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狂欢和吐嘈环节。
我将根据确定的30多项等级数据,包括球迷投票选出的等级数据,逐项解读计分规则、数据统计、计分,再列出球员和排名。
首先还是公布剩下的两项测评投票结果。
1.助攻王应为几级数据:
二级数据27票,三级数据42票,在统计中助攻王将按三级数据计分。
2.全明星票王是否应纳入等级数据库?
应列入,31票,不应列入,54票,全明星票王不作为数据库数据。
现在,我们进入相对复杂的规则解读、测算、统计过程。
1.球员在NBA总冠军球队中的价值计算
这是所有分值测算中最复杂的部分,需要考量的因素极多。
在写这个帖子之前,有熟悉的资深球迷就提醒过我,说想看我怎么运用NBA总冠军的分值。
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领域,不存在谁对谁错,也不存在谁合理、谁不合理,个人认为,只要数据运用在评价体系里是合理的,那这个数据就是好用的。
关于这个问题,我思考的时间非常长,大概从写《迈克尔-乔丹封神之路》夺冠开始,就开始想应该怎么解这个问题。
运用NBA总冠军,将总冠军变成数据统计入NBA球员历史排名的测评体系中,首先需要了解NBA球队的发展历史。
NBA(美国篮球职业联赛)成立之初叫美国篮球协会,Basketball Association of America,简称BAA,创办于1946年,首年11支球队,刚刚创业,各支球队都面临着生存问题,到1950年,大家感觉很难混下去了,需要重组,于是更名为NBA,在更名这一年,球队激增到17支。打了一年,再次亏损,球队再次降到11支。此后,球队数量逐年减少,毕竟体育运动再高尚,也需要解决球员的生存问题,一名球员如果解决不了一家老婆孩子的生存问题,天天跑去打篮球健身,那就叫不务正业。
到1955年,巴尔的摩子弹队撑不下去了,宣布解散,原本只有9支球队苦苦支撑的NBA变成了8支。
就在这个时期,凯尔特人在拉塞尔的率领下,开始了11冠征程。
到了1966-1967赛季,其他球队已经陪太子凯尔特人读了十几年的书了,终于有旁观者不忍直视,成立了一个新组织ABA,American Basketball Association,变换了BAA的字母顺序,开始与NBA分庭抗礼。
两家体育协会的球队数量都不少,各有9-10支,这说明篮球这项运动已经开始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普及度已大大提高。
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1975-1976赛季,ABA经营不善,不得不与NBA合并,NBA统一大业完成。
从1976-1977赛季开始,两个协会合并的NBA球队激增到21支。
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原来八分之一或十几分之一的夺冠概率一下子变成了二十几分之一,从掷骰子赢钱变成了刮刮 乐中奖,所有球队都极不适应,在此后整整十几年时间中,没有任何一支球队在大一统的NBA中完成过卫冕,统一后的NBA总冠军含金量一下子变得极高。
到90年代,随着乔丹声名鹊起,NBA球队盈利稳定,球队数量也开始慢慢稳定下来。
到乔丹夺冠的1991年,NBA球队增加到27支。
到乔丹夺冠的1996年,NBA球队增加到29支。
目前,NBA球队稳定在30支。
拉塞尔时期夺得总冠军的难度和乔丹时代夺取总冠军的难度相当吗?
很显然,二者的含金量不可同日而语。
同时,ABA时期的总冠军,比如J博士拿下的两个ABA总冠军,我们需要承认,但全盘接受,不要说和乔丹时代的总冠军相比,就是和70年代初没有完成统一前的NBA相比,含金量的成色也明显不足。
所以,对NBA总冠军划分时期,采用加权系数,是折算总冠军必须要走的第一步。
此前,球迷已经将各类数据的等级分值投票选出来了,根据数据等级,我采用的是二分法。
1976年及以前的总冠军,参加球队不满20支,按二类数据计值,起平分18分,包括BAA、ABA时期的总冠军。
自1977年开始的总冠军按一类数据计值,球队数量从21支-30支,起平分25分,部分特别年份不作特别测算,参照一类计值,如特殊的1999年和2020年。
球队总冠军的分值计算方法确定了,下面才是重点:
一支NBA总冠军队伍一名球员的分值如何确定才是合理的?
芝加哥公牛队夺得1996年NBA总冠军,哈珀、乔丹、皮蓬、罗德曼、朗利、库克奇、科尔只要统计到的,统统按一类数值,各25分,够不够合理?
主力得25分?替补也得25分?
