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晚8点
举世瞩目的北京第二十四届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
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
↑这是焰火在国家体育场上空显示出倒计时数字“1”。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这是开幕式前的表演。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这是焰火表演。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这是焰火表演。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这是焰火表演。新华社记者 王婧嫱 摄
↑这是倒计时表演。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这是倒计时表演。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这是倒计时表演。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张艺谋解读开幕式国旗入场:这个瞬间最直抵人心
国旗入场是冬奥会开幕式一个重要的环节。两排,100多位普通人,代表着全体人民,手手相传,把国旗传递到国旗班手里。总导演张艺谋说,这个瞬间,看似没有什么伟大的表演感,但是最直抵人心。
↑这是一名小号手吹响《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入场。新华社记者 陈益宸 摄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入场。新华社记者 徐子鉴 摄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入场。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开幕式上升起。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开幕式上升起。新华社记者 徐子鉴 摄
运动员走过冰雪雕刻的“中国门”和“中国窗”
4日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走过的冰雪雕刻的“中国门”和“中国窗”,全部取材于中国各地的经典传统门窗图案。运动员走过的“中国门”,寓意中国人民敞开大门、欢迎全世界的朋友相聚冬奥。运动员脚下的“中国窗”,窗外是中国各地的大好河山、自然景观,表达“打开窗口看中国”的美好意向。
↑这是希腊代表团在开幕式上入场。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这是俄罗斯奥委会选手在开幕式上入场。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这是美属萨摩亚代表团在开幕式上入场。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这是白俄罗斯代表团在开幕式上入场。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这是以色列代表团在开幕式上入场。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
↑这是中国香港代表团在开幕式上入场。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这是西班牙代表团在开幕式上入场。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这是中国代表团在开幕式上入场。新华社记者 丁旭 摄
↑这是中国代表团在开幕式上入场。新华社记者 曹灿 摄
↑这是中国代表团在开幕式上入场。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美轮美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冰雪五环有讲究
4日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演绎《冰雪五环》。一滴水变成冰。一滴冰蓝色的水墨从天而降,幻化为黄河之水,倾泻而下。整个画面的意境,来自中国古老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是对中国母亲河的浪漫想象和赞美。翻腾的浪涛最终凝结为一片晶莹剔透的冰雪天地,也好像是凝固了时光。
展示整个冬奥会的历史。一方巨大的水从冰面中升起,凝固成冰。过往23届冬奥举办城市的历史,随着环绕全场的24道“激光刻刀”的雕琢,闪回其上,最终定格为“2022中国北京”。
冰球运动员与影像冰球击打互动。冰球在视频空间中反复撞击后,带动更为激烈的雕刻——整块冰立方被雕刻成为一个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这一行为过程定义为“破冰”。“破冰”的行为,在中国文化中,代表打破隔阂、化解矛盾、走近对方、互相理解的寓意。
↑这是开幕式上的“冰雪五环”环节。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这是开幕式上的“冰雪五环”环节。新华社记者 陈益宸 摄
↑这是开幕式上的“冰雪五环”环节。新华社记者 武巍 摄
↑这是开幕式上的“冰雪五环”环节。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这是开幕式上的“致敬人民”环节。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这是开幕式上的“致敬人民”环节。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这是开幕式上的“构建一朵雪花”环节。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这是开幕式上的“构建一朵雪花”环节。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这是开幕式上的“构建一朵雪花”环节。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这是开幕式上的“构建一朵雪花”环节。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这是开幕式上的“构建一朵雪花”环节。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
来源 :新华社客户端 新华社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