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特马(战争史不是评书故事 速度快的千里马真不如个子大的马中大力士)


夸特马(战争史不是评书故事 速度快的千里马真不如个子大的马中大力士)

“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跑得还贼快的千里马是评书、传奇故事中的重要配角,它们作为最顶级的坐骑是最强战将的标配,这些战将往往还有惊人分量的兵器。歌谣都是骗人的,评书都是唬人的,在真实的战场上这种千里马并不存在。

夸特马(战争史不是评书故事 速度快的千里马真不如个子大的马中大力士)

今天速度最快的马是纯血马和夸特马,它们的速度虽快,但在长途行军上没有太大优势。阿拉伯马倒是长途和短途都在行,但它很少出现在战场上。阿拉伯帝国跨海远征伊比利亚半岛时用的就是柏布马,一点也不考虑阿拉伯马;马穆鲁克战士控制了埃及和叙利亚,他们对阵蒙古人还需要还专门从印度进口马瓦里马和卡提阿瓦马。这是因为阿拉伯马的负重能力并不强,今天阿拉伯马的平均体重是418公斤(中世纪的阿拉伯马普遍还要轻不少),马匹的载重能力最大是其体重的20%,它一般就只能驮80多公斤的壮汉“白板”(不带任何装备,连马鞍都不带)行军。

夸特马(战争史不是评书故事 速度快的千里马真不如个子大的马中大力士)

因为如果把马匹的负重强行提高到20%以上马就会出现呼吸吃力,心跳过速,肌肉快速疲劳等情况,在负重超过30%的时候马匹的速度就会降低三成多。阿拉伯马的块头较小,它自然难以上战场,就连欧洲俘获它(实际上以柏布马居多)后,第一时间也是把它赶到繁殖场内,让它日夜操劳贡献精液。

夸特马(战争史不是评书故事 速度快的千里马真不如个子大的马中大力士)

或许有人会提蒙古马,认为蒙古马才是马中的神兽。大哥,这都2022年,您就别提上个千年的“神话’了好不。蒙古马是吃苦耐劳,但还真没到包打天下的地步,清末民国时期因为蒙古马拉力不强,中国军人在火力上吃了大亏,蒙古马也真不是喂草就行、不生病,当年北洋六镇每年都要养死三成的蒙古马(真不是故意的,袁大头都下令谁喂死谁扣工资赔偿)。蒙古人横行亚欧大陆时使用了大量搜罗而来的优质马匹,元朝皇宫里连阿拉伯马都有,蒙古骑兵能让蒙古马发挥最大威力,他们独有的吊马技术是关键。蒙古马要在他们的调教下逐渐加量训练一个月,在第30天的时候用蒙古马或者其他战马进行冲锋作战,十分考验统帅的能力。

夸特马(战争史不是评书故事 速度快的千里马真不如个子大的马中大力士)

在中外历史上个子大、能负重奔跑的马匹才是战场首选,大块头的武将们也像现代人喜欢大波美女一样喜爱大个头的战马。周朝把八尺以上高度的马尊称为“龙”,周代的八尺就是一米八四,已经和现代超大型挽马类似,古人甚至以为这种马都具有龙的血脉。汉武帝也是大洋马的狂热粉丝,他追求的大宛马就身高七尺。

夸特马(战争史不是评书故事 速度快的千里马真不如个子大的马中大力士)

在古代中国,战马每高出一尺,价钱就要身价百倍,东汉末期一匹高大骏马的价值可以高达200万钱,是20户中产的全部身价,足以购买九卿一类的高官;宋朝的马匹每长高一寸,价格就多出几千钱,四尺二寸的战马价格24000钱,长到四尺六寸就飞涨到28000钱,长到五六尺,那就是顶级将门和赵宋官家才能购买的极品了。三国故事里有吕布为马背叛的情节,这其实很真实,像吕布那样的大块头猛男要是没董卓们赞助还真找不到顶级好马。

夸特马(战争史不是评书故事 速度快的千里马真不如个子大的马中大力士)

西方骑士也一样,古代骑士的战马划分简单粗暴、个子大、能负重冲锋的马就是战马。它们有专有的名词“destrier”,身价也是普通马匹的十到二世倍。从著名骑士马歇尔的回忆中,我们可以知道12世纪末一匹战马至少能换30多吨小麦。这还只是战马中的普通货色,13世纪末还出现了不少身价高达200、300镑的顶级战马,它们的身价已经等于一个中等城市的税收,是顶级大贵族炫富的工具。

夸特马(战争史不是评书故事 速度快的千里马真不如个子大的马中大力士)

骑士战马速度并不快,但这对骑士不是问题,因为骑士冲锋讲究的是横队集体冲锋,大家要尽量速度一致,跟上平均速度即可。如果遇到突袭任务,骑士们还可以抛弃一些装备换乘快速响应马匹“Coursers”,这种马个子较小,负重差,但速度比战马快。

夸特马(战争史不是评书故事 速度快的千里马真不如个子大的马中大力士)

一匹能满足各种需要的极品马是古人的幻想,和今天男人对极品美女的幻想差不多,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真正的战士都会各需所需选择不同的马匹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