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苏联歌曲,最先在我们脑海中回荡的旋律的一定是那首脍炙人口的《喀秋莎》,特别是对于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一代来说更是难忘的青春之歌。
与之同名的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一种由苏联大量生产的自行火箭炮喀秋莎。事实上,这首歌不仅出现在苏联军队中的喀秋莎火箭炮出现之前,而且出现在苏联卫国战争爆发之前。尽管听到这首歌时我们觉得它非常适合那段战争年代。
这首歌曲创作于1939年,但当时并没有流行,是两年后发生的苏联卫国战争使这首歌曲脱颖而出,并伴着隆隆的炮火流传了开来。如此说来,恰恰是战争使《喀秋莎》这首歌曲体现出了它那不同寻常的价值,而经过战火的洗礼,这首歌曲更是获得了新的甚至是永恒的生命。
这首爱情歌曲竟在战争中得以流传,其原因就在于,这歌声使美好的音乐和正义的战争相融合,这歌声把姑娘的情爱和士兵们的英勇报国联系在了一起,这饱含着少女纯情的歌声,使得抱着冰冷的武器、卧在寒冷的战壕里的战士们,在难熬的硝烟与寂寞中,心灵得到了情与爱的温存和慰藉。
战后,苏联当局为了表彰《喀秋莎》这首歌在战争中所起到的巨大鼓舞作用,专为它建立了一座纪念馆,这在人类的战争史和音乐史上也是首例。
据《喀秋莎》念馆的负责人柳德米拉·普罗霍伦科娃介绍,1936年,米哈伊尔·伊萨科夫斯基和他的朋友,诗人亚历山大·特瓦尔多夫斯基一起回到了故乡斯摩棱斯克。歌词的创作灵感正是在斯摩棱斯克激发的。
当时在一个古老的公园里正举办着一个大型聚会,两位诗人听了演讲者读了他们的诗,或许是那里美好的环境让诗人伊萨科夫斯基的创作灵感被突然激发并思如泉涌。第二天,伊萨科夫斯基前往莫斯科,开始只是写下了八行(两段)诗句,“苹果树和梨鲜花盛开,大雾弥漫在河上……”在八行之后,诗人的思路便卡住了,他只好把未来的歌词先放在桌子上。但是后来,诗人偶然地遇到了作曲家马特维·勃兰切尔。作曲家问他是否有新的诗词,伊萨科夫斯基承认,只有这些。勃兰切尔也同意看看他的新作,当看到一个女孩在陡峭的河岸上唱歌的故事时,勃兰切尔深受启发,以至于他迅速创作了音乐。著名的歌曲《喀秋莎》就此诞生,并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苏联歌曲。
后来人们一直在试图找出这位“喀秋莎”是谁?诗人认识她吗?伊萨科夫斯基只是回答:“没有什么是在真空中产生的。” 然后他沉默了...
柳德米拉·普罗霍伦科娃说:“听过这首歌后,许多人都在1938年伊萨科夫斯基的传记中寻找喀秋莎。” 实际上,喀秋莎早就出现在诗人的作品中。伊萨科夫斯基早在1925年就写道:“春天的晚霞茫茫,夜晚的烟雾弥漫。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1936年,他创作了歌曲《送别》,其中喀秋莎在她心爱的尼古拉的陪同下回家。
柳德米拉认为喀秋莎的原型是伊萨科夫斯基的第一位女教师叶卡捷琳娜·戈兰斯卡娅。伊萨科夫斯基崇拜她。他曾经写道:“我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归功于两个女人——我的母亲达利耶·格里戈里耶芙娜和我的第一位老师叶卡捷琳娜·谢尔盖耶芙娜·戈兰斯卡娅。”在严寒天气中,戈兰斯卡娅让米沙留在学校,因为光着脚没有鞋,米沙没法在严寒的夜晚回家。
由于米沙幼年的生活非常贫穷,戈兰斯卡娅便承担起喂养他的职责。据说,正是戈兰斯卡娅发现这个男孩有严重的视力问题。她雇了一匹马和一辆马车,把米沙送到城里去看医生。诊断是慢性视网膜炎近视。后来戈兰斯卡娅把所有的教科书都拿来了,米沙便开始了在家里学习。
“叶卡捷琳娜·戈兰斯卡娅死于二战期间,”柳德米拉·普罗霍伦科娃说。伊萨科夫斯基很难过,他给老师的家人寄了钱还修了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