠军,但是从历史底蕴来说,加上这一颗具有历史意义的星,也没什么不妥。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出发点是希望有能力的运动员能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集齐五颗星,而不是因为比赛本身的问题,让自己连“集星”的机会都没有。这第五颗星应该挂在哪一项赛事上,欢迎大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