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并不是不喜欢用长相艳丽的宫女,喜欢用太监,只是要根据宫女所具备条件来安排工作。
宫内除了专门伺候人的宫女外就属太监数量多了,“太监”也是我们东方古代特有的一种文化。
在古代宫廷之中职务繁多,根据记载,在先秦时期,各诸侯国就拥有大量的宫女。
宫女,也就是在宫廷之内专门伺候皇帝嫔妃的女性代表。太监,则是非男非女,宫廷内专门伺候皇帝嫔妃的男性代表。
因为宫内部分职务需要男子来完成,但是为了防止在女子众多的宫里有秽乱事情的发生,所以太监进宫的时候就要把有子孙的可能性给去掉,这样既方便了在宫内办事,也不会有秽乱事情发生。
那么接下来就来说一说太监在做着哪些工作?宫女又在做着哪些工作?为什么对于有些工作,古代皇帝宁愿让太监来做,也不愿意交给宫女呢?
一、太监的来源
说到太监,我们就不得不了解一下太监这个身份产生的原因。
我们以清朝时期的太监为例。首先就是要净身。
关于净身在清朝时期专门有指定的相关净身规章制度:想做太监的人,家里面必须有兄弟姐妹4四个人以上才可以,之后就可以把净身的事情报告给当地官府进行备案,然后当地相关的机构会把这些信息再上报给礼部。
在进行完这一系列流程后,就等着宫内缺人,来各个地方“招聘”,地方政府把这些信息都递送上去,然后管理太监的内务府管理人员进行核查,符合标准的可以进入到宫中当太监了。
在清朝时期的时候有两个可以净身的机构。
一个是刑部,专门负责阉割那些犯事的人以及他家里面的人;第二个就是内务府了,也就是专门给太监阉割的地方,当时叫做“阉役”。
在当时内务府的档案之中可以发现,其实好多太监在净身的时候并不是在内务府,而是在来之前就已经去地方许可的一些“净身匠人”那里做完了。
虽然当时有明确规定不允许私自净身和不允许旗人净身做太监。但还是会有人私自净身,这不得不让清朝政府加强了对净身的管制。
在顺治三年的时候,净身规定只要是私下自己净身的人,净身者和家里面所有人和做手术的匠人一起都流放到边疆充军。
而且如果邻居不揭发的一并处置,光是在该规则发布的一年时间里被发现的就有很多起发生,根本遏制不住,所以在乾隆时期的时候也就取消了。
当时清朝政府之所以制定这些规则,第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人原本就犯了罪,想要通过净身当太监来逃避惩罚。
因为太监是为宫里面服务的,宫里面也是最安全的,府衙查案怎么也不会差到皇宫里面,是一个非常好的避难场所。
第二个原因是,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自行阉割本身就是不孝的行为,而且社会上一些人为了赚钱专门诱骗其他人阉割,获取利益,这种现象容易造成社会动荡,影响社会稳定发展。
私自净身还有一定的风险,因为净身有很大的风险会危及到生命安全,而且如果净身不彻底的话,宫内也不会有人要,这样不仅失去了进宫的资格,还成为了“废人”。
太监在当时社会地位是非常低的,一旦净身后,如果不能进宫,那么在外面乞讨都会讨人嫌。
那么,选择做太监的人都从哪里来的?
