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球赛彩片(他是“两弹一星”元勋之一,年逾百岁仍是“创客”)

他主持设计的长征一号火箭把中国首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

他是载人飞船前身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

他是“神舟”飞船总体论证的高层负责人。

他就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

世界杯球赛彩片(他是“两弹一星”元勋之一,年逾百岁仍是“创客”)

1970年4月24日,当“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点火升空,首次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时,王希季,这位火箭设计者的心却紧张得怦怦直跳,当收音机里传出“东方红”那清晰、优美,仿佛来自天国的乐曲声时,王希季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

令人深思的是,这位1921年出生于云南的昆明人,早年在西南联大读书时,学的并非航空动力与设计专业,而是动力厂工程,他打算毕业后到动力厂工作,为祖国建设大的电站,以工业而强国。

勇争第一图报国

童年时期的王希季聪慧好学,算术课是他最感兴趣的,同学左思右想弄不明白的算术题,他总能迅速而又顺利地解出答案。小学毕业那年,他获得昆明市小学会考第一名。

他的父亲是一位商人,1931年那场长江特大洪水把他家在汉口的商号冲得荡然无存,从此买卖一踱不振,家被查封,父亲为此到处躲债,小希季也面临辍学的危险。

好在王希季成绩好,许多中学校长纷纷找上门来,希望他到他们的学校就读。最终,王希季选择了昆华高级工业职业学校附属初中,依靠奖学金完成了初中学业,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昆华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土木科。

当年正值“七七事变”发生、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开始,昆明市新人学的高中生和大学生都要受军训。在军训期间,受抗日情绪高涨环境的影响,他萌生出报名参军上前线、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想法,后因年纪小而未被录取。

虽然没有能参军,但为抗日战争学本领那种有点“工业救国”的学习动机已在他的思想中初步形成。

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王希季的命运。1938年,北大、清华和南开大学迁往昆明,组建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一年秋,刚刚读完高一的王希季在一位同学的怂恿下一起去参加西南联大的高考。

“当时心里想的是,即使考不上,也可感受一下高考考场的气氛,为今后参加高考积累经验”。结果,榜上有名,被西南联大机械系录取了,而那位同学却名落孙山。一时间,“跳”进大学校园的他成了学校的新闻人物。

在西南联合大学4年就学期间,他有幸受业于诸多名家,受到学校“茄吹弦诵”、“千秋耻终当雪”的环境和志气的熏陶。由此,他不仅学识长进、眼界开阔,而且在为人处世和治学方面受到良好的培养。

看到国家落后就会挨打、甚至被灭亡,又学习和认识到能源在技术中的杠杆作用,他产生了将来投身于建设和发展祖国能源工业的意愿。他从1942年大学毕业到1948年转入航天技术(又称空间技术)领域的16年间,有12年的工作和学习均在动力工程范畴之内。

西南联大毕业后,王希季顺利通过当时教育部举办的公费留学考试,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留学,攻读动力和燃料专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49年10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王希季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喜不自禁,毅然放弃了美国政府为留住中国留学生给予的优厚待遇,中止博士学位的攻读,踏上驶向东方的海轮,几经艰苦辗转,于1950年初回到祖国的怀抱。

世界杯球赛彩片(他是“两弹一星”元勋之一,年逾百岁仍是“创客”)

1950年,王希季在归国的客轮上

麻袋后面总指挥

欣欣向荣的新中国给了王希季施展才华的新天地,他根据国家的需要先后在大连理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任教,为新生的共和国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

当时,苏联、美国相继成功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从此拉开了人类开发空间、角逐宇宙的序幕。身为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副主任的王希季感到,中国是火箭的故乡,作为映涣大国,不应该沉默。

1958年11月,在国家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进军号令不久,王希季被调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担任探空火箭的技术负责人。王希季的飞天之梦就从这里开始了。

王希季对这个专门负责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研究设计的保密部门一无所知,在接受任务后,37岁的他将承担起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的研制任务。

那时的他既不具备火箭方面的专业知识,也未掌握相关的技术资料,王希季和技术副院长杨南生边学边教,带领一帮平均年龄只有21岁的“娃娃队伍”大胆实践,义无反顾地干了起来,边设计边生产。

由于没有任何经验,他们首次设计的卫星运载火箭,在推进剂的选择上脱离我国现有工业基础。设计完成后,遇到材料、工艺上难以逾越的障碍,不得不停了下来。这枚火箭最终变成了漂亮的展览品。

面对一再受挫的严酷现实,王希季经过认真反思,向上级提出建议:从国情出发,以技术难度较小的无控制探空火箭为突破口,循序渐进地创造条件,适当的时候再开始运载火箭的研制。

当时急需一个发动机系统试验室,新建又来不及,王希季最后选中设计院内的一个厕所门前几平方米的露天地。他和助手们在地上搭起了液流试验台,而厕所则改装成了测试室。就这样,仅仅几个月,由液体燃料主火箭和固体燃料助推器串联起来的两级无控制火箭就奇迹般地诞生了。

世界杯球赛彩片(他是“两弹一星”元勋之一,年逾百岁仍是“创客”)

“T-7M”火箭模型

1960年2月19日下午,这枚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研制的液体推进剂探空火箭发射成功了。虽然飞行高度只有8公里,却标志着我国已经向走出地球、奔向太空的征程迈出了关键性的第一步。

