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圭世界杯布阵(精解三前锋阵型之433:起源于1934年世界杯的意大利国家队)

乌拉圭世界杯布阵(精解三前锋阵型之433:起源于1934年世界杯的意大利国家队)

进攻永远是足球世界中的主旋律,即便放在当今这个愈发追求“攻守平衡”的足坛之中,进攻所能带来的积极意义也似乎要比防守多很多。不过对于足球历史有一定了解的朋友们应该知道,如今足球世界中的进攻属性相较于现代足球发展初期已经有了很明显的衰退,各个主教练为了保证球队在攻防上的统一性几乎不会排除过于冒险的阵型,曾经闻名世界足坛的“九锋一卫”打法更是已经成了球迷们茶余饭后的笑谈

乌拉圭世界杯布阵(精解三前锋阵型之433:起源于1934年世界杯的意大利国家队)

“九锋一卫”图示

“九锋一卫”的时代距离我们已经过于遥远,这种阵型诞生于足球刚刚进入人们视野的19世纪末期,考虑到当时的足球世界还完全没有“中场”这一概念,主教练们往往思考的便是怎么样尽可能多的取得进球,在前场堆积前锋球员的数量也因此成为了提升进攻质量的最直接体现,于是他们便开发出了在前场堆积多达九名前锋仅设置一名后卫的“九锋一卫”阵型。“九锋一卫”阵型在19世纪末期乃至20世纪初期还是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不过中后场人员的空虚也会为这种阵型的成败蒙上一层阴影--这种转型演变的后面完全成为了“破釜沉舟”战术,即“不是你进我10个,就是我进你10个。”

乌拉圭世界杯布阵(精解三前锋阵型之433:起源于1934年世界杯的意大利国家队)

三前锋阵型的开创者、433阵型的奠基人---维托里·波佐

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人维托里·波佐(Vittori·Pozzo)为了备战即将到来的1934年意大利世界杯决定对于自己球队的阵型做出一些改变,当时“九锋一卫”阵型在世界足坛还是拥有较高的活跃程度,不过波佐跨时代性的将意大利人重视体系的思维代入到了足球世界中,他认为在前场盲目堆积前锋不但不能给进攻带来实质性的提升,反而会导致持球点过多从而阻碍球员形成小范围配合;同时,后场人数的过于空虚又让对方在一场比赛中可以数10次形成单刀面对门将的机会,这样的技战术策略在足球发展愈发迅速的背景环境下明显已经站不住脚了。

乌拉圭世界杯布阵(精解三前锋阵型之433:起源于1934年世界杯的意大利国家队)

2323阵型图示(碍于当时高涨的进攻热情,波佐并未直接将后卫人数增加至四位)

为了有效保证球队的攻防平衡性,波佐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撤下6名前锋至中后场区域,其中五人放在后卫与前锋之间的那一片大空档之间(当时还没有中场这一名词),而另外一位前锋则干脆改为后卫增加防守的横向拦截区域,这便是历史上第1个三前锋阵型--2323阵型。波佐创造出这个阵型之后受到了意大利国内足坛的口诛笔伐,不少媒体认为他如此削减前锋人数无异于自掘坟墓,波佐顶着巨大的压力带着这一支拥有全新阵型的意大利国家队参加了1934年在本土举行的世界杯,谁也没有想到,这种三前锋的全新阵型不但没有因为前锋人数的减少而弱化进攻能力,反而因为中场的强大控球率让球队的进攻更加酣畅淋漓、水银泻地。

在1934年意大利世界杯中,使用2323阵型的意大利国家队在第1轮淘汰赛中就以7:1的悬殊比分战胜了来势汹汹的美国队,这一场胜利让现场的25,000名观众第一次了解到三前锋其实并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进攻乏力,反而他们大肆推崇的“九锋一卫”在对方中场对于皮球强大的控制力下几乎没有获得任何实质性的进攻机会;在第2轮淘汰赛中,意大利国家队迎来了同样来自于欧洲的西班牙的挑战,最终在比赛的前120分钟双方打成1:1平(意大利由费拉里在第44分钟打入一球),重赛中意大利国家队最终凭借着进攻核心梅阿查的破门1:0小胜对手挺进半决赛(本届世界杯仅进行单淘汰赛,双方如果在90分钟内打平,则进行30分钟的加时赛,如果加时赛还未分出胜负则进行重赛)。

乌拉圭世界杯布阵(精解三前锋阵型之433:起源于1934年世界杯的意大利国家队)

