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哥伦比亚绝境逢生1比0塞内加尔,从小组第3跃居第1出线(日本是唯一凭借公平竞赛规则、黄牌比塞内加尔少2张入围16强队伍),我被贺炜一句解说深深吸引。J罗第31分钟因伤下场过后,镜头对准塞内加尔主帅西塞时,贺炜说:“西塞是世界杯32强教练中工资最低的,年薪只有17.5万欧元……当然,这是说给大家听的,这个工资还是比我多多了。”
这一句很能调动观众的情绪,有人情味,会让球迷联想到很多东西,比如足球教练的薪水,我们的工资,普通人和足球人的收入差距,央视解说评论员的水平……
我喜欢并崇拜贺炜,“足球诗人”的美誉名副其实,对瓜帅巴萨“像踢毽子”、2010年意大利出局时的“足球界的大喜大悲在此刻得到极致呈现”、本届法国和丹麦明显的默契球0比0“两队心真大”,他的旁白总是恰到好处又有所升华,功力深厚且有表达技巧。
他的成名之路也足够励志适用所有有志的青年,大学期间参与央视《挑战主持人》节目录制得到好评,2002年正式进入央视体育频道,以后方编辑身份参与韩日世界杯报道。次年,开始为五大联赛足球集锦配音,从西甲开始担任评论。他的风格和詹俊不同,因平台不同、要求限制不同,贺炜必须更趋严肃、严谨、少流露主观情感。两者比较,我还是更欣赏贺炜。
央视前方记者,贺炜之后就是我的大学同学朱晓雨(北外意大利语专业),声音和措辞都好,和贺炜还相差一点点艺术范儿。其他几人都平庸,格式化工作勉强过得去而已,最烦洪钢,典型的外行人来应付任务,冰岛首战他的“中国任意地方圈出30万人,都不如冰岛人体格”,这就不是央视记者该说的,因为没有论据!没有考证!引申出中国足球不发达和体格的关系,这个话题太大你收不住,也非常片面,体格好了足球就行了?
由此联想到央视曾经的著名解说,那个有味道的年代。作为70后,我们常回忆1998世界杯,那届精彩不仅在球星和赛事,还有最高品质的中国主流评论。
赛前央视节目展望世界杯,我清晰记得张路挺巴西,张慧德挺意大利,于大川代表德国,为英格兰叫好的仿佛是北京台的郭峰,那才是货真价实的名嘴交锋,都是老师级的人物,讲话特别有内容有情感侧重。现在的解说趋近万金油,啥都能说,几个能讲出一国足球文化色彩和故事的?彼时黄健翔已在央视但江湖地位还不比日后,从德甲开始说,懂球 文艺也成了一个标杆。
怀念张路和张慧德(2015年去世)的意甲,于大川(2017年辞世)和李惟淼的德甲,我能从足球感受到那一国的氛围,人文风情和地理知识。现在你听多数解说说完,也就完了,什么都没留下,还不如自己看的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