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梨
“今年我已经45岁,未来五年什么是最重要的?一定不是观众,也一定不是节目。”
在《野生厨房》第二季节目里,潘粤明问汪涵为什么不接戏,汪涵这样回答。
“我的父母现在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心脏搭桥、左眼失明,他们能不能够平平安安地到85、到90,那个是我最大的幸福;我的孩子今年五岁,再过五年就到十岁,这个成长期太重要了,我能不能有时间陪着他。”
人到中年的汪涵,终于意识到,再多的钱财名利,都不如家人重要。
年轻时的刘德华,为了事业非常拼命,拍戏不管跳楼还是撞车动作,不管多危险都亲自上阵,在前两年经历掉下马摔成重伤后,57岁的刘天王也终于“认怂”了,在《鲁豫有约》节目中,说自己“怕了”。
鲁豫问他:“你在怕什么呢?”
刘德华毫不犹豫地回答:“家”。
家,是硬汉的软肋。
人到中年,阅尽千帆,再多的功名利禄,终归没有“家庭”重要,没有陪伴父母妻儿重要。
名利当然要挣,有钱才有生活的底气
有人说,汪涵能暂且放下名利,是因为他早就有钱有名了,人还是首先得有钱才有底气,才有更多选择。
我当然不反对这样的说法,贫贱夫妻百事哀。钱,是我们生存下去的底气,更可能是关键时刻的救命稻草。比如,最近热播的《两只老虎》里张成功的战友,因为没有钱做手术,最终双目失明。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们根本不可能在这个现实社会里免俗,因为没有钱,我们可能根本没法好好活下来。
得到APP的罗振宇就曾说“谈梦想的价值之前, 财务自由之前,想什么都没用。财务自由先确立好,才是人生价值的第一站”。
生活哪有那么容易,为了梦想,我们唯有拼命努力。即便汪涵,曾经也是累出肝病、眼球毛细血管破裂,都不敢多休息几天的“拼命三郎”,才有了如今湖南卫视主持一哥的江湖地位。
有一个调查问1980-2000年生的年轻人,他们最重要的人生目标有哪些。超过80%的人说,他们主要的生活目标是要变富有。
然而, 要多富有才够呢?是先定一个亿的小目标,还是像比尔盖茨一样千亿身家?邻居说,他年薪百万还想挣年薪千万,他一个哥们,身家50、60亿一样焦虑不幸福。人的欲望就像个无底的黑洞,永远没有填满的一天。
也许,只有人到中年,经历过高潮低谷,见识过生死离别,才能参透:富有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更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就像汪涵说的,“过去的二十年,不就是为了接下来的五到十年,有时间、有底气地去陪伴他们吗?”
金钱和名利,只是让我们有底气活下去的基础,是我们人生价值的第一站。
人终其一生,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守候、去追求。比如:健康的身体、和谐的家庭、幸福快乐的人生。
在健康和生命面前,功名利禄都是浮云
人在江湖,确实有很多人身不由己。我女儿同学的爸爸,某个大型数字传媒集团分公司的老总,就是一位典型的拿命换钱的中年精英男。一边吃着降血糖的药,一边喝着应酬酒,经常见他朋友圈凌晨两三点感叹月朗星稀、夜色悲凉。我问他,为什么要活成这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保命最紧要不是吗?
他说,孩子上私立学校,老婆还想换大别墅,我得抓紧奋斗啊。再说,我不干这份工,上哪再去找份年薪百万的工作?做销售的,到哪里都免不了应酬。
他说,他也很羡慕有的人上着稳定的班,拿着份死工资,闲云野鹤地周末出去爬爬山,钓钓鱼。但他做不到,自己这么多年也没有培养任何个人兴趣爱好,最大的兴趣和人生目标,就是如何赚更多的钱,给妻儿更好的生活。
只是,这样拿命换来的钱,真的是家人需要的吗?真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吗?
挣再多的财富,你还得有命享受。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身家上百个亿做房地产的老板,最后四十一二岁就生癌症死了,他死前跟医生说,“医生,我有钱,你救救我啊”,医生说,“有钱也救不了你啊”。最后,他死后,他的太太带了八十多个亿嫁给了他的司机。他的司机在接受别人采访的时候是这么说的,“我本来以为我们老板一辈子打工、这么拼命是为他自己,我以为我是为老板在打工,没想到我的老板一辈子是为我在打工啊。”
多么讽刺的人生,没有了健康和生命,即便曾经赢得了全世界,最终还是输了自己。
30多岁就因癌症去世的复旦大学教师于娟曾在日记中写到:“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也许,唯有经历过生死考验,才会幡然醒悟:身体健康,才是对自己对家人最大的责任感。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活着,比什么都幸福。
比起名利,更宝贵的是“家人”
上有老、下有小,人到中年,比起名利财富,更宝贵的是我们的家人。
我们都是凡夫俗子,没有人会嫌钱多。汪涵也只是在名利和需要付出的代价之间做了权衡和取舍。
汪涵说,他自己本身是个挺无趣的人,他最大的乐趣来自妻子乐乐的爱,来自和儿子小沐沐的亲子时光,来自回家看望父母以及临别时的拥抱。比起名利,家庭的和谐美满,能够给他更大的幸福感,家人才是他更宝贵的财富。
而长期缺失对家人的陪伴,造成的遗憾和伤痛,用再多的金钱,都无法弥补。
比如成龙,一年之中,孩子能看到他的时间,不超过半个月,甚至连儿子上中学还是小学都不清楚。房祖名曾感伤地说,“我的记忆里没有父亲,连背影也没有”。长期缺乏父爱陪伴的房祖名,后来走上吸毒犯罪之路,成龙才意识到自己作为父亲有多么的失败。即便留给儿子90多亿的财产又如何,还能脱胎换骨,重新来过吗?