意大利首次参加世界杯就拿到冠军

在半决赛中,意大利国家队又凭借着恩里克·瓜依塔(Enrique·Guaita)在比赛第19分钟的进球1:0战胜奥地利强势进入决赛。第1次参加世界杯就一路过关斩将进入决赛,如此优异的战绩让意大利国家队所使用的2323阵型顿时开始在世界足坛流行,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意大利最终在1934年世界杯决赛全场占据劣势的情况下2:1逆转战胜捷克斯洛伐克(最后10分钟打入两球),创造世界杯经典翻盘案例的同时也拿到了意大利首个世界杯冠军。

乌拉圭世界杯布阵(精解三前锋阵型之433:起源于1934年世界杯的意大利国家队)

巴塞罗那MSN组合:从左至右为乌拉圭人路易斯·苏亚雷斯、巴西人内马尔·达·席尔瓦、阿根廷人里奥·梅西

1934年世界杯之后,三前锋阵型逐渐取代了之前广为流传的“九锋一卫”,媒体们也将之前对于波佐的种种质疑改变成为夸赞,自此,三前锋阵型可谓正式进入了世界足坛历史的舞台之中。即便放眼今天,三前锋转型依旧在当今足坛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论是2002年韩日世界杯上堪称无解的巴西“3R组合”还是近些年来屡夺重要锦标的“BBC”与“MSN”都是当今球迷心中宝贵的回忆,三前锋阵型也凭借着这些优秀的前场进攻球员成为了当今世界足坛最受欢迎的足球阵型之一。

当然,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三前锋阵型强大的进攻实力毫无疑问让不少主教练心生向往,但其过于冒险的进攻打法也让不少中下游球队的主帅望而却步。本篇文章小编就将为大家详细解析当今世界足坛中各种使用三前锋中433阵型的技战术打法,为大家深入剖析这种历史悠久的古老阵型为何在如今成为了一块香气扑鼻但鲜有人敢于尝试的蛋糕。

433阵型(单后腰双前卫)

乌拉圭世界杯布阵(精解三前锋阵型之433:起源于1934年世界杯的意大利国家队)

433阵型(单后腰双前卫)图示

说到三前锋,433阵型永远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作为当今世界足坛最为普遍的三前锋阵型,433阵型在某些时刻几乎已经成为了三前锋的代名词,其中大名鼎鼎的单后腰双前卫阵型即在中场设置一名拖后负责防守的后腰以及两位主要负责进攻的前卫,在前锋线方面位居左右两边的是两位全权负责进攻的边锋,而在他们中间的一般来讲都会是身材较为高大的中锋。

乌拉圭世界杯布阵(精解三前锋阵型之433:起源于1934年世界杯的意大利国家队)

边锋乃至中锋获得威胁球的次数很大程度要依赖于两名前卫的出球

相较于人们普遍更加重视的两位边锋,小编倒认为在这一阵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应该是中路负责进攻的两位中前卫,中前卫在中场的拿球与组织很大程度可以直接决定两位边锋球员乃至中锋球员在一场比赛的威胁球获得次数,如果没有1~2名具有一定盘带且出球能力的中前卫,即便是世界级的边锋也不得不经常回撤到中场参与拿球,这样一来边路的进攻更多要依赖于边后卫的高速前插,这对于本来后防防守人数就不足的433阵型来讲显然是不太合理的。

乌拉圭世界杯布阵(精解三前锋阵型之433:起源于1934年世界杯的意大利国家队)

成功的433阵型中一般都会有一位出色的顶级前卫

综合来看,中前卫的出球以及持球能力成为了433阵型高度的决定因素,凡在历史上取得成功的433阵型必有1-2名世界顶级的中前卫坐镇,如巴西国家队的“白贝利”济科(Zico)、阿根廷国家队的“球王”迭戈·马拉多纳(Diego·Armando·Maradona)、法国国家队当年的中场核心米歇尔·普拉蒂尼(Michel·Platini)······世界足坛成功的433阵型数不胜数,但在其背后必有一位能够执掌大局、调度四方的顶级中前卫。

乌拉圭世界杯布阵(精解三前锋阵型之433:起源于1934年世界杯的意大利国家队)

