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圭举办的世界杯(乌拉圭两次获得世界杯冠军,但在赛制方面有一个共同的瑕疵)

必须承认,黑白时期的世界杯,无论从哪个方面都不是很完善。比如1930年首届世界杯,先别管其他,把参赛球队凑起来就算不错了。很多欧洲球队都不愿大老远赶到南美洲参加比赛,所以这次世界杯的规模很小,只有13个球队。更别说1934年和1938年世界杯了,当时的世界局势大家也都知道,在那种背景下进行的世界杯,还能要求什么呢?

乌拉圭举办的世界杯(乌拉圭两次获得世界杯冠军,但在赛制方面有一个共同的瑕疵)

所以,早期的世界杯冠军,多多少少都有点走运。比如乌拉圭,贵为两届世界杯冠军得主,同时也是首届世界杯的冠军;其实放到现在,乌拉圭很难算是超级强队,只是黑白时期的特殊形势,让乌拉圭登上了世界之巅。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乌拉圭的两次世界杯夺冠之旅,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瑕疵。当然,乌拉圭本身没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当时的赛制。

客观地说,黑白时期乌拉圭的实力还是很强的,位居世界前列。但乌拉圭夺冠的两届世界杯,赛制方面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小组赛的规模不一致。

乌拉圭举办的世界杯(乌拉圭两次获得世界杯冠军,但在赛制方面有一个共同的瑕疵)

当然,这是因为最终决定参赛的球队数量有问题,比如,1930年世界杯有13个球队,如果按照4队一组的建制,那么自然就会出现一些不规则的小组。当时有四个小组,只有一个小组是4队的规模,而其他三个小组,都只有三个球队。而乌拉圭所在的小组,就是三个球队。

1950年世界杯就更扯了,参赛球队同样只有13个,而且小组也有4个。但是这次有两个小组,是4队的规模,第三个小组有三个球队,第四个小组,居然只有两个球队。而乌拉圭不偏不倚,正好分到了规模最小的那个小组。

也就是说,乌拉圭夺冠的两届世界杯,他们所在的小组,球队在原则上都是不够数的。

乌拉圭举办的世界杯(乌拉圭两次获得世界杯冠军,但在赛制方面有一个共同的瑕疵)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乌拉圭夺冠的整个过程,比赛的场次比正常情况要少。

拿第一届世界杯来说,4队规模的小组,每个球队要打三场比赛;而乌拉圭只需要打两场比赛。决赛中,乌拉圭战胜了阿根廷。但整届世界杯,阿根廷打了5场比赛,而乌拉圭只打了4场。多打一场比赛,就意味着多一层消耗。在这一点上,乌拉圭其实是占便宜的。

第四届世界杯同样如此,而且更加过分。巴西小组赛打了三场比赛,而乌拉圭只打了一场。所以整届世界杯巴西比乌拉圭多打了足足两场比赛,这上哪说理去?

乌拉圭举办的世界杯(乌拉圭两次获得世界杯冠军,但在赛制方面有一个共同的瑕疵)

对比一下如今的世界杯赛制,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系统的专业性,而黑白时期的世界杯,就显得有点小儿科了,甚至有点闹着玩的感觉。当然,那时候的时代背景和现在有着天壤之别,不能生硬地代入,而且乌拉圭两次夺冠也是实力的体现。但联想到1950年世界杯的巴西,主场作战志在必得,小组赛比乌拉圭多打两场比赛,而且决赛圈的比赛大胜西班牙和瑞典,如此多的优势叠加在一起,居然还拿不到冠军,的确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