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北京时间20点57分,中国女足在亚洲杯决赛上夺冠!
消息传出后,顿时爆上了各大媒体头版,举国上下瞬间沸腾。
其实决赛的上半场,当中国女足0:2落后于韩国女足时,很多韩国人都以为大局已定。
可谁成想下半场,中国女足竟在体能、比分、士气落后的情况下,实现了比分逆转!
可能连爽文小说都不敢这么写...
比赛第68分钟,18号队员唐佳丽点球破门;3分钟后,01年出生的小将张琳艳便头球破门。
短短5分钟,追平了两球不算完,比赛进行到93分钟时,球员肖裕仪突入禁区一脚洞穿韩国队球门!
最终,中国女足以3:2的比分逆转结局,大获全胜!
场下一向冷静沉着的水庆霞教练,在获胜那一刻也难掩激动,流下泪水。
时隔十六年,中国女足终于捧起了第九座亚洲杯冠军的奖杯。
昨夜,无数中国网友都在兴奋地刷屏:
“中国女足牛X,冠军是我们的!”、“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女足!”
图源微博网友@泼墨六月
连隔壁的韩国网友都被打服了:
“本来就是水平差异”、“祝贺中国足球队。”
“这就是现实啊,后半部分太差劲了,体力有那么差吗?”
“本来就是水平差异”
——图源虎扑@mesdike
这届亚洲杯一路走来,中国女足的胜利可以说是来之不易。
首轮小组赛:中国vs中国台北 4:0;
二轮小组赛:中国vs伊朗 7:0;
四分之一决赛:中国vs越南 3:1;
半决赛:中国vs日本 6:5;
决赛:中国vs韩国 3:2
有人说,女足简直是再一次创造了奇迹。
但其实为了这一天,中国女足已经付出了太多。
2020年1月底,中国女足到悉尼参加奥运会预选赛。
落地后,按照当地隔离要求,整个女足队伍有9天的时间无法进行室外训练。
而女足是怎么度过的?
为了让身体时刻保持在最佳状态,她们自己创造条件去训练。
图源@新华网
走廊、楼梯太狭隘,她们仍跑着步锻炼体能;
空气不大流通,让人喘不过气,女足队员们就练一会儿,回房间喘口气,再接着继续练。
外人看着心生佩服,但这种程度的训练,在女足姑娘们的眼里,其实都算不上什么。
1995年出生于武汉的球员王霜,身高165cm,既是亚洲一流球员,也是中国女足绝对的“一姐”。
她年少成名、技术出色,连韩红也称她是自己的女神。
去年4月,中国女足在东京奥运会预选赛中击败了韩国女足。
晋级后,球队核心队员王霜接受采访时说,女足能获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够拼”。
“到了最后加时赛,你拼的是什么?拼的就是体能。我们一直坚信,即使是0:2的时候,我们也能够战胜你们。
“我们有130多天的训练,每一堂课都是10000米以上的跑动距离。所以(体能上)我们即使是冲她们,也能把她们冲垮。”
每逢大赛前,女足的队员们都会加大训练强度,一堂训练课就要跑15000米以上。
而一般的比赛,男足的训练标准也就是12000、13000米,
往往一堂课下来,女足队员们的膝盖都磨损得刺疼,但也只能咬着牙顶住。
图源纪录片《你好先锋》
回想到训练的苦,足球领域的“天才少女”王霜都哽咽了:
“因为我们知道,只要停下一堂训练课,我们可能会跟不上下面的训练量,所以我们不能停,只能咬牙坚持住。”
在女足纪录片《足尖上的梦》中,水庆霞教练对于一位球员的拼劲儿也印象深刻。
当别人完成上午份的高强度训练,水庆霞看向球场,总有一个人还在那里苦练。
那个人就是女足最强后卫——李佳悦。
1990年出生的上海姑娘李佳悦,22岁那年入选的国家队。
因为长相神似高圆圆,她也被称为“足球界高圆圆”。
但李佳悦一点也不喜欢这个称呼,“球场上本来靠你踢的好坏、能力去说话,不要过分关注球员的颜值,而是关注她们的成绩。”
在她看来,自己不属于什么天赋型选手,只能靠后天努力才能赶得上别人。
即使有一段时间,她状态低迷,也没有放松过训练,反而自我要求加倍训练。
“职业运动员就是哪方面不好,想多练一点,像贝克汉姆、梅西他们也会加练,没加练没今天,不加练怎么比得上别人。”
对于足球职业运动员来说,伤痛几乎是家常便饭。
有一次,李佳悦旧伤复发,被送进球队的医疗室进行治疗。
她五节椎间盘突出、胸椎突出,还患有脊柱炎,在过去比赛中由于跟人相撞,又造成腰椎错位骨折。
医生曾建议李佳悦,不要再踢足球,不然就会对后半生有影响。
但李佳悦并不屈服,就算有时会累到痛得睡不着,也坚持下去了:
“运动员没点伤那还是运动员吗,大伤小伤都正常,开刀什么的都太正常了。”
“不坚持能怎样,梦想还没死。”
李佳悦曾因没在2015年的世界杯上场,而感到遗憾。
她尤其担心,自己年龄渐长,越往后会越没机会,越想越低落。
水庆霞教练对她说,“对于运动员来说,(低谷期)这都是一个过程,首先自己不放弃,迎着困难去上。”
不仅如此,水教练还常常在训练之余开导她们:“岁数不是什么问题,只要你想去上的话,随时都可以。”
而这一次的亚洲杯,32岁的李佳悦如愿上场参赛。
一举夺冠。
其实过去,中国女足的关注度一直不如男足。
记得有一回,李佳悦和队员们去看男足友谊赛,学习其他国家的技术时就发现,球场看台上人声鼎沸。
“哇那么多人,看台上两侧都是球迷,还有人敲鼓给球员打气。”
而6年前,国内女足的比赛要想有人来看,还得俱乐部想办法。
比如说免费送观众球衣,先到先得。
有时候女足比赛场下,都是些为了领免费球衣的爷爷奶奶在看比赛,观众寥寥无几。
外界的冷落,中国女足或许早已习惯,但她们从不气馁。
比起网络上的热度,她们更关注自己在赛场上有没有拼尽全力。
记得2月4日晚,亚洲杯半决赛上,中国女足对上日本女足时,也是两度落后。
球队核心王霜,因脚伤缺阵。
在队伍整体实力不比对方的大劣势下,中国女足被对方压制到比分1:2,却硬凭着一股韧劲踢满120分钟。
加时赛最后一分钟,32岁的中国女足队长王珊珊将比分扳平,最后,中国女足以6:5的成绩淘汰了日本这一夺冠热门选手。
那同样是中国足球的一个历史性时刻。
在女足比赛上,我们感受到了足球的魅力,这与男女性别无关;
在亚洲杯上,我们感受到了竞技比赛的魅力,那便是不到最后一刻永不言败,这也和男女性别无关。
“Never give up”是竞技体育精神,同样是中国女足精神。
哪怕不敌,仍迎难而上,拼尽全力,永不言弃。
参考资料:
女足纪录片——《足尖上的梦》、
南方日报叮咚快评——《中国女足问鼎世界杯,总有一种精神震撼我们的心灵》
人民日报——《逆转!绝杀!中国女足是冠军!》
图源 /网络
编辑、撰文 / 七七
主编 / 蜜糖
关注我,分享全球独特的生活方式与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