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以前,渭源是藏、羌、回、汉、满等多民族杂居地。随着经济发展,民族融合不断加强,勤劳智慧的祖先们培植了五彩缤纷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花,羌蕃鼓舞就是其中的一支奇葩。悠远的鼓声,独特的民族服饰,精湛的技艺,不禁使人沉醉,犹如置身于那个古老的年代。2011年,羌蕃鼓舞被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羌蕃鼓舞最初起源于古代羌民的祭祀活动,后逐渐演变为当地的节令民间艺术。唐文成公主和藏王松赞干布的联姻加强了藏汉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唐蕃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汉藏羌的宗教祭祀活动也因此在民间流行广泛。后宋神宗派王韶西征时把藏羌少数民族沿茶马古道逐渐推到较偏远的西部山区,主要界限为西秦岭西南和鸟鼠山以西。时过境迁,历史渊源,而留存的地名如沿316国道半阴坡以西有干扎、哈地窝、醋纳、纳定、路麻滩、宗丹等村名还沿用至今,还有遗留在会川大小南川的傩舞祭祀活动——师公子跳神和麻家集一带喜庆丰收的拉扎节,都是西羌民族流传下来的古朴民风。
羌蕃鼓舞是从公元七世纪古羌族流传下来的一种特殊的歌舞形式,目前仅存的只有渭源县西部麻家集镇路西村一支队伍,当地人习惯上叫“打西蕃婆”。羌蕃鼓舞用羊皮鼓做乐器和道具,舞蹈时有2—6名掌旗人导引,十几名青壮年持羊皮鼓敲击起舞,另有十几名男女儿童着彩衣、持彩巾扭行其中。一身着花衫、腰系彩带、手持鞋底针线的老西蕃婆在表演中和男角戏谑逗趣,极尽诙谐幽默。
羌蕃鼓舞表演的时间一般从每年农历正月初七开始,一直到正月结束。在身穿翻毛皮袄持牛尾浮尘的老西蕃的统一指挥下,鼓手们依次表演走四门、龙摆尾、铁绳扣和攒八卦,并表演持鼓绕头、曲腿左右旋转、旋摆跨步、起脚跳等高难度动作。整个舞蹈具有圆圈起舞、鼓铃交加、动作敏捷、姿势粗狂、歌时不舞、舞时不歌的基本特征。
每到节日的庆典,渭源县麻家集镇路西村朴实的庄稼汉,在开阔的空地上手执牛尾拂尘的“老西番”引领着数十名青壮年汉子,他们高举羊皮扇鼓,列队而舞,一招一式尽显飒爽风姿。身法灵活,队形诡谲多变,鼓声悠扬,环音铿锵……他们用祖祖辈辈跳了几百年的鼓舞,心口相传的古老唱腔,穿上新设计的服装,虔诚地祈祷新一年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观者带来了一场非遗文化视觉盛宴。
羌蕃鼓舞是集歌、舞、乐为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它显示了藏羌民间舞蹈的融合性,是古代藏羌文化的活态载体。冬日暖阳下,击起羊皮鼓,跳起祈祷舞,唱起求福曲,随着引导者的一声吆喝,远古的藏羌民族风走进了现代人的视野。羌蕃鼓舞具有西藏《卓谐》《热巴卓》舞蹈的特色。它是藏羌民族生活习俗中必不可少的文化精髓,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它对古代巫舞文化的“禹步”及探寻远古氐羌部族舞蹈文化的渊源、传衍、流变、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羌蕃鼓舞作为渭源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渭源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同时,它也是渭源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但随着时代飞速发展,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一些传统文化行将渐失。加强羌蕃鼓舞保护,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对我们心灵家园的守望和呵护。鉴于此,渭源县文化馆积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尽力保护和传承渭源优秀传统文化,重新设计服装,指导规范舞蹈动作,让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在麻家集、在渭源大地得到更好保护,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何瀚
投稿邮箱:343254522@qq
须知:非遗项目、图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