双前卫的配置有效保证球权在前场的运动

两位中前卫在前场的搭配可以有效保证球权牢牢控制在己方中场脚下,同时两位边锋球员也不必太过于回撤接应中场球员从而只需专注于自己的位置找到空档进行前插即可,更为关键的是,两位中前卫的配置可以有效缓解边后卫插上的幅度,这对于后防本来就较为空虚的433阵型来讲毫无疑问是一大好因素,两位中前卫在进攻中可以合理分配任务--即“一人在中路持球、一人适时拉边”,这样既可以和己方边锋形成有效配合,也让边后卫可以保存更多的体力更大效率的增加球队后方的横向拦截面积。

乌拉圭世界杯布阵(精解三前锋阵型之433:起源于1934年世界杯的意大利国家队)

如果拥有个人能力较强的边锋,可以一定程度减少前卫的支援次数,也可以有效压制对方边路进攻

但通过实战不少主教练又发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中前卫的主要活动区域肯定是中场,一旦边锋球员不能及时获得边路的进攻帮助时该怎么办呢?答案很简单:只能靠边锋球员自己。这也从侧面展现出433阵型的另外一个缺点:对于边锋球员能力要求过于严苛。如上图所示,如果拥有两位高效率的边锋球员,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个人能力完成许多原本需要两人合作才可以完成的事情,同时边锋球员能够在加强己方进攻时压制对方边后卫的插上助攻,这种技战术思路完美符合了不少主教练“最好的防守即是进攻”思路,因此433阵型也被认为是足坛“狂放派”的代表阵型之一。

乌拉圭世界杯布阵(精解三前锋阵型之433:起源于1934年世界杯的意大利国家队)

单后腰配置在快速转换的攻防中还是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难道433阵型真的不需要边后卫进行前插吗?这种说法自然是完全错误的,仅仅只依靠边锋球员在边路的单打独斗肯定是难以维持整场比赛的,边后卫球员适时的前插后套还是决定边路进攻质量的法宝之一。但考虑到433单后腰双前卫阵型中场防守的薄弱,一旦边后卫高速前插但球权被断,己方边路巨大的身后空档往往可以被对方球员轻松利用,这个时候中场唯一的一名后腰便不得不回撤至后卫线参与防守,后卫线身前的大片开阔区域就相当于完全拱手送人。所以综上来看,限制433单后腰双前卫阵型发展的另一大因素便是边后卫插上的“纠结性”,之所以称呼其为“纠结性”,就是因为身处于这种阵型的边后卫应该要时时刻刻考量自己前插的成功率以及必须要在前插的过程中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图能够在由攻转守时尽可能赶到防守位置。

乌拉圭世界杯布阵(精解三前锋阵型之433:起源于1934年世界杯的意大利国家队)

巴萨2015年拿到欧冠冠军的433阵型

荷兰名帅路易斯·范加尔(Louis van Gaal)在上个世纪90年代执教阿贾克斯期间有效将433阵型完美发挥效用,不过范加尔执教麾下的阿贾克斯433阵型将中后卫球员的组织能力也进一步开发,两位中后卫不仅要在防守段充当后盾作用,还要在球队进攻组织时一定程度进入中场参与后腰的职责。里杰卡尔德在2004年开始也帮助巴塞罗那建立了属于自己的433架构,不过这位荷兰人并没有效仿他的前辈范加尔,而是继续将组织的重任全部压于中前卫之上,两位中后卫所负责的任务依旧全部都是防守。到此期间宇宙队巴萨终于也进入了433的殿堂,凭借着一批才华横溢的优秀巨星,巴塞罗那在短时间内便迅速成长为世界一流的433球队,在梅西、苏亚雷斯、内马尔、伊涅斯塔、哈维、布斯克茨等人纷纷到来之后,瓜迪奥拉的巴塞罗那433阵型几乎已经成为了全世界足坛进攻的代名词,没有任何一支球队能够在巴塞罗那的433阵型之下全身而退。

433单后腰双前卫的历史的确辉煌的让人有一些羡慕,但为什么使用这个阵型的球队依旧少之又少呢?因为这个阵型的所有缺点都可以归结为一点:对于各个位置的球员实力要求过高。就拿当年辉煌的梦之队巴塞罗那来举例,前锋线上炙手可热的“MSN”组合放在转会市场上已是一个天文数字,中场的伊涅斯塔、哈维、布斯克茨也是当时世界足坛前五中场巨星,就算放眼相对来说星光最为黯淡的后场,巴塞罗那也拥有皮克、马斯切拉诺这样的防守悍将,更不用提边后卫上助攻能力极强的阿尔巴与阿尔维斯等人。可以说,巴塞罗那在433阵型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决不能给其他主教练一种“433阵型完美无缺”的假象,如果各个位置上不能拥有类似于巴塞罗那这样的超级巨星,盲目使用433单后腰双前卫阵型可能只会给中下游的球队造成堪称崩盘性的后果。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不少主教练纷纷放弃学习三前锋的阵型转而开始使用更为稳妥的442,但仍有不少主帅无法割舍三前锋强大的进攻能力,他们经过无数场实战演练之后开创了一个相较于单后腰双前卫更加稳妥的技战术阵型--双后腰单前卫,433阵型就此开始进入平民化时代。

