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的世界杯预选赛都是在希望声中开始,在失望和骂声中结束,这似乎已经成为了跟过年一样的一个周期性的事情。说实话国足每次也确实都能刷新人们对于国足认知的底线,当人们以为国足已经“触底”该反弹的时候,但国足的表现却告诉人们,没有,我们对底线是没有上限的。
所以无论人们用多么情绪化的字眼去评价,吐槽,甚至是谩骂,也都是可以理解的。球员,教练员,管理层,甚至是相关从业人员也要接受大众的这些情绪化的宣泄。爱之深,才能恨之切。
但无论如何,当情绪期过去,理性回归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解决问题上来,毕竟再合理的情绪表达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本篇文章的目的也是希望大家能从一个更深的层次去看足球的问题。
在人们吐槽男子足球的时候,总喜欢拿它来和跳水,体操,乒乓球等我们可以在奥运会上摘金夺银的项目来对比(为方便,以下统称奥运项目)。但大家要知道,男足是和这些奥运项目是不一样的,甚至和女子足球都不一样。
当然,在竞技层面的技术,体力,拼搏精神和荣誉感争夺上,男足和这些奥运项目没什么不一样的。男足和上面这些奥运项目,甚至和女足最大的不一样就是男足是市场化和职业化很深的,自己“造血”能力很强的体育运动。而上面的那些奥运项目不光是在我们国家,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基本是通过本国奥委会或政府性组织来“输血”支撑的,运动项目本身是没有“造血”能力的。
大家可能会有疑问,这有什么不同吗?这当然不同了。不光是在我们国家,其他国家从事奥运项目的运动员要么就是因为确实喜欢,要么就是因为要进自己本国的“体制内”。所以在这个层面上来说,我们能在奥运项目上取得成功,确实体现了我们国人的敬业精神和拼搏精神。
足球呢?足球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足球强国,已经是一个普通人身边的职业了,已经是一个市场化下的产物了。它能自主性地吸引人才和资金,就像互联网产业,金融产业,汽车产业一样了。我们足球与世界足球的差距是在足球产业化和市场化上的差距。
既然足球是一个产业化,市场化下的产物,那就要用市场的办法去对待足球,就像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电子产业,汽车产业,金融产业等等一样。就像经营一家公司一样,要想经营好一家公司无非就是三要素:资金,人才和管理,然后扩大经营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足球也是一样的,要把经营企业的理念带进足球里面来,这里要注意,不是让企业来经营足球,而是把足球像企业一样来经营。所以中国足球目前需要的不是政治家,改革家和资本家,也不需要人们说的“内行管理内行”的已退役的前优秀国脚。而是需要企业家,需要像任正非,王传福和董明珠这样的优质的企业家。同时,也需要优秀企业家的拼搏精神和敬业精神去净化我们现在“无所谓”的慵懒的足球环境。
而目前我们足球其实不缺资金。缺什么,缺人才和管理。其实人才和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好的管理模式是人才制定出来的。所以归根结底我们缺的是人才。不用我说大家在生活中就有接触和体验,最后选择踢球的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我们的人才在哪?
我们国家肯定是不缺人才的,要缺人才经济社会肯定不会有这么巨大的发展。我们缺的是人才从事足球行业,人才可能喜欢踢球,可能是个球迷,但人才不把足球当成是一个和科研行业,金融行业,汽车行业等等一样的正常的行业来对待。说直白点,人才看不上足球。人才为什么看不上足球?有句话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上进心,有拼搏精神的人是喜欢和有上进心,有拼搏精神的人在一起的。而仔细想想我们目前的足球环境吸引来的是什么样的人?所以也不要问难道叙利亚,越南就比我们的市场化和职业化做的好吗?有可能在叙利亚国家队和越南国家队中踢球的真的是他们本国内的优秀人才。
说得直白点,我们足球看似是和其他国家的足球在竞争,但本质上是我们足球行业在和我们其他行业竞争,而且是被其他行业“打”得体无完肤。
那中国足球该怎么做?两个做法,同时进行。一个是扩大足球产业,先让从事足球的人多起来,人多竞争多,人才是竞争出来的。一个只有16支球队的职业联赛本来就吸引不到多少人来,就更别说人才进来了。另一个是加强教育,扩大人才阶层,精英阶层,让人才和精英可以外溢到足球产业上来。另外在自己足球内部也要加强教育和竞争,不要再让阿猫阿狗的开豪车,住豪宅了。
足球这个行业相比于其他行业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兴趣的驱动力很大,只要人们在把足球看作是一个正常的职业而去从事的时候,就肯定会有人把足球当成自己的事业去追求。就会有家长送自己的孩子去踢球,就会支持自己的孩子选择足球这个行业。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扩大我们的足球规模。
图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