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欧洲就不能不说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皇权与教权之争延续几百年,基督教如何一步步崛起的呢?
从欧洲整个的文明史说起,欧洲文明史大致可以分为,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中世纪时期、大航海时代后期。相对应的是,以人为本的理性哲学思想、以神为本的宗教思想、以人为本和以神为本的混合思想。
欧洲文明史,开始于古希腊,当时的精英智者,追求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系,创造出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哲学思想。即使是古罗马前期这种以人本的思想还是主流思想。不过随着古罗马的解体(被分为东罗马和西罗马),人们的思想开始寄托于宗教思想之上,基督教在这个时候才在欧洲开枝散叶。
基督教早在罗马帝国初期就已经诞生了,在罗马中后期被戴克里先用宗教的神秘力量包装皇权。这套体系被东边的拜占庭帝国继承。罗马分裂为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和西罗马各诸侯国,罗马的分裂也是中世纪的开始。而中世纪1000多年间,可分为前500年和后500年,两个五百年的基本社会政治状况有较大差距:前五百年比较混乱,文明成果比较少;后五百年比较安定,文明成果几乎像井喷一样爆发。
前500年,日耳曼人占据了西罗马,但地盘非常小只占据了现在的法国、德国西部和中部,根本没法和拜占庭、阿拉伯相比,还有受北面,北欧海盗维京人的南下侵袭。政治秩序荡然无存,没有像样的政权;军事就更糟糕了,遍地强盗;经济、社会、文化也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这和中国五胡乱华时代有点相似,当时的蛮族统治者,需要有文化的人,来管理所统治的地盘,而当时的基督教会既有精神依托,又都能识文断字,选择和基督教合作,成为西罗马众诸侯的不二选择。东边的拜占庭帝国,要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同样以基督教的宗教思想来统治民众。此时,基督教以宗教形式开始参与到西方政治当中。
几百年过后,东边的拜占庭还好,有强大的中央集权做为背书,基督教还没有达到和皇权抗衡的地步,发展出具有东方特色的基督教,被后人称为(东正教)。我们所熟知的,教皇和政权之争是发生在西边的众诸侯国,是典型的政教二元结构,教权和政权相互独立、相互斗争。当时教会和法律有什么关系呢?教士,尤其是主教就是司法裁判者,教权为政权提供合法性的论述,提供法律和基层管理。政权为教权提供政治,军事和经济资源。时间长了必然产生矛盾,教皇格里高利七世一上台,就对神圣罗马皇帝发难,拉开了教权和政权斗争的大幕。神圣罗马皇帝亨利四世选择发兵罗马,生擒教皇,甚至要杀了教皇,以儆效尤。可是格里高利七世事先与诸侯暗通款曲,神圣罗马帝国时代,政权是靠各路诸侯维持,教皇就充分利用了这种政治格局,教唆诸侯们造反,使皇帝的兵马根本到不了罗马。而结果是我们中国人无法想象的,最后皇帝服软了,他故意衣衫褴褛、光脚露臂地跑到教皇度假的卡诺莎城堡下跪求饶。历史上把这一幕叫作“卡诺莎之辱”。
此刻才是我们所熟知的,黑暗的中世纪,教皇和教廷权力到发展的历史巅峰。因为中世纪的欧洲封建政治是高度分散的,而教权对西方的覆盖是全方位的,所以即便教皇手里没有兵。他却有正宗的教权,即废黜皇帝、革除教籍、解除忠诚的权力与合纵连横、勾心斗角、纵横捭阖的权力,这两种权利使其威力就能远远超过皇帝拥有的硬实力。历史上所谓的黑暗中世纪,指的就是这段特殊时期。