433阵型(双后腰单前卫)

乌拉圭世界杯布阵(精解三前锋阵型之433:起源于1934年世界杯的意大利国家队)

433阵型(双后腰单前卫)图示

为什么说433双后腰单前卫阵型象征着433进入了“平民时代”呢?难道433双后腰单前卫阵型对于球员的个人能力没有太高的要求吗?很明显,433双后腰单前卫阵型相对于其他阵型来讲对于各个位置的球员个人能力要求依旧严格,但相较于之前的单后腰双前卫阵型来讲已经算是非常平民化的阵型了。所谓的双后腰单前卫即意为在中场放置两位拖后防守的后腰球员,仅设置一名中前卫用于负责球队的主要组织进攻

乌拉圭世界杯布阵(精解三前锋阵型之433:起源于1934年世界杯的意大利国家队)

边锋适时回撤有效缓解了中场单前卫拿球的困难性

对于世界足坛的中游球队乃至于下游球队来讲,433双后腰单前卫阵型的确不会对于球场上各个位置球员的个人能力有着过于严格的要求,但相较而言这种站位打法就没有办法把三前锋阵型的优势完全体现出来。如上图所示,球队在进攻中所有的中场传球点几乎全部来自于仅有的一位中前卫,一旦这位中前卫在前锋线附近丢球,对方将持球迅速通过中场面对由两后腰和四后卫组成的后卫线,球队整体阵型将会被完全切割成两个部分--一部分进攻、一部分防守。所以说,这种阵型对于唯一的一名中前卫拿球能力还是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的,如果这名中前卫在拿球过程中常常受到对方多人包夹从而无法有效出球,主教练一般会选择将非进攻路边锋位置大幅回撤至中场帮助中前卫进行梳理(某些脚下技术尚可的中锋也会选择适时回撤拿球组织)。

乌拉圭世界杯布阵(精解三前锋阵型之433:起源于1934年世界杯的意大利国家队)

双后腰的配置可以有效保证补防时的人员充沛性

缺少了一名中前卫,这种阵型在前场进攻力度不可避免的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减,不少主教练为了保证球队在拥有不错后场拦截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进攻压力,便选择更多利用两位边后卫在进攻时进行适时的插上从而帮助己方边锋。如果是仅拥有一名后腰的433单后腰阵型,边后卫插上后后腰无法及时对于空缺位置形成补防的缺点便非常容易被对方利用,但双后腰的存在可以有效保证边后卫再离开自己岗位的时候不会受到太大的防守隐患,两位后腰可以适时撤回到后卫线的任何一个位置进行补防,边后卫边可以在进攻中大幅度压上至对方防守三区(尽管边后卫理论上的插上幅度非常之大,但还是很少有主教练会在使用433阵型时过于依赖边后卫的插上能力)。

本篇文章中我们非常少提及433阵型中突前的那一名中锋,因为小编个人认为相较于其他阵型中中锋在进攻端的核心威力,433阵型中的中锋不仅要经受对方多人包夹的严峻考验,甚至还要为了己方的进攻做出一定程度的牺牲。毫无疑问,任何一种注重边路进攻的打法最后一定会将皮球试图转移到中路完成最后一击,但考虑到单前卫不可能在进攻中前插至禁区中帮助中锋,所以这种阵型的中锋球员往往会陷入孤军作战的尴尬境界,这便对于中锋球员的个人能力也提出了全新的考验。

乌拉圭世界杯布阵(精解三前锋阵型之433:起源于1934年世界杯的意大利国家队)

