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高能E蓓子】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此文为高能E蓓子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载请后台联系,但欢迎你们转发到朋友圈。

清明时节雨纷纷,我们把香港奇案片系列的最后一篇奉上,说说奇案片是怎么从狂欢走向末路的。

香江奇案片(上):狠人麦当雄和邵氏江湖

香港奇案片(中):真真假假,90年代的血色狂欢

目录

第五回 | 旁支:挂着内地的羊头卖着Ⅲ级的狗肉

《夺命哥罗方》《灭门惨案之孽杀》《六魔女》

第六回 | 最后的“辉煌”,拙劣的模仿

《三五成群》《人头豆腐汤》

第七回 | 奇案剧的意外走红

《危险人物》《刑事侦缉档案》《刑警》

第八回 | 末路:也许,会是一个新的开始?

《天水围的夜与雾》《神探》《魔警》《踏血寻梅》

第五回 | 旁支:挂着内地的羊头卖着Ⅲ级的狗肉

上回说到,在奇案片的狂欢时期,有大量或真实或虚构的奇案片涌现,许多发生于内地的案件也被“魔改”了一番。

这些或真实或虚构的奇案片,大多卖的就是暴力与色情,怎么刺激眼球怎么来。

比如改编自真实案件的《夺命哥罗方》,这部电影声称是根据“哥罗芳迷奸致死案”改编的。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真实的“哥罗芳迷J致死案”是什么?

其实就是公司老板用哥罗芳不断迷J手下的女员工,最终导致女员工去死的事情,但《夺命哥罗方》不一样,它仿照《羔羊医生》的拍法,把主角塑造成了一位连环J杀狂魔。

为什么这么做?因为电影中只要一出现女性,就可以成为男角色发生X关系的对象,大量的色情场面也就应运而生,目标明确,只靠这些场面招揽观众。

《灭门惨案之孽杀》也是如此,电影也是声称改编自真实案件,叫做“本溪秦家明杀人案”。

这个案子当年也被传得沸沸扬扬,事情的起因是犯人秦家明的女友长期被继父侵犯,所以秦家明决定报复,他先是杀了警夺枪,然后又用抢来的枪支将女友继父一家灭门。

是的,看名字就知道,它发生在内地,辽宁本溪。

老实说,如果片方不是声称自己改编自这个案子,我很难把它们联想到一起,案件本身的大体元素还在,继父侵犯、全家灭门、枪击现场,但主体完全改变了,复仇者从男友转到女性身上来了。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电影是从女主报案说起,然后男主前往调查,抽丝剥茧一点一点还原真相,她是如何被继父强J,母亲又是如何不闻不问,让人憋了一肚子气,直到最后女主

大开杀戒。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但是像前面所说的那样,这部片是完全冲着Ⅲ级的噱头去的,从头到尾色情、暴力、乱伦各种元素一个也不能少,也正是如此,这样一部小成本的电影居然收获了一千三百万的票房,和刘伟强导演的《香港奇案之QJ》不相上下。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这部电影之后甚至发展成了一个系列,第二部叫《借种》,这两部片的女主角钟淑慧和郑艳丽之后也合演了一部电影,叫《二奶村之杀夫》。

所以,你基本上可以把它们当作同一套片来看,都是拿内地题材做噱头的电影。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当然,钟淑慧牺牲最大的片是和吴毅将合演的《弱杀》,邓衍成执导,怎么个牺牲法,在此就略过不提了。

说起来,改编内地案件也是当年的一个现象了,那段时间,有一大批关于中国内地故事的影片被拍了出来,比如改编自“深圳公路抢车劫杀案”的《六魔女》。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现在你还能在网上搜到相关报道,说是那年深圳,前前后后居然有十七名司机都陆续被杀,一时间司机们人心惶惶,后来才发现,干这个事的是一个由10名男性6名女性组成的犯罪团伙,其中女性负责色诱司机,男性负责杀人抢劫。

虽然演员阵容看起来不错,还有着当时大红的彭丹,但这部片拍得确实简陋,色情暴力血腥都没有做到极致,其中最后一段抓捕,摄影机几乎就是对着彭丹的xiong拍的,消费身体的目的太过直白了。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与此同时其实还有许多小成本的“内地奇案片”不断上映。