大多数太监都是因为家境贫寒,不得不进宫做太监。
其中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父母没有能力抚养小孩,从小就把小孩送到宫里面去做太监谋生计,这是属于少部分的;
更多的是另一种,在小孩长大以后,没有能力自己谋取生计,为了能赡养自己和家里才决定去的。
一个是被迫的,懵懂无知的,另一个是知道其中的风险,然后才做了决定的。
有好多人在净身之前都已经结婚生子,所以也有在宫里面因为太想念自己的孩子和老婆逃跑出来的。所以这也很好地解决了一些人的疑惑,为什么太监有儿子呢?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是自愿去做太监的,就是单纯地为了去宫里面生活,因为宦官可以任职的岗位还是比较多的,而且宫里面待遇肯定不会太差,还有一定的发展。
但是在当时社会中,太监的地位非常低下,听说谁家有个太监是会被笑话的,有一些为生计被迫当太监的人,甚至自己都讨厌自己。
二、太监在宫廷之中的作用
很多人做出这个选择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看到好多贫穷人家在当了太监之后发达了,就像清朝时期的太监王振和魏忠贤,因为净身当太监之后,生活反而更好的。
魏忠贤原本就是一个徒、无赖,因为欠债太多没办法在社会上混下去了,才进宫的。进宫之后改名换姓,摇身一变变成宦官,最后一步一步得到了大太监的位置上。
宫中太监的收入跟他们太监品级是挂钩的,品级越大收入也就越高。在乾隆时期的时候《宫中则例》里面专门对太监收入进行了规定,之后又出了《国朝宫史》修订版,在这之后基本上太监的收入就没有太大的变化。
比如四品的太监也就是敬事房的大总管,一个月有八两银子,四十斗米,公费有一银三钱,在太监里面算是规格最高的了。
之后是五品太监,养心殿兼吉祥门总管,每个月六两银子,三十斗米;六品太监,敬事房副总管,每个月是五两银子和二十五斗米。品级越低俸禄也就越少。
清朝时期对太监的选用也是非常严苛的,内务府的大臣全程参与太监的报名、查验和分配等,可以说是起到一个主导的地位。
为了在招募的时候层层勒索,最后决定,把权力给到内务府,内务府自己就可以决定收用哪些太监,而不是一层一层上报到礼部,再一步一步返回来,防止过程中收受贿赂的行为发生。
这样一来就减少了管理的剥削,同时增加了太监报名的积极性。
所以可以看出,如果决定做了太监之后,是没有回头路的。只有在宫里闯出一些名堂来,让自己有更多的权利和财力,才能更好地保全自己和家里人。金钱和权力也就成为了太监最渴望的动力。
而且太监的核心工作就是做好服务,做一些比宫女更适合做的职务。比如一些体力活,挑水、刷厕所、搬东西等等重活累活就都是太监的活了。供皇帝和嫔妃们任意指派、消遣。
太监为皇帝提供了哪些便利?
太监和宫女在服侍皇帝方面,因为太监毕竟是男性,皇帝平时舞枪弄剑的时候可以帮皇帝搬弓取箭,而且在忙于政事的时候可以长时间职守在殿堂之外,比女性体力更好。
还可以在平时皇帝办公累了休息的时候说说话,因为毕竟是男性有很多话题聊得来,太监知道自己只有服侍好皇帝以后才能得到更多东西。
而不像宫女,可能在皇帝劳累的时候,想找人说说话。
但宫女可不是这么想的,宫女可能更想怀上龙种就可以一步登天了。不需要一直做服侍人的活儿,显然怀上龙种更容易一些。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都是太监来服务皇帝。
如果宫女整天都在服侍皇帝,见面的次数频繁了难免会生出其他的想法,日久生情。
第一方面是会危及到后宫嫔妃皇后们的利益,想要在后宫分一杯羹,后宫佳丽当然是不愿意看到这种事情发生的,这时后宫一定会生事端,皇帝也没有过多的精力去关照怀孕的宫女,反而衍生更多的事情,影响皇帝日常办公。
第二方面就是频繁地“挑逗”皇帝,容易让皇帝沉迷于女色,也是同样让皇帝注意力分散到女色上,使得皇帝没有过多的精力管理朝政,从而使得国家慢慢衰败。
太监刚好弥补了这一问题,是男性,但是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
后宫宫女非常多,样貌一定不会太差,而且光皇帝的后宫就有佳丽三千。太监每天都要服侍皇帝也要服侍嫔妃,难免会跟宫女或者嫔妃摩擦出火花来。
宫里面也确实好多的活不是宫女能干得了的,可能同样的活太监一个人就可以干得了,宫女就需要两个。
或者是伺候皇帝更衣、沐浴太监反而是好一些,而且后宫的宫女如果没有特殊事情的话也不可以出后宫。
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有这么一个职务来专门负责后宫和外界沟通的人,太监也是最合适的人选。
如果宫女频繁地进出后宫,难免跟宫内侍卫或者是大臣接触到,这个时候的话容易出现三个问题。
一个是跟宫女跟侍卫私通,从而生出事端来;
一个是后宫的嫔妃们可以通过宫女来干涉朝政,跟大臣接触;
一个就是宫女干涉朝政,虽然说历史上这种事发生的不是很多,但也确实有过。
皇帝为了避免这三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也就有了宫女没有特殊事情不得出后宫的规定。
而且如果后宫嫔妃们确实有事情需要宫女去处理,那么也是有一定限制的,必须要有嫔妃们的身份牌子,还有指定的活动范围。
如果遇到了太监的话也会进行一些盘问,出来是做什么的,如果超越了活动范围也是会被太监报告给皇帝。
毕竟太监专门做这个事情,太监这个职务也方便了皇帝对后宫的管理,因为宫内琐事比较多,所以太监数量也相对多一些,几乎每个位置都会有职守的人。
遇到任何事情的话也是逐级上报给太监领事、太监大总管,最后再上报给皇帝,更容易让皇帝把控全局。
三、宫女在宫中的命运
刚才我们也说到了宫女对皇帝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那么我们来更详细了解一下为什么皇帝身边服侍的太监会比宫女多呢?宫女这个职务为什么存在?同样都是服侍嫔妃和皇帝,难道不能全部用太监来顶替宫女吗?
