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三国,必定对汉献帝刘协这个名字不陌生。作为大汉朝的末代皇帝,他一生都在被当成傀儡,先是被董卓控制,然后又被曹操挟持,虽然九五之尊,但却是天底下最没有自由的人。还要时时担心,万一“乱臣贼子们”哪天心情不好想篡国,自己就性命不保了。
所以说起他来,大多数人第一印象是他窝囊软弱。可实际上,正是这位看似窝囊软弱的傀儡皇帝,为大汉朝续了三十多年命。
自古以来,一个朝代的兴衰灭亡,与当政的皇帝脱不开关系。夏商西周秦朝以来,朝代的灭亡也都有那么一位昏君推波助澜,甚至有的昏君还是王朝灭亡的关键要素。但是,汉献帝刘协,他有点不一样。
乱世纷争中,最初当上皇帝的,并非刘协,而是他的哥哥汉少帝刘辩。刘辩是汉灵帝的嫡长子,理所应当继承皇位,彼时刘协只是陈留王。但是一场纷乱后汉少帝和陈留王逃出皇宫了,群臣与各路诸侯就到处寻找天子,这时候来自西凉的董卓率先找到了,于是就问他俩,发生了什么事?
汉少帝被吓怕了,语无伦次地说不清楚。这时候,身为陈留王的刘协反而非常冷静,一字一句地回答董卓的问题。董卓见状,内心对陈留王萌生了一种好感,再加上他得知刘协是由董太后抚养长大的,董太后和自己还是同宗族呢,更觉得自己可以扶持刘协上位,这样的想法也逐渐萌生出来。
后来董卓还朝,依靠自己手里的兵马和权力,就牢牢地将皇帝控制在自己的手掌心里。他看汉少帝呆头呆脑的,不太聪明,另一方面也为了树立自己在群臣面前的权威,于是就罢黜汉少帝,改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史称汉献帝。
刘协的一生,看似是个没有自由的傀儡,但他也为恢复汉室权力,做出过不少努力。
根据《后汉书》记载:“五年春正月,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种辑受密诏诛曹操,事泄。壬午,曹操杀董承等,夷三族。”
这里的“受密”,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故事——刘协的衣带诏。据说,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协作为其中的“傀儡皇帝”,丝毫没有放弃过挣扎与反抗。由于时刻被曹操监视和控制,有一次刘协有机会见到董承等人的时候,就扯下自己的衣带,在上面写下“密诏”,命董承联合其他人来诛杀曹操。然而却因为董承妻子出轨下人,他的惩罚让下人怀恨在心,将其出卖,于是事情暴露,董承被曹操杀死。
这个典故在《三国演义》中有浓墨重彩地强调,在历史上是否真有这回事,尚且存疑。因为有史学家分析,所谓的“衣带诏”有可能是董承杜撰出来,给自己灭曹提供合法性依据的。但是不管是真是假,根据刘协的表现,类似于这种自救和救亡汉室的事情,他一定也做过许多,只是作用微乎其微。
还有一点,是刘协非常懂得:隐忍。
没有自由,一生被当作傀儡,这样的生活其实并不容易度过。有人会说,虽然没有自由,但刘协的生活水平不会太差,好吃好喝。但只有真正失去自由的人才会懂得,自由对于一个人来说,其实是多么重要。
他深爱的皇后伏寿,还有他的两个儿子,都因为种种原因被曹操害死。曹操还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刘协,其中第二个女儿曹节还被册封为皇后,面对这一切,他还是隐忍。
董卓挟天子令诸侯的时候,刘协其实也受到过不少委屈。给刘协最直接委屈的人,莫过于董卓身边的李傕。董卓被杀后,王允不接受李郭二人的投降,他们就反了,后来李傕看管刘协,他将刘协当成一个纯粹的废物傀儡皇帝,一点好脸色都没有,甚至饭都没给够。历时5天的时间,刘协忍不住问李傕要一点食物,结果给的却是馊掉的饭,他将刘协视为乞丐都不如,只是个工具罢了。
即便如此,刘协始终都在隐忍,默默承受着,从来没有想过,以自戕来结束这些痛苦。后来逮着个机会,刘协就逃出去了,逃脱了李傕的暴力掌控。
但他是汉朝名正言顺的天子,也是各路诸侯人人争抢的“香饽饽”,又怎么可能彻底逃离这些人的视线呢?
最重要的一点是,刘协是心系百姓的。当闹饥荒的时候,刘协不忍心看百姓被活活饿死,他将自己攒的私房钱拿出来,想要救济百姓。却不料,这些钱最后都进了李傕的口袋。这时候的他,自己都顾不过来了,却仍然不忘记百姓。
所以后人评价他,汉朝灭亡是因为国运气数将尽,与汉献帝无关。历史上从不缺乏亡国之君,可是汉献帝却恰恰是最不像亡国之君的那一位。他一生作傀儡,却一生也在隐忍努力挣脱这顶帽子,想要为汉室的衰亡挽回些什么。
可是大厦将倾,群雄纷起,即便是他做出再多的努力,也无济于事了。就连他的死,也是最悲惨的结局。
作者:我方团队月落星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