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寄生虫》穿越时空,提早五年去到了奥斯卡舞台,以同样的品质,最佳影片恐怕是很难拿下的。
2016年初,奥斯卡再一次遭遇到了外界的批评。因为连续两年的四大表演奖项没有黑人演员获得提名,包括威尔·史密斯、斯派克·李等大咖宣布不参加颁奖礼,社交网络上刮起了一阵“OscarsSoWhite”的风潮,甚至有人在奥斯卡举办地杜比剧院附近示威,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下称“学院”)被挂上了种族歧视的标签。
不只是黑人群体不满,在颁奖礼过后,因为主持人克里斯·洛克疑似在言语中对亚裔儿童透露出严重的种族歧视,李安当时与其他亚洲电影工作者针对此事向学院递交抗议信,对奥斯卡拿外界对亚洲人的刻板印象当作笑柄,感到震惊和失望,并且质疑学院根本没有接受“OscarsSoWhite”的批评。
注意上文写到的是“再一次”遭遇到了外界的批评,奥斯卡备受争议是常有的事情,2011年第83届的时候,《国王的演讲》击败《社交网络》拿到最佳影片,学院就被喷太保守,缺乏创新精神。
不说主持人言语不当的个人行为,获奖影片风格单调老套,提名白人演员占多数,都与奥斯卡的评审团有着莫大的关系。
所有学院会员都是奥斯卡的评委,他们以投票的方式进行评奖。2015年之前,学院的会员数量一般在6000位左右。比如2008年第80届,就有5829位评委之多。
这似乎要比戛纳等电影节的10人左右的小型专业评审团要“公正”多了,至少避免了个人品味的影响。但实际上以前的6000人评审团大多数都是“一类人”,他们有着类似的价值观的审美。
2012年第84届奥斯卡的时候,洛杉矶时报就做了一份学院会员组成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会员平均年龄62岁,86%大于50岁,94%是白人,77%是男性。
加里·奥德曼曾嘲讽金球奖评审团是“90个无能之辈”,奥斯卡评审团则一直被外界嘲讽是“老白男”。
如此一个评审团,也难怪超级英雄电影始终难登大雅之堂,黑人影帝只有屈指可数的4位,黑人影后只有1位,奖项评选与世界电影潮流渐行渐远了。
试想如此一个评审团,《寄生虫》真的还能和那些针对评委口味炮制的“冲奥电影”平起平坐么?
那形势自然是不容乐观的。
与其说今年韩国人创造了历史,不如说是奥斯卡给了韩国人一个机会。
《寄生虫》夺得最佳影片的主要因素,可以细分成五种。
第一是自身品质,这是奥斯卡的敲门砖,各站高居不下的评分便是一种证明。
第二是选题,贫富差距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适性。
第三是戛纳金棕榈奖的加成,令到美国发行方Neon的公关效果更上一层楼。
第四是奉俊昊在好莱坞的学习成果,和好莱坞影人的合作使他更了解西方的电影技巧,并合理运用,所以他的《寄生虫》比《燃烧》吸引到更多元的观众,能拿到《燃烧》未能触及的奖项。
有了以上四点,那只能说是万事俱备,就像当年赤壁之战,没有东风的帮助,战事的结果或许大有不同。
第五点,奥斯卡的改革风潮,评审团近几年的大规模扩容,就是帮助《寄生虫》一骑绝尘的东风。
在2016年初陷入“OscarsSoWhite”风波之后,学院方面很快做出了行动回应质疑,具体的措施是,增加学院会员的邀请人数。
2016年新增了683名新会员,是2015年322人的两倍有多。新增加的会员中有41%为有色人种。
这很可能直接影响了2017年奥斯卡的最终决选,黑人电影《月光男孩》借着“东风”,最终以微弱优势战胜了大热门《爱乐之城》。
虽然《月光男孩》的胜利又引来了“过度政治正确”的新批评,但学院的扩容计划并没有受到影响。
2017年邀请774人,2018年邀请928人成为会员之后,奥斯卡的评审团总人数超过了9000人。