从宫女被选取入宫到最后“退休”,几乎宫女的大好年华都是在宫中度过的,那么“退休”之后的宫女将何去何从呢?从中也可以探求到为什么宫女不会24小时被安排到皇帝身边。
宫女一般都从哪来呢?古代大致有四种途径:采择、征求、配没、进贡。
第一种采择,皇帝派使者去民间选女子进宫,主要是以容貌为标准,在进宫之后就算是正式进入服役的期了。
元稹专门写了一首诗来描述采择:“天宝年间中花鸟使,撩花狎鸟含春思。满怀墨诏求嫔御,走上高楼半酣醉。醉酣直入卿士家,闺阁不得偷回避。良人顾妾心死别,小女呼爷血泪垂。十中有一得更衣,永配深宫作宫婢。御马南奔胡马蹙,宫女三千合宫弃。宫门一闭不复开,上阳花草青苔地。”
这首诗中描绘的是唐朝时期采择的情景,说早期的时候是花鸟使来采择,之后是教坊使和庄宅使专门,不光选取样貌出众的,而且还要多才多艺的,才会被选入宫。
当时的这些使者都是宦官任职,在唐玄宗时期宦官权力非常大,可以说是垄断了采择宫女的大权。
宦官也在这个时期控制宫女,方便监察朝堂和皇帝的一举一动。
第二种方式是征求,很多嫔妃都是征求来的主要是在“良家子”范围,生活优越的一些家庭中寻找,寻求标准也是才貌出众者优先。
这样在进宫之后也很容易得到皇帝的青睐,像武则天、徐惠妃等都是有才或者是漂亮才征求来的。
(宫女形象的绘画)
同样宫里面也用这种方式来征求人才。在唐德宗当政时期,著名的宋氏五姐妹因为才华出众而被招进宫中,负责宫里的教育管理。
第三种方式是配没,在唐朝时期有一个制度,在官宦人家犯罪之后,家中的妻女都要到宫中服役。这些人大部分是奴婢阶级属于是宫女的最低层级了。
每次发生大的政局动荡都会有大批的官宦家妻女送进后宫。
第四种方式是进贡,军队或者是偏远地区的州府给宫内进贡宫女,大多都是战争时期俘获的女性。
唐朝时期还有不少宦官也是战争时期被俘获的孩童净身之后送入宫中。
这方面的话占很少的比例,但是在《罢邕府贡奴婢诏》等一些书籍中都有记载。
这四种算是最常用的方式,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比如,公主或者是君主的亲戚进贡来的女性,还有国外以政治为目的而进贡来的女性等。
(清朝太监与宫女)
宫女也是女性,她们在情窦初开的年龄被送进宫,他们也同样有对爱情的向往。
但宫里只有两类男人,一个是皇帝一个是侍卫,宫内又是有着明确的规定,后宫宫女不得出后宫,目的也就是为了防止宫女私下谈恋爱,生事端。
这些宫女无论是被迫还是主动进入宫中,无论怎么说都是一件比较残忍的事情。唐朝时期,,无论是做宫女还是妃子,大多数人家都不愿意自己的女儿进宫。
武则天在被选中时她母亲也是很不愿意自己的女儿进宫,因为家中条件并不差,进宫之后反而见面少了,难免思念。
元稹所写的《上阳白发人 》中: “良人顾妾心死别‚小女呼爷血泪垂。” 就是在表达这种心情。
宫中佳丽三千,有的人一生都没有见过皇帝,皇帝的采择也大多是游戏为之。
渴望爱情为人之常情,更何况是如花似玉的少女。不一定能见到皇帝,还被高高的宫墙阻隔着不能跟任何男子接触。
宫女大多是以特殊方式来寄托感情。
“对食”,是指宫女和太监名义上谈恋爱,通过这种恋爱表象来寄托自己的感情。
以物寄情,这个就比较多了,“天上之流云,枝头之流莺。御沟之脂水,塞上之寒衣。”这些都是宫里面通过物来寄托情感的诗句。
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宫女也一样。如果把皇宫比作是一座军营的话,那么宫女就是流水的兵,皇帝去世或者是新帝登基,都要换一批宫女。
宫女年龄大的也会被赶出宫去。可以说是非常凄惨,宫女没有好结局是常态,有好结局才让人惊喜。
