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年世界杯决赛(1986世界杯决赛:上帝身穿马拉多纳球衣,德国败得不冤!)

1986年的世界杯决赛是历届世界杯决赛当中极为经典且技战术含量相当出色的一场比赛,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场经典的比赛当中一些重要的战术细节。先从双方的赛前准备工作说起。

86年世界杯决赛(1986世界杯决赛:上帝身穿马拉多纳球衣,德国败得不冤!)


阿根廷这边,比拉尔多所有的准备工作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抱紧马拉多纳的大腿。他首先召回了因为西班牙世界杯表现不佳而被梅迪诺放逐出国家队的马拉多纳,而后更是进一步地让老队长帕萨雷拉将队长袖标交给了马拉多纳。虽然这些决定在当时深深震惊了阿根廷的球迷们,但却迅速地为回归的马拉多纳树立了更衣室的权威。

在那之后,作为贝阿尔佐特狂热拥趸的比拉尔多造访了意大利,与偶像促膝长谈后,决定对阿根廷国家队的战术进行大幅变更——他要打造一支攻守更为平衡的球队,而在一番挑选之后,阿根廷国家确立了由国内联赛球员组成的牢固后场和由海外球员组成的天才前场相结合的、野心勃勃的新队伍。在比拉尔多的劝说下,马拉多纳将会成为这支球队的绝对核心,他既要指挥进攻,也要带头防守。

于是,比拉尔多最后固定下来的阵容颇得贝阿尔佐特的真髓——两名中卫鲁杰里和库奇乌夫负责盯人,拖后的布朗是清道夫。左右两边的奥拉迪克耶切亚与朱斯蒂都能攻善守,随时可以压上进攻,也能够退后来防守。中场拖后的巴蒂斯塔是仅次于马拉多纳的重要核心点,他既要负责拦截扫荡,也要掌握后场的节拍,作为反击推进的第一出球点。

而这支阿根廷,最为特殊的就是前场组合:马拉多纳、恩里克、巴尔达诺和布鲁查加四名进攻队员并不会固定位置,他们会频繁的在前场不停地互相穿插换位,对他们的换位进行指挥的,正是马拉多纳!这4名队员个人能力都极强而且非常全面,这让对手很难对阿根廷的进攻做出针对性的防守。

86年世界杯决赛(1986世界杯决赛:上帝身穿马拉多纳球衣,德国败得不冤!)


而德国那边,挂职领队但实际上是教练的贝肯鲍尔在德瓦尔兵败欧洲杯之后就进驻了德国队教练组,一方面从球场前辈的角度出发,引导球员们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另一方面,利用他的资历整肃军纪,只有他这位真正的大佬才能够镇得住德国队的更衣室。

德国队这边,核心当然还是鲁梅尼格,贝肯鲍尔还找来了沃勒尔这名身体强壮技术好能护住球的禁区杀手来给鲁梅尼格做搭档,为他提供禁区内的掩护。而在中场,贝肯鲍尔出人意料地将此前一直是边缘国脚的马特乌斯和马加特扶正,他认为,这两名以跑不死著称的中场,可以凭借为德国中场提供出色的拦截能力和运动能力。但如此一来,德国队的中场就会变得像82年一样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进攻只能靠布雷默的精准制导和鲁梅尼格的灵光一现。

在半决赛中,比利时为马拉多纳特别设计了特殊的口袋阵防守策略,这给阿根廷制造了很大的麻烦。但最终,马拉多纳还是靠着高超的个人能力解决了战斗。这再次证明了马拉多纳的状态火热。而德国队却靠着突然变阵442,打了法国队一个措手不及。

决赛前,贝肯鲍尔决定使用盯人战术来针对阿根廷前场攻击手们的频繁换位——马特乌斯对马拉多纳,弗斯特对巴尔达诺,埃德尔在禁区防线前作为扫荡自由人,雅各布斯拖后,布雷格尔和贝特霍尔德分居两翼。布雷默作为左右脚全能的边路推进器,可以自由地攻击左路或者右路。