3年后,王希季组织设计人员又对火箭做了重大改进,探空火箭又携带40公斤探测仪器一举飞上了130公里的高空。这枚火箭的箭头、箭体在弹道顶点附近分离后,分别用降落伞装置进行了回收,这对我国的探空火箭和返回式卫星研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火箭探空是我国在高新技术中较早达到国际水平的一个领域,也是我国发展航天技术的起步项目之一。在从零起步的中国航天事业中,王希季无疑是一位卓然有功的拓荒者。

太空传来“东方红”

在王希季的人生轨迹中,1965年无疑要记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上海机电设计院并入七机部,并搬迁至北京,更名为七机部第八设计院。王希季被任命为该院总工程师,他开始主持中国第一个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总体方案的论证和设计工作。

王希季研究了大量的资料,根据我国国情和技术基础,创造性地把探空火箭技术和导弹技术结合起来,把液体与固体推进剂火箭组合起来,提出了以中程液体火箭为第一级与第二级,加上一枚固体火箭作为第三级的卫星运载火箭的技术方案,形成了我国征服太空的第一枚航天运载火箭——“长征一号”。

这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次大胆尝试。1970年4月24日21时31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巨大轰鸣声中,从戈壁大漠腾空而起,带着清脆嘹亮的《东方红》乐曲,带着中国人的壮志与豪情飞向太空,扶摇直上。此时,王希季与同事们激动拥抱在一起。

世界杯球赛彩片(他是“两弹一星”元勋之一,年逾百岁仍是“创客”)

钱学森(二排左九)与王希季(二排左八)等在“T7-M”发射架前合影

在太空中,有一种神奇的返回式卫星,不仅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发射到太空中的某个位置,而且还可以顺从地听命于人们的召唤,按时、按地重返人间。在取得火箭技术一系列的突破之后,他又担任起我国返回式卫星的首任总设计师。

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终于穿云破雾飞上了太空,又于3天后按预定地点顺利返回地面。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到了上世纪90年代,我国已发射了3个型号16颗返回式卫星。根据王希季提出的返回式卫星的基本方案,我国的返回式卫星成为研制周期最短、成本最低、发射数量最多、成功率最高的卫星系列,这其中,凝结了王希季和他的同事们艰苦卓绝的努力。

总是甘当少数派

作为卫星总设计师,王希季经常扮演少数派的角色。在他的一份干部考察表上,写着这样一个缺点:有时比较固执,不好商量工作。王希季没有虚心接受,在“对组织评价的意见”一栏里郑重其事地写道:“总评价高于本人评价,谢谢。但是在技术问题上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少数服从多数,而是要尊重客观规律。有时候少数人坚持的往往是正确的。可能我总是当这种少数派吧。”

第一次提出要在返回式卫星上试验一种新型国产彩色胶片时,因为实验风险太大,不少专家都持反对意见。王希季认为,如果彩片能够成功的话,将会比黑白片获取更大的信息量,为什么不试一试呢?在进行了缜密的分析论证后,王希季果断地拍板决定,下一颗星不但要上彩色照片,而且要多上。

当那颗装着大量彩色胶片的卫星上天后,大家都为王希季捏着一把汗。

左顾右盼,终于将卫星返回舱盼星星地盼了回来。随即,那宝贝盒子立刻被小心翼翼地取了出来,连夜送去冲洗。当一张张色彩鲜艳、层次丰富的卫星照片神话般地呈现在众人面前时,大家竟惊喜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自此,中国卫星彩色拍照技术开了先河,而这种物美价廉的国产胶片也一直沿用至今。

痴迷京戏的太空专家

年逾九旬的王希季院士思维敏捷、耳聪目明、谦虚和善、平易近人。他不愿意多谈自己,而对有关国家命运的高科技的大事却畅所欲言,一次次强调:“天,对中国人是有份的!”

所长、副院长、科技委主任……王希季先后有过不少头衔。为了工作,他需要权力,却并不因此而看重官位:“我认为,我只适合搞技术,不适合‘当官’。党和人民信任我,给我位置,我便尽力而为之。”他便是这么一个淡泊名利而毫无官瘾的人,最爱的是自己所挚爱的事业。

科学家都有执著追求、埋头工作的共性,但并不都是“苦行僧”、“书呆子”。王希季的事业是严肃的,生活中的他情趣多多,游泳、足球与京剧,是王希季院士的三大爱好。尽管年事已高,遇到好的水域仍然忍不住要下去游个痛快,看起世界杯足球赛转播来忘情投入的程度不逊于年轻人。他说,绿茵场上的健儿那种拼搏精神深深地感染了自己。

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早已使王希季霜染银发,“心星相印”的他魂牵梦绕的始终是无垠的宇宙。身板挺直的他貌似平凡,在茫茫人海中,谁也不会知道他就是名震寰宇的中国“航天巨星”。

然而,这个名字却与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第一颗返回式卫星……

紧紧连在一起。

他是实实在在的“追星族”。

暇余之时,他总爱遥望深邃的星空,盘算着在浩瀚的太空中描绘那片属于中国自己的灿烂星空。


和所有父母、学生一起成长,点击最上方头像关注“教育行动”

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