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北京6月21日电(记者 李金磊)这依旧是一届没有中国队的世界杯,但中国元素绝不缺乏。
世界杯成中国企业盛宴
足球场边轮番滚动着几家中国企业的名字和广告语,硕大而醒目的中文,印证着白岩松“中国除了足球队没去,基本上其他都去了”的这句话,也向世界宣告着,在世界杯这个全球大舞台,中国不是一个看客。
FIFA世界杯官网上列出的2018俄罗斯世界杯赞助商。
今年俄罗斯世界杯,简直成了中国企业的盛宴。在10多个赞助商中,中国企业占据了7席,覆盖3个赞助级别,包括万达、海信、VIVO、蒙牛、雅迪、帝牌等,创下中国企业赞助世界杯的新高。
中国企业俨然成为了世界杯的新“金主”。市场机构的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在本届世界杯期间的广告支出最多,达到8.35亿美元,是美国企业4亿美元的两倍,更远高于东道主俄罗斯的企业的6400万美元。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昔日欧美、日韩企业对世界杯等国际顶级体育盛会赞助席位大包大揽,而这一局面可以说就此打破。
当然,除了出钱,中国企业对本届世界杯的贡献不止于此,世界杯比赛用球、吉祥物、纪念币等产品均有“中国制造”的印记,甚至还有10万只中国小龙虾远赴俄罗斯。此外,还有来自中超联赛的外援、中国的球童、护旗手亮相俄罗斯世界杯赛场。
英国《卫报》的一篇文章甚至说,今年夏天去看世界杯的球迷们,将会看中国电视机、用中国手机、坐中国电动滑板车以及喝着中国奶制品。
资料图:俄罗斯世界杯赛场的中国企业广告。中新社记者 田博川 摄
为何积极拥抱世界杯?
毫无疑问,中国元素闪耀俄罗斯世界杯,而中国企业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突破,主观意愿、内在实力、外部条件,缺一不可。
借助世界杯走向全球、扩展品牌影响力、开拓国际市场,是中国企业积极拥抱世界杯的一致诉求。
“从整个国际体育赞助市场来看,越来越多中国元素、中国企业,开始进入全球最高级别的体育舞台。另一方面,证明了中国整个经济发展的实力,以及对于文化软实力的诉求。”万达体育控股副总经理赵相林表示。
北京大学中国体育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文义对中新网记者说,世界杯是四年一届的高收视率盛典,具有极高的广告和传播价值,是一个向全世界传播的大平台,将品牌展示给数十亿全球观众,能给企业带来很好的品牌效应。中国企业要走向国际化,通过赞助这种顶级的国际赛事来传播品牌,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中国企业“走出去”,不仅要有意愿,更要有实力。改革开放40年来,一大批实力不菲的中国企业诞生成长。在2017年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企业独占115席,数量连续第十四年增长。
资料图:俄罗斯世界杯,阿根廷队首战1-1战平冰岛。图为中国企业的场边广告。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从外部条件来看,由于国际足联腐败事件等因素影响,部分老牌赞助商选择退出,传统赞助商的流失,也为中国企业的全面参与提供了机会。
何文义表示,有些大牌赞助商可能比较挑剔,基于品牌形象考虑选择退出,但更多的可能是由于价格问题而选择退出,而中国企业则能承受要价,因为中国企业身后有着中国巨大的市场来支撑它走向国际化、全球化。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这个平台,所以,这是一个历史档口,也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历史选择。
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强调,在国际足联的全球发展计划中,中国处于特别重要的位置。国际足联首席商务官菲利普也表示:“中国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区域,国际足联希望能够借助中国企业在中国消费群体中的影响力,获得一个培养新一代球迷并与其开展互动交流的平台。
北京时间6月14日23点,俄罗斯世界杯揭幕战在莫斯科卢日尼基体育场打响。图为赛场中的中国元素。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见证中国经济实力增长
置诸世界坐标上,中国企业参与世界杯的历程,也正是中国经济影响力日益增长的见证,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的缩影。
1978年,这一年,本土作战的阿根廷夺得世界杯冠军,而在遥远的东方,中国则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向世界打开大门,彼时,中国GDP仅占全球GDP的1.8%。
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首次出现了来自中国内地的赞助商,当“中国英利”4个中文出现在赛场上时,令人眼前一亮。而在这一年,中国的GDP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世界杯不光是足球的较量,也是经济实力的角力场。何文义认为,中国经济整体发展在全球范围来看表现稳定而亮眼,中国已经有了4亿多的中等收入群体,足球人口和消费的扩大,也契合了消费升级的趋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