没有培养孩子 正确的三观,没有培养他驾驭财富的能力,再多的家产,也能很快败光。
论忙碌和富有,放眼全球又有几人能超越比尔盖茨?人家尚且能一周抽出时间接送女儿两次,我们又有什么借口做不到呢?
皇帝专业户陈道明算得上是娱乐圈里的一股清流,出道多年,不执著于片酬,也不急拓宽人脉。不拍戏的时候,每日读书写字,弹琴下棋,有时候还会给妻子皮包给女儿做衣服之类的针线活儿。冯小刚曾取笑他:“奇淫巧技以悦妇孺”,用你写字弹琴的时间组织几场饭局,多开几家公司多好,奇淫巧技又不能赚钱。可陈道明却说:“不为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正是这样平静淡泊的个性,在娱乐圈这个大染缸里,这么多年一直是绯闻绝缘体,女儿也培养得低调而且优秀,家庭和谐美满。
无论走得多远,爬得多高,“家”始终都是我们最终的的归宿。
比起名利,良好的关系让我们更幸福
是什么让我们在一生持续保持快乐、幸福和健康?
金钱、名利或者成就?都不是!
哈佛大学做过一项长达75年的研究,从1938年开始,他们对724位男性从少年到老年的工作、生活和健康状况做了跟踪调查,包括他们总数超过2000个的孩子们。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关系让他们更快乐、更健康、更幸福,完全无关财富、名声或者成就等。
研究对象中很多人在一开始还是青年的时候,真的相信声望、财富以及高成就是他们想要生活得更好就必须追求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75年间的研究显示:发展得最好的人是那些把精力投入关系,尤其是家人、朋友和周围人群的人。即便同样是80岁,他们的身体更健康,心情也更快乐。
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走。
与其追名逐利耗费一生,不如多花点时间投资给家人和朋友。
这一点,周润发堪称我们学习的榜样。
两年前,当周润发和妻子陈荟莲对外公布:捐出全部财产56亿港元,用来资助慈善事业。并且表示:“钱不是你能永远拥有的。这些钱用来捐给有意思的机构,或者有些人需要这些钱,捐给他们挺好的。”
有人说,发哥早就看破财富,所以才有此豪举。
实际上,他也并不是一开始就看破人生的。曾经,出身农村、家境贫寒的周润发,因为没钱读书中学就辍学在洗车铺打工,被一位劳斯莱斯车主羞辱说他永远也买不起这么高档的车。后来,成名后的发哥,曾经一口气买下6辆劳斯莱斯限量版,一雪当年耻辱。
不过,也许是朴素的本性使然,随着年岁增长,随着财富积累越来越多,周润发反而对这些身外之物看淡了。出门喜欢公交、地铁,有空就去逛菜市场,给发嫂坐一桌好吃的。或者约上三五好友,爬山跑步,锻炼身体。
他喜欢做有烟火气的平民,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巨星。在大街上,粉丝要求跟他合照,手机却没电时,他可以主动带她去充好电然后再合影。有人问他为什么可以做到这样?他说:“不少人与我素未谋面,却默默支持了我30年,现在他们只想见我3分钟,难道也不答应?”
坐拥50多亿资产,每月却只需要800港币生活费,每天能吃三餐,有张能睡觉的床,已经足够。周润发说:
“我的理想是做一个快乐的普通人,生活中最难的不是赚到了多少钱,而是如何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以一种简单而无忧无虑的方式度过余生。”
难得的是,出身富豪之家的发嫂,对发哥的这种生活方式也非常支持,夫唱妇随,恩爱和谐。这对夫妻早已活得超尘脱俗、无比通透:简单的生活,已经是最幸福的生活。
林语堂先生曾说:
“人生幸福无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己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讲情话;四是跟孩子玩游戏。”
大人物总是有大智慧,一语道破幸福真谛。
这四件事,看起来简单,但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人到中年,但愿后半生,我们都能活得通透、活得简单、健康幸福。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作者:雪梨,做过刊物主编,当过世界500强企业PR。擅长成长、育儿文写作,希望从观念到方法,传递有价值的信息,与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智慧成长。
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