比拉尔多在通过媒体得知了盯防马拉多纳的人选是马特乌斯之后,决定将计就计,要求马拉多纳更多地在德国人的禁区附近活动,而且是要大范围的不断跑动,带着马特乌斯一起搅乱德国队的防守阵型。本来是前锋的巴尔达诺调到右边锋的位置上,进攻时向左斜插;本来的右边锋布鲁查加放到了左路,但在进攻时向右斜插。

这一套虚虚实实的换位战术在比赛中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负责盯防巴尔达诺的弗斯特几乎整场比赛里都没有在本方禁区内找到他的盯防对象巴尔达诺,而马特乌斯虽然很好的限制了马拉多纳的活动空间,但他自己也如阿根廷人计划般的被马拉多纳带向了后场,无法再给予德国队前场有效的进攻支援。更有甚者,马拉多纳带着马特乌斯在德国队禁区附近绕圈圈时,弗斯特和雅各布斯的防守站位显得无所适从,再加上巴尔达诺和布鲁查加的灵活跑位,德国队的防守阵型很难保持。

86年世界杯决赛(1986世界杯决赛:上帝身穿马拉多纳球衣,德国败得不冤!)


阿根廷人的第一个进球是一个任意球,布鲁查加准确地找到了禁区内的布朗,后者头球破门。但这个任意球的获得,源于马特乌斯在边路对马拉多纳的犯规。

而阿根廷人的第二个进球则完全是赛前战术准备的胜利,马拉多纳在中场拿球之后并没有发动攻击,他把球交给了斜向跑位上来的布鲁查加,这个时候,布鲁查加带球由右向左跑,而巴尔达诺由左向右斜插进行无球跑动,德国人这一瞬间完全混乱了,不知道该如何防守,导致巴尔达诺接布鲁查加的传球后轻松插向禁区空当,在无人盯防的情况下破门得分。

德国人的进攻虽然乏善可陈,但布雷默的精准制导几乎成为了改变比赛的胜负手——他利用两记角球,精准的制导,让鲁梅尼格和沃勒尔用两记教科书般的抢点扳平了比分。

而第83分钟发生的事情在战术上几乎是阿根廷第二个进球的翻版,马拉多纳中场刚一拿球,巴尔达诺从右向左、布鲁查加从左向右,两人再次斜插德国队禁区,这一次,德国人的注意力全在马拉多纳身上,三名防守球员全都扑向了他,雅各布斯贴住了巴尔达诺,但是,布鲁查加无人盯防!马拉多纳则在德国队的防守队员逼抢上来之前的,那一瞬短短的间隙中,一脚神来之笔,小挑直塞,把球传给了布鲁查加。雅各布斯放弃了巴尔达诺扑了过来,但是已经完全来不及了,布鲁查加带球狂奔突进,一脚低射,终结了比赛。

在这一场经典对决当中,联邦德国队和阿根廷队围绕着马拉多纳这个战术最强点进行了精彩的拆解与反拆解,双方都将自己的工作完成得相当出色:德国人基本锁死了马拉多纳的活动空间,而阿根廷人则全场给马拉多纳做掩护以寻求释放其天才。

而德国之所以完全陷入了阿根廷进攻圈套中,根本原因还是在于马拉多纳的个人能力太过于突出,德国人只能被动应对,顾此失彼。

86年世界杯决赛(1986世界杯决赛:上帝身穿马拉多纳球衣,德国败得不冤!)


这一场比赛中,双方进行了大量贴身逼抢和无球对抗,在保证了战术和纪律性完整的情况下,决定比赛胜负的只能是场上球员的个人能力。整场比赛中,没有获得多少次进攻良机的德国队依靠布雷默的两个角球就取得了两个进球,可以说得上是非常出色的表演了;然而,马拉多纳在全场被紧密盯防的情况下,仅仅只获得了3次空挡,惊人的是,他利用这三个空当传出了两脚威胁球,直接制造了两个进球,间接制造了一个进球。

不得不说,1986年的马拉多纳,就是绿茵场上的上帝,德国人败得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