这时学院的邀请制度已经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2015年之前,奥斯卡邀请新会员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填补退休或去世人员的空缺位置,所以评审团的人数才一直保持在6000人左右。
现在邀请新成员,目的显然就是为了迎合平权,多元化的趋势,甚至学院可能已经有了想让奥斯卡从美国“走出去”的意向。
任何改革都是具有风险的。学院一直对会员数量保持控制,很重要的目的是要保持奖项的专业度和公信力。确实一直以来奥斯卡电影绝大多数都是品质优良,直到这几年大幅扩容了评委人数,才出现了对奖项权威性的质疑和争议。
2019年,纯商业片《黑豹》获得7项提名,并拿到3座小金人,这令到很多人都难以接受。实际上那时评审团已经多了很多新会员的选票,他们不是保守的“学院派”,加上迪士尼的强力公关,《黑豹》才能获得更多的票数。
《月光男孩》的争议没有阻止学院继续推行改革,《黑豹》的争议也已经不算什么了。
2019年,学院再邀请了842位新会员之后,奥斯卡的评委总数超过了一万人。同时争议声又来了,在新会员的名单中,23岁的汤姆·霍兰德也在其中,有人就认为他太年轻了,怎么够资格当评委呢?
其实还有比他更年轻的,2018年14岁的女演员奎文赞妮·瓦利斯也受到了邀请。
另外还有音乐届的歌手阿黛尔也被邀请了进来,歌手对电影的看法肯定是不够电影从业者那么专业了。
确实,评委人数的激增会给奥斯卡带来权威性下降的风险。
但一味地固步自封,对奥斯卡来说是更危险的。
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接受的信息量多了,奥斯卡也已经不是什么非得关注的事情了。一个最直接的影响是,奥斯卡颁奖礼的收视率一降再降,屡创历史新低。
如果还是年年把奖项颁给大众不怎么关注的电影,只是符合6000位“老白男”品味的电影,那奥斯卡的影响力也会逐年下降,很可能最后只剩下美国人自己关注,走向末路。
奉俊昊在颁奖季前就直言,奥斯卡一直很本土化,没拿到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奥斯卡本质上是一个“美国电影奖”没错,但不可否认,它的影响力却是世界性的,比戛纳等国际电影节的知名度还要大,很容易会被人误认为是电影节的世界杯。
奥斯卡失去影响力,是美国电影工业的一大损失。想想世界最有影响力奖项是美国人办的,那美国电影自然就是世界不可或缺的。
像我们香港金像奖有影响力,也是得益于香港电影工业的强大。只是随着香港电影的没落,金像奖没有做出有效的改革措施,依然死守港片,最后就只能和港片共存亡了。
如果哪天好莱坞不行了,美国人手中还能有一个奥斯卡。他们仍然能在世界电影占据一席之地。
所以对美国人来说,继续保持奥斯卡的影响力是有必要的。学院不甘心奥斯卡辛苦累积的知名度毁于一旦,就必须做出与世界接轨的有效措施。
新措施所带来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2019年,非英语电影《罗马》与一众美国本土电影平起平坐。
2020年,除了《寄生虫》,《痛苦与荣耀》也提名了除最佳国际电影之外的奖项,还要是最佳男主角的主奖项。还有北马其顿电影《蜂蜜之地》同时提名了最佳纪录片和最佳国际电影。
而2019年新增了一大批“国际评委”,国际电影便有了更大的夺奖希望。
然后,《寄生虫》就比《罗马》有了更大的东风,顺势夺取了非英语电影的第一个奥斯卡最佳影片。
不得不佩服奥斯卡确实是一个很能“知错能改”的奖项,或许正因为学院愿意听取意见,做出改变,这个奖项才能保持着近百年不衰的强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