亨利这样的超级前锋在433中锋位置都屡次感觉到孤立难援

亨利是法国足球21世纪最为伟大的前锋球员之一,他所效力阿森纳乃至巴塞罗那期间都帮助俱乐部创造过不朽功绩,但这位法国传奇巨星在其职业生涯中却也很长时间遭遇了433中锋的尴尬境遇。无论在法国国家队还是他所效力的英超阿森纳,亨利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被当做433阵型的那一名中锋进行使用,但即便强如亨利也不止在一次赛后采访吐槽过433中锋的孤立无援,在世界杯上的亨利更是多次因为在中锋位置上的巨大对抗消耗被提前换下场,这也是他之前职业生涯中几乎没有看到过的情况。

综合来看,433双后腰单前卫阵型对于中前场参加进攻的球员个人能力要求较为严格,单前卫不仅作为球队唯一一名中场的威胁球传递者需要保证球权不能轻易丢失,同时也起到由攻转守第1道拦截线的至关重要作用;由于单前卫出球的困难性,两位边锋绝对不能在进攻中只顾一味压上,非进攻路的边锋应该在进攻中实施回撤到中场帮助前卫进行组织梳理,另外一位边锋乃至边后卫便可以在此瞬间利用中场控球人的充沛性高速前插;同时这种阵型非常容易导致己方的进攻球员与防守球员完全割裂,也就是我们通俗意义上所讲的“进攻球员自己玩、防守球员自己玩”,这种技战术思路的呈现对于比赛的长远进行来讲是非常不利的,中前卫与后腰绝对不能在比赛中仅仅只固守自己的位置,打个比方来讲,前卫在由攻转守时应当尽量起到第1道屏障的防守作用帮助帮助己方后腰获得更加充足的防守补位时间,而后腰在进攻中也并不能只固守于后卫线身前,应当适时进行一定程度的前压以减轻前卫线的持球困难。

433阵型(三前卫)

乌拉圭世界杯布阵(精解三前锋阵型之433:起源于1934年世界杯的意大利国家队)

433阵型(三前卫)图示

相较于前面两种阵型站位,这种完全不设置后腰的阵型站位则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完全控制,无论是比赛的节奏还是比赛的控球率都由己方完全控制,这边是传控流足球的最高哲学。为的三前卫即意为三名前卫在中场一字排开,其中居中的是中前卫,两边可以也是中前卫也可以是边前卫(视比赛具体情况而定)。

乌拉圭世界杯布阵(精解三前锋阵型之433:起源于1934年世界杯的意大利国家队)

强如皇马,后腰依旧不曾被舍弃

或许这种足球哲学才是不少球迷们真正所喜爱的足球,但非常遗憾的是,使用三前卫的433阵型在当今足坛非常至少出现,这种阵型更多出现在一些使用433阵型但处于落后阶段的球队中(即不会出现在首发阵容中,一般都是主教练根据场上形式进行临场变换)。即便是瓜迪奥拉治下火力强悍的巴塞罗那都没有能够很多次采用不设置后腰的433阵型,布斯克茨自始至终都是巴塞罗那中场后腰上面的不二人选,即便放在他状态高速下滑的今天,巴塞罗那为了填补后腰人选也花费大价钱引入了保利尼奥、比达尔等人;而与巴萨同在西甲的银河巨舰皇家马德里也不例外,无论是巴西国脚卡塞米罗还是德国国脚克罗斯甚至是世界足球先生、克罗地亚巨星莫德里奇在比赛中都可以胜任后腰的位置。

综上来看,三前卫433阵型所体现出来的效果的确非常吸引人,哪支球队不想对于场上的球权拥有绝对的控制力呢?但即便是将Tiki-Taka运用到极致的梦之队巴塞罗那也不敢轻易在首发阵容排出不设置后腰的433阵型,由此可见,433三前卫阵型虽然并未完全绝迹,但运用在首发阵容中很明显是不太合适的,如果球队处于落后状态并且急需增强中场的进攻力,三前卫无论从中路还是边路来讲都可以帮助球队极大提升进攻属性。

总结

433阵型经过多年的发展依旧在当今世界足坛焕发着独属于自己的魅力,包括巴塞罗那、皇家马德里、曼城、阿贾克斯等众多足坛一线豪门都曾经长期的使用过这种阵型,不过433阵型攻守不够平衡的缺点也被不少中下游球队的主教练所诟病,这也是他们不敢大规模尝试这种阵型的一大重要原因。随着近些年世界足坛大风向对于中场球员的愈发重视,433中场中的各种人员调整也纷纷登堂入室,无论是单后腰还是双后腰又或者是三前卫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只要教练能够合理的进行运营,任何一种433阵型的分支都可以在大赛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