比如改编自“散打冠军乔立夫劫杀案”的《深圳之虎惊世桃花劫》,以及改编自“罗树标连环杀人案”的《广州杀人王之人皮日记》。

而吴镇宇饰演林过云的那部《雨夜天魔》,其实讲的也是广州的一起连环杀人案。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杀人王之人皮日记》,之前《六魔女》的内地镜头其实都是在香港拍摄的,而这部《广州杀人王》则在广州取了不少景,其中男主角夜间找妓女的一段把广州拍得很有感觉,灯红酒绿,霓虹闪烁。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当然,这些电影基本都充斥着大量的刻板的想象,各种复杂的情绪使香港人拍摄了不少良莠不齐的内地题材电影,加上香港电影逐渐衰落,这些作品的可看性就寥寥了。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第六回 | 最后的“辉煌”,拙劣的模仿

倒是取自香港本土奇案的电影,偶尔还能见到些新意思。

在1999年,有一部叫《三五成群》的电影上映了,那个时候《古惑仔》盛行,但电影却用了一个反“古惑仔”的方式拍摄了一群少年杀人烧尸的故事。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电影取材自“秀茂坪童党烧尸案”,说一群小孩学大人结帮成派,但陈浩南们有真正的江湖可以打拼,这帮小孩又有什么可拼的呢?

于是他们决定搞自己人。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行着大人的秩序,操着大人的手段,但对象却换到了孩子的身上,可预见地,悲剧发生,打死人了。于是一班人人又开始手忙脚乱地烧尸,一次又一次,有人心理承受不了,彻底招了。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这部电影拍得很是写实,没有当年奇案片那些乱七八糟的元素,以至于许多年后,还被人称为低配版《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1999年,有三个年轻人将一个舞女囚禁在家中,以极其残忍的手段虐待一个月后致死。

他们将舞女分尸,并将头颅缝在一个hello Kitty玩偶之中扔进垃圾车抛尸,这就是著名的hello Kitty 藏尸案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这件案子的残忍程度引起相当一阵的公愤。

2000年12月,尽管最终法官判决三人误杀罪,但依然判处最重的无期徒刑,而几个月后,两部关于本案的电影上映,这也是我们印象中传统香港奇案片的最后两部。

一部叫做《人头豆腐汤》,一部叫做《烹尸之丧尽天良》。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听名字就知道,这都是前些年奇案片的拙劣模仿,即使《烹尸之丧尽天良》试图用倒叙的结构来拍摄,但这一对双生奇案片依旧改变不了被遗忘的命运。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说起来,奇案片的没落是件理所当然的事,和所有的港片一样,粗制滥造的赶工在那个时候成为了香港电影的一个死循环。

尤其是进入新千年后,很多电影连冲印胶片的钱都付不起,只好大量发行影碟,有些人甚至为了更加节省成本,直接选择DV拍摄,各种不专业的现象大行其道,人们对港片的兴趣也越来越低。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第七回 | 奇案剧的意外走红

这个时候,还在坚持奇案类拍摄的,可能只有亚视和TVB了。

1975年的时候,亚视就播出了惊天动地的《十大奇案》,30年后,他们播出了《危险人物》,虽然没有了那个年代的辉煌,倒也颇受好评。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危险人物》以翁静晶所著的同名作品《危险人物》为蓝本,从中精选了十一个个案改编,还请来了翁静晶担任顾问和主持。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翁静晶,就是我们之前写过的,她是香港最命硬的女人

这档节目全部取材真人真事,还原事件真面目,但“纪实”的意义大于“奇情”,拍摄手法也说不上艺术性。倒是翁静晶的律师身份,既能提出专业法律观点,又能从专栏作家和主持人的身份感性陈词,这样一位“传奇人物”细数香港历年奇案,让节目增添了不少看点。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于是第二年他们又继续推出衍生剧集《香港奇案实录》。

至于TVB,也推出了不少奇案、探案类的刑侦剧,比如被视为神剧的《刑事侦缉档案》系列,就为大家源源不断制造了童年阴影。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不过和奇案片、亚视奇案剧相比,TVB刑侦剧的画风明显更“日系”。

各种密室杀人、抽丝剥茧的搜证、代入式破案,据统计,《刑事侦缉档案》里有百分之六十的案件都改编自日本推理小说。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也有一些人物形象是结合了本土奇案里的人物的,比如大家很熟悉的“面具色魔”鲍国平,就有“雨夜屠夫”林过云的影子。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2010年黄日华的《刑警》,则改编了包括Hello kitty藏尸案、牛头角下邨灶底藏尸案、白沙村奸杀女童藏尸案在内的本地案件。