宫女的晚年大致有这么十种情况。
第一种是在宫里面去世,葬到“宫人斜”之中。宫女可能会因为生病、溺水、火灾等一些因素去世,都会被埋葬在“宫人斜”中,因此“宫人斜”也被称之为宫人冢。也可以说是宫女的乱葬岗,唐朝时期也有很多人赋诗感慨。
(宫人斜遗址)
后人也发现了很多宫女的墓志,但是很多都没有名字,不知道生平,只有一段去世的时间。
第二种就是继续留在宫里。一般说,当皇帝去世以后,他的妃子和子女可以在宫里颐养天年。还有一些有着特殊技艺的宫人,虽然没有了年轻时候的青春美丽,但是还是会被留在宫里面。好比刚才我们说到的宋氏五姐妹,历事四朝。
第三种就是被安置到行宫里面。以唐朝时期为例,唐朝皇帝在两都和其他的巡幸之所有置的行宫别院,这些行宫别院之中都要安置一些宫女进行打扫。唐太宗就说过,“至于离宫别馆,非幸御之所,多聚宫人。”
王建也有写了首《行宫词》:“向前天子行幸多,马蹄车辙山川遍。当时州县每年修,皆留内人看玉案。”即留守宫女之写实也。元稹、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 》、顾况 《和李湖州孺人弹筝歌 》、戴叔伦 《汉宫人入道 》中都描写过上阳宫中留守宫女的哀痛。
(清代宫女)
第四种出家当了道姑,出家为尼主要是处置去世的皇帝嫔妃的。
从北魏开始,在皇帝去世以后,跟皇帝有夫妻关系的嫔妃都要集体出家,有的时候还专门为这些出家的嫔妃建置寺院。这些嫔妃出家之后自然也会有大量的宫女也随之出家,来侍奉她们的日常生活。
寺院和佛寺都属于是宫女晚年时候的住所。
第五种就是发配陵园。
唐朝时期的陵园都是要视死如生,也就是说,虽然皇帝已经龙驾归天,但是其陵园内,仍然有大批的妃嫔像往常一样去侍奉死去的皇帝,其中也只有少数是自愿进入陵园中的,就好比唐德宗的韦贤妃,在《新唐书》、《韦妃传》中都有相关记载。
韩愈在《丰陵行》中也有写道:“设官置卫锁嫔妓,供养平生象平居。”白居易诗《陵园妾》有“中官监送锁门回 ”之句,充分说明配置陵园有强迫性质。
胡三省《通鉴注》引宋白云:“凡诸帝升暇,宫人无子者悉遣诣山陵供奉朝夕,具盥洗,治衾枕,事死如事生。”
妃嫔出家已经很无聊了,陵园妾们的生活比寺院更凄清寂寞。守陵者中不但有去世皇帝的妃嫔宫女,也有在世皇帝的失意或获罪宫嫔。
还有其他几种常见的结局,像赏赐给大臣们,继续服侍大臣,一直到老到死;还有横死在深宫之中的,因为在朝廷政变以后,会牵扯到一大批宫嫔的利益,而被残忍杀害;或者被新登基的帝王以年岁已大等理由逐出宫去,送旧迎新,消遣着无数宫女的青春;还有逃离皇宫的;
甚至更离奇一些的是在服侍的嫔妃或者是皇帝去世以后,要一起去殉葬。
所以在当时种种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之下,宫女也是拼尽全力在为自己谋生计。所以也就有了开始我们说到的,宫女为了早日出头获取地位,从而让自己稍微自由一些。而最快的获取地位的方法就是怀上皇帝的龙种,一步登天。
太监和宫女都是在封建社会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的产物,一生都在为了生存和自由在自己最不适合年龄干着最违心的事儿。
太监在想尽办法获得更多权力和财力,宫女在想办法以最快的速度提升自己的地位。
这也是为什么对于太监和宫女有这么多的制度存在。再聚焦一点,这就是太监和宫女的区别所在,为什么皇帝在特定情况下用太监而不用宫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