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乒乓球运动员的时候,刘国梁获得了许许多多的奖牌;
作为一名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的时候,他指导的球员为国家争取了数不尽的荣誉。
从球员到教练,身份虽然转变了,没变的是他为中国乒乓球事业奉献的心。
10岁初露锋芒,15岁破格入选国家乒乓球队
刘国梁从六岁起就开始学习打乒乓球,这个年纪只能说不晚。同样年龄的小朋友在家里看动画片吃零食的时候,刘国梁却在球室里挥着球拍,重复着一遍又一遍的动作。除了日常的乒乓球技术练习,还有十分考验人的体能训练,每次训练完都是大汗淋漓,穿着汗湿的球衣走出球室对他来说是常事。
在中国打乒乓球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而且乒乓球的入门并不难,一般人拿起拍子都会照葫芦画瓢挥几下,但是成为乒乓球金字塔尖的人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天赋和勤奋缺一不可。
刘国梁没有辜负自己,10岁的时候前往北京什刹海业余体校,准备和体校里的同年龄段的朋友切磋技术,却不想一战成名,打了一圈发现没有人是自己的对手,这给予了他极大的信心,更加坚定了自己未来走乒乓球运动员这条路。
这件事让更多人知道了刘国梁,他们都想亲眼见一见这个10岁小孩的球技。没过多久,他就与北京市乒乓球队交手了,总共打了七八场,只输了一场,自此名声大噪。
国家没有理由放弃这样的好苗子,肯吃苦,爱钻研,认真培养必成大器。
1991年,15岁的刘国梁破格入选国家乒乓球队,而乒乓球这条路他一直走到现在。
第一位男子乒乓球“大满贯”得主
乒乓球有三大国际性赛事,分别是世锦赛、世界杯以及奥运会。如果能获得其中一个赛事的单打冠军,那么就可以称之为乒乓球世界冠军,如果三个赛事都拿到了单打冠军,那么就可以称之为乒坛大满贯得主,刘国梁是获此殊誉的第一人。
1996年,刘国梁参加了亚特兰大奥运会并且拿到了男单奥运金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枚男乒单打金牌,意义非凡。结局是美好的,过程却没有那么顺利。决赛时他的对手是王涛,在队里几乎没有赢过他,在奥运会如此重大的比赛中,既要抗住外界压力,又要对抗心底的声音。看似毫无胜算的比赛如何才能转危为安?如何才能找到获胜的策略?
“可发力可不发力的球全发力,可稳可搏杀的球我全搏杀,怎么狠怎么打。”刘国梁在接受采访时回忆起这场比赛时如是说。
这种打法让王涛蒙了,一下子就乱了,根本找不到节奏,完全被刘国梁带着走。于是,刘国梁就用这种不讲理的策略,大比分3:2战胜了王涛。
1999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刘国梁对战马琳。毫不夸张的说,这场比赛可以说是直拍的巅峰之战,刘国梁手上动作不停地在变化,战术不停地在变化,球的落点控制得精益求精。相比现在40mm的乒乓球,当时38mm的乒乒球速度飞快,稍微一放松球就离开视线了。
当时比赛的场地没有任何降温措施,室内非常热,刘国梁出了很多汗,因为正胶遇水打滑,他只能不停地擦拭球拍。尽管对手强大,条件艰苦,但是刘国梁还是排除万难,获得了胜利。如今回过头来看,这场比赛竟是他最后一次拿大满贯的机会,万幸的是,他抓住了机会。
是国乒教练,也是“不懂球”的胖子
刘国梁所用的拍子是直板正胶,威力就在前三板,而且他的发球旋转让人捉摸不透。但是后来国际乒联更改规定,将38mm球改为40mm球,且发球不允许遮挡,自此刘国梁在乒乓球打法上的优势不在。在2002年,刘国梁退役。
但是热爱乒乓球的刘国梁没有就此放弃,他坚定地要为中国的乒乓球事业发光发热。2003年6月23日,刘国梁出任中国国家乒乓球队男队总教练。
球员和教练是完全不一样的,教练不仅要考虑球的打法问题,还需要考虑战略、布局等一系列问题。一个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一定离不开一个优秀的教练,刘国梁在给球员训练时,经常给运动员极大的挑战,让球员知道自己离理论上的极限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有很大改进空间。
他不仅在技术层面给予球员们帮助,心理的训练也把握得很好。他对每个球员得特点,尤其是心理层面弱点的把握,几乎达到了一种极致的状态,他逻辑清晰,思路明确,一阵见血。
当初马琳参加比赛的时候非常保守,该发力的球不敢发力,特别是赛点球,打的畏畏缩缩。刘国梁就直接说:
“马琳一到大赛,身高就从174缩成110。”
只敢在远台打,而在远台打球就几乎蹲到了地上,看起来身高就矮了一截。这种说法让马琳迅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做出改变。
就这样,执教十几年的刘国梁带领国乒队囊获了三十多项国际赛事冠军,大包大揽。
即便如此,在里约奥运会时,竟然有人质疑刘国梁。当时,男乒十六强张继科对阵陈建安时,竟然有人吐槽:中国队后面那个胖子是官员吗?看样子整场就他不懂球。
大家都笑了,刘国梁不懂球,那么还有谁能懂球?
当时的刘国梁与乒乓球相伴了34年,几乎天天与乒乓球打交道,岂会不懂球?
当然,现如今大家说刘国梁是“不懂球的胖子”的调侃,实则是变相的赞赏,感谢他为中国乒乓球事业所做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