如果按这样的计算方法,整个赛季出场1次,7分钟,中心工作就是陪着罗德曼聊天解闷的杰克-哈利也可以得25分。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总冠军搞平均主义大锅饭,一样激不起球员的积极性。
下面有请伟大的中国人民出场来创造性地解决这个问题。
小岗村农户说,实行分田到户,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按劳分配,就可以解决平均主义大锅饭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这锅饭有多少,只要你是HR或者HRM,这其实很好解决。
按岗位设置分值,篮球比赛1-5号位,5个位置。一个总冠军,由五个岗位的球员共同努力夺取的,在五个位置上,位置同等重要,只有号位不同,没有先后之分。
任何一名球员在岗位上表现出色,他都可能拿到一类数据总冠军他这个岗位的满分,即25分,5个岗位的25分,就是125分。
如果皮蓬工作不够努力,只愿意出一半的力,剩下的都让库科奇干,那他只能拿12.5分,剩下的分都由努力干活的库科奇拿。
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按劳分配,就是最科学的分配方法,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乔丹如果不干活,他就活该得零分。
一级荣誉总冠军的数值125分被汇总到了一口锅里,但最头疼的问题随即出现了,每个人的碗里该盛多少,才能体现按劳分配呢?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这个问题一直不得其解。某天我迷上了NBA高阶数据,无意间发现一项高阶数据,解了。
什么是高阶数据?高阶数据就是前章中提到的效率值、使用率等加权数值,功能不同,作用不同,副作用也不同。
完美解决总冠军平均分配大锅饭问题的高阶数据是胜利贡献值(WS)。
胜利贡献值是测算NBA常规赛中一支球队的球员对球队常规赛胜利贡献多少的数值。
胜利贡献值=进攻胜利贡献值 防守胜利贡献值。
例如:2015-16赛季,勇士常规赛72胜,库里的胜利贡献值是17.2,格林为11.1,汤普森为8.0,再将其他所有球员的胜利贡献值累加到一块,总数据约为72场。
作为高阶数据,胜利贡献值也是NBA各项直接数据的集成再运算,因此,它不可能应用到所有决定比赛胜负的因素,这就意味着它一定会存在误差。
那这个误差有多大呢?翻看各个大神分析WS的帖子,结果相当感人,最大误差约在2-3场之间。对NBA总冠军来说,这样的数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样,所有的问题看上去都迎刃而解,需要的只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验证一下它是不是符合真实场景就欧了。
我找了三支具有典型特点的球队来验证结果。
1985-86赛季NBA总冠军的凯尔特人,历史公认的超级球队、1988-89赛季NBA总冠军底特律活塞,历史上实力最均衡的球队、1995-96赛季NBA总冠军芝加哥公牛,NBA历史上最强大的超级球队。
1985-86赛季凯尔特人67胜,伯德MVP、FMVP、一阵,麦克海尔一防,丹尼斯-约翰逊二防,沃顿最佳第六人,NBA总冠军按一级荣誉125分计值,看首发五人和最佳第六人根据WS值测算出来的总冠军加权分值(取整数位):
拉里伯德WS15.8,总冠军分值29
麦克海尔WS11,总冠军加权分值21
帕里什WS9.2,总冠军加权分值17
丹尼斯-约翰逊WS6.7,总冠军加权分值9
丹尼-安吉WS6.8,总冠军加权分值13
比尔-沃顿WS5.0,总冠军加权分值9
所有球员中,只有伯德高于岗位基础值25,其他球员均未达到岗位基础值,他们的分值被谁抢去了?
被伯德和替补球员瓜分掉了。
测算出来的数值基本符合按劳分配要求,有没有让你眼前一亮?
我们再来对比另一支超级球队1995-96赛季的芝加哥公牛,当年的历史第一胜绩72胜,乔丹MVP、FMVP、AMVP,一阵一防得分王,皮蓬一阵一防,罗德曼,篮板王,一防,库克奇最佳第六人,NBA总冠军按一级荣誉125分,看首发五人和最佳第六人根据WS值测算出来的总冠军加权分值(取整数位):
乔丹WS20.4,总冠军加权分值35
皮蓬WS12.3,总冠军加权分值21
罗德曼WS6.2,总冠军加权分值11
哈珀WS6.3,总冠军加权分值11
卢克-朗利WS3.5,总冠军加权分值6
库克奇WS10.1,总冠军加权分值18
乔丹明显高出岗位基础数据值很多,皮蓬打出了接近于岗位基础值的数据,说明皮蓬同样值得信赖。
再看另一支各条线实力较为平均的球队,1989-90赛季的底特律活塞。活塞在最近的三个赛季中均能够办挺公牛和乔丹,最大的优势就是各条线实力均衡,板凳阵容极深,没有短板,除了乔丹他们没法对付,其他各条战线,他们随便对付,当赛季活塞63胜。
阿德里安-丹特利WS7.4,总冠军加权分值15
刺客托马斯WS7.0,总冠军加权分值14
乔-杜马斯WS7.0,总冠军加权分值14
马克-阿奎利WS5.3,总冠军加权分值11
丹尼斯-罗德曼WS8.1,总冠军加权分值16
微波炉维尼-约翰逊WS5.9,总冠军加权分值12
比尔-兰比尔WS9.0,总冠军加权分值18
里克-马洪WS4.6,总冠军加权分值9
这里还不包括约翰-塞利和詹姆斯-爱德华兹。
看到这8个人的数值分布,你就该明白为什么这几年活塞战绩彪炳却一直拿不到MVP,却能够将乔丹和公牛整得生不如死了吧?
1988-89赛季,乔丹的WS19.8,如果这一年乔丹夺得总冠军,他的加权分值将高达53。
下一章,我们将根据测算模式,测算出总冠军球队中主要球员的加权分值,你们想了解的公牛王朝中乔丹、皮蓬、罗德曼的加权分,湖人王朝中奥尼尔和科比的加权值,以及根据这个加权值测算出来的NBA球员在总冠军中的加分排名,我们都将一一陈述,敬请期待。
点赞 分享 关注——相信我,讨论的人越多,这个话题就越有价值。@N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