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世界杯意大利最终点球击败法国夺冠,铸就了传奇的时刻,虽然有运气的成分,更有实力的彰显。而夺冠路上最难的,不光是决赛对阵法国,我认为更是半决赛对阵东道主德国。
德国自2002年决赛不敌巴西后,厉马秣兵几年迎来东道主的机会,德国的目标就是借助主场拿下冠军,一路走来德国也比意大利要顺利。半决赛时显然更加看好德国,战车能否冲垮蓝色防线成为最大看点。
德国队阵容是门将莱曼,后卫拉姆、默特萨克、梅策尔德、弗雷德里希,中场博罗夫斯基、巴拉克、凯尔、施耐德,前锋克洛泽和波多尔斯基。意大利这边阵容是门将布冯,后卫格罗索、马特拉齐、卡纳瓦罗、赞布罗塔,中场佩罗塔、皮尔洛、加图索、卡莫拉内西,前锋托蒂和托尼。
德国依靠整体和控制在本届世界杯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尤其是巴拉克的中场。而意大利靠防守起家,在中场盘踞了皮尔洛和加图索一攻一守两大神器。本场比赛也是巴拉克和皮尔洛的中场对决。比赛开始后两个中场大师就展开对阵。应该说巴拉克的攻击性还是很强的,如果单挑,皮尔洛稍显疲态。但克洛泽是个抢点型前锋,在卡纳瓦罗等人盯防下也有些难以施展。所以在比赛中,克洛泽经常拉回前腰位置策应传球进攻。而格罗索作为伟大的左后卫也经常参与进攻,而他留下的空挡由加图索进行补位。
在德国队不能打开局面的情况下,中场的劣势开始显现,老将施耐德体能逐渐下降。小猪施魏因施泰格上场增强中场控制,而意大利增强控球,为了加强中前场的进攻,吉拉迪诺登场,双方一时间难解难分,越接近比赛结束,对于东道主德国队的压力越大。
德国队的压力增大,同样意大利防守过于被动体能上消耗很大,进入加时赛后,双方都显现出各自短板。战术大师里皮此时换上亚昆塔,利用德国队急于求成和心态转换的空当,开始反进攻式打法。果然这种反冲锋收到效果,德国人开始让出进攻权。吉拉迪诺和赞布罗塔连续中门框,这时德国人意识到,原来进攻战术要比防守战术更加复杂,而此刻,他们也只能强攻,避免进入点球大战。而里皮这边,则是继续布局,皮耶罗登场。
显然德国人已经看到自己很难占先手的情况了,他们要孤注一掷进攻,力图搏命式的拿下最后一道防线,这确实给了意大利人压力。但布冯引领的后防线度过这次危机,随后,战术大师皮尔洛开始利用德国被扯动开的后防组织反击。如果比赛是在上半场,那么意大利发动的进攻将不会有太大威胁。就在德国队逼近120分钟迫切去打反击时,格罗索接皮尔洛助攻破门!这个平衡终于被打破,而这些都是意大利战术更胜一筹的体现,有些田忌赛马的意思。
就是这个一念之差,葬送了东道主。随后卡纳瓦罗再次抢断组织反击,吉拉迪诺和皮耶罗打出配合,再次攻陷德国后防。意大利完全依靠防守反击拿下比赛。而接下来,就是东道主出局的时刻。整场比赛意大利用防守拖垮了德国战车的攻势。而后的多年,德国依然很怕意大利和西班牙这种控球流派,经常在巅峰状态被淘汰。而直到2016年,德国才通过点球淘汰过意大利,而那时两队都已经进入了低谷期。从而也让我们更加怀念2006年那个蓝色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