许多镜头被认为是港剧刑侦剧里尺度最大、最重口的一个,各种藏尸、上吊、干尸,还有血腥的斩手镜头……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久未拍剧的黄日华也在剧中饰演了一个类似“地下判官”的角色,不过这部剧收视并不如预想,黄日华也没有凭此得奖,或许对于很多师奶观众来说,这些镜头在电视上看到还是太刺激了。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当时的监制唐基明说:“碍于电视尺度,部分场面已经删减,但是为了逼真,仍有部分画面仍然挺大胆的,希望观众对TVB的警察剧有一种新观感。”

但老实说,翻来覆去还是那些案件,手法上又没什么新意,观众也就难免生厌了。

第六回|末路:也许,会是一个新的开始?

2000年之后被影视化的命案主要有三件:天水围天恒邨伦常命案、徐步高案,以及王嘉梅案,有意思的是,三件命案的电影版,质量出奇的高。

先是天水围天恒邨伦常命案。

这件案子发生于2004年,说的是内地赴港的妻子长期受虐想和丈夫离婚,结果连同两个孩子一起被丈夫杀害。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2009年,许鞍华将其改编为《天水围的夜与雾》,由当年港片的内地常客张静初和奇案片代表人物任达华主演,用一种非线性的叙事手法,来讲述这一场悲剧,以及那个边缘人群的困苦。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然后便是徐步高案。

徐步高案极其复杂,从2001年到2006年,连同徐步高本人共有四人被杀,那个时候,“魔枪”之类的传说不断涌现。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于是2007年,杜琪峰拍摄了经典作品《神探》,2014年,林超贤继续拍摄了《魔警》,这两部片都多多少少是由这件案子出发的。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最后便是王嘉梅案。

同《天水围的夜与雾》女主角一样,王嘉梅也是内地过来的,这件案子更像是早年的那些奇案,有援助交际,有残忍分尸,放到九十年代就会拍成一部不折不扣的剥削电影。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但是据此改编的《踏血寻梅》则呈现出了另外一种气质,它关注孤独,把凶手和死者的形象塑造得极其成功。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这三件奇案改编的作品,《天水围的夜与雾》提名了金像奖的最佳导演,以及最佳男主女主,《神探》入围了威尼斯电影节,并提名金像奖最佳电影等八个奖项,《魔警》相对较弱,但也提名了金像奖的最佳导演。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而《踏血寻梅》,不但在那年各大颁奖礼上疯狂入围,更是让郭富城拿了金像影帝,让春夏凭借第一部戏就拿了金像影后。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仿佛是个变异,就好像突然之间,香港奇案片有了质的飞跃了。

但从数量上便可以看出,香港奇案片的春天并没有再次到来,甚至于,奇案片这样的名字,也渐渐被遗忘了。

结 语:

回看香港奇案片,当然是良莠不齐的,它以粗制滥造为主流,本是被指责与唾弃的对象。

但是,如果你了解香港,便可知这样的类型,在港片中亦有一种无可替代的意义。

它关注的是屋村生活,关注的是边缘人群,有意无意地,都给所谓主流的话语打了一记耳光。

香港的主流声音一直说,“香港是个最安全的城市”,但既然那么安全,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触目惊心的案子发生?

既然那么安全,为什么底层的人们还是这样的生存状态?

主流的视野不会关注到,在城市的角落,有人半夜不敢出门,有人备受歧视,有人走投无路,有人要反抗这个世界。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当然,我们看奇案片,大多是一种窥视的心理,但事情的发展往往都由简单的好奇而起。

也正是如此,《天水围的夜与雾》与《踏血寻梅》这样的电影才会有着那样浓厚的关怀,抽丝剥茧,方见本质。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香港奇案片也是许久不见了,前两年网飞出了一部华语剧集,《阳关道》,所谓网飞第一部港剧,它选取的也是真实的案件改编,但反响平平。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主要的原因,其实是已经没人了,人才的缺失,在港片里尤为明显。

但也许,如《踏血寻梅》般精品化路线,也会是一条新的道路?

今天的话题是:

你认为奇案片\剧最吸引人的地方是?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来评论区说说吧~



做有深度的心灵SPA和有格调的故事!

喜欢请分享哦!么么哒!

E姐换新Logo咯!各位闺蜜认准正版↓↓↓

香港地下判官(香港奇案片(下):从狂欢到末路,边缘人群的夜与雾)

都市男女的心灵SPA

以学术的